尖帽草(学名:Mitrasacme indica)是马钱科尖帽草属植物,也叫尖巾草、姬苗。

尖帽草是一种生长在旷野草地或陡峭向阳山坡的植物,喜欢高温多雨的环境。通常在海拔50~500m范围内常见,500~800m则较为罕见。该植物分布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东南部和大洋洲,包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朝鲜澳大利亚等国家。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江苏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海南省等地区。

尖帽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15厘米,茎直立且纤细,具有明显的四棱或四狭翅。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3-7毫米,宽度大约1.5-2.5毫米。花朵细小,单生于茎的上部叶腋内,花冠呈钟状,长约3-4毫米,花冠管喉部被毛。尖帽草的花部结构包括4个隐藏在花冠内部的雄蕊,花丝长约1毫米,花药呈卵形或近似箭头状,长约0.7毫米。雌蕊相对较长,长度约1.5毫米,子房为圆球状,直径约0.5毫米,花柱长约1毫米,基部分离,中部以上合生,柱头倒圆锥状,顶端分为2裂。尖帽草的蒴果近似圆球状,直径约2毫米,顶端留有宿存的花柱,果梗长约5-25毫米。种子呈小型卵形,表面有网纹纹路。花期一般在2-6月,果实成熟期在5-8月。

形态特征

尖帽草是一年生草本,高度可达15厘米,茎直立且纤细,通常呈分枝状,具有明显的四棱或四狭翅,表面几乎无毛或极少有细小的毛发。

叶片具有草质质地,形状为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3-7毫米,宽度大约为1.5-2.5毫米,叶尖呈急尖形,叶面几乎无毛或只有少量细小的毛发;在叶的下表面,中脉清晰可见,而侧脉则在两面均不明显。

花朵较为细小,单生于茎的上部叶腋内。花梗较长,长约3-8毫米,形状如同丝状,表面光滑无毛或稍显粗糙。花萼长度可达2毫米,裂片分为4裂,披针形状。花冠则呈钟状,长约3-4毫米,花冠管喉部被髯毛,花冠裂片有4片,近乎圆形,长约1.5毫米。

果实

尖帽草拥有4个雄蕊,分别隐藏在花冠内部。花丝的长度约为1毫米,花药的形状为卵形或近似箭头状,长约0.7毫米,其顶端带有小尖头。而雌蕊则相对较长,长度约为1.5毫米,子房的形状为圆球状,直径大约为0.5毫米,花柱长约1毫米,基部分离,中部以上合生,柱头则倒圆锥状,其顶端分为2裂。

种子

尖帽草的蒴果较小,近似圆球状,直径可达2毫米,顶端留有宿存的花柱。果的果梗长度为5-25毫米。种子也较小,呈卵形,表面有网纹纹路。此植物的花期一般在2-6月间,果实成熟期则在5-8月之间。

生长环境

尖帽草生长在旷野的草地上或者陡峭的向阳山坡,与卷柏莎草绵枣等植物共同生长在长年湿润的崖壁上,高温多雨的环境中。一般在海拔50~500m的地方常见,500~800m则少见。

分布范围

尖帽草是属于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类型,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的植物,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部和大洋洲,比如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朝鲜澳大利亚等国家。在中国,尖帽草主要生长于山东省江苏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海南省等地区。

参考资料

Mitrasacme indica.植物智.2023-07-26

尖帽草(jiān mào cǎo).植物智.2023-07-26

北京首次发现尖帽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7-26

江西马钱科一新记录种——尖帽草.知网空间.2023-07-31

中国马钱科植物的地理分布.知网空间.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