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者》(희랍어 시간),是一部由韩江所著的书籍。韩语版于2011年由文城出版集团出版。中文版由田谭其骧翻译,于2023年10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失语者》是为那些把语言本身看作是自我启示的源泉的读者而写的,庆祝他们共享语言的过程中发现的不可言喻的信任。该书讲述了一个后天失语症的女子与一个逐渐失去视力的男子跳出了原有的语言轨道,用不同的视角去体会和理解世界,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能够相互倾听和理解的世界,实现一定程度上自我救赎的故事。
创作背景
韩江称她在写作《起风了,走了》时经历了一次低迷,后来每当她遇到困难的任务、问题或无法处理的问题时,就会通过写作进行突破。在韩江想写作时,她想到了曾经想过的希腊语,想起了失去语言的人,想起了失明的人,想起了在看不见的事物中变得清晰的声音,想起了语言等。她认为人们是不断失去可见世界的生物,所以她决定写下这本书。
韩江为了塑造一个正在失去言语和光明的人,她对角色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期间她想象失去视力的人,将不透明的乙烯基贴在眼睛上去感受,也通过查阅资料去了解无言的人,专注于角色生活中美好的感受。
内容情节
女主在17岁的冬天第一次出现失语症状况,后来,她经历了母亲去世、自己离婚,又在三次诉讼后失去了九岁儿子的抚养权。这些沉重的打击让她的内心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在送走孩子之后她患上了失眠症,也在没有征兆下再次失语,也因此她每周都要去看一次心理医生。后来,她作为学院的学员,遇见了男主。男主40岁,视力逐渐减弱,被医生断言还有一年会永远失去光明,他把家人都留在德国,独自回到韩国教授希腊语。二人在多次接触后,相互之间逐渐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女主的沉默恰好承载了男主压抑多年的情感,而男主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女主带来了安慰。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一起探索着希腊语、柏拉图、哲学等知识领域。他们开始用另一种视角去体会和理解世界。他们跳出了原有的语言和生活轨道,通过对希腊语等不同语言的学习和理解,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能够相互倾听和理解的世界,在这个边缘的世界里感受着彼此的存在,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救赎。
角色介绍
失语女子
失语女子性格内敛,敏感细腻,她在17岁首次出现失语状况,之后她经历了母亲去世和个人离婚以及失去九岁儿子的抚养权,她在痛苦中无征兆的再次失语。女子有时认为她是一种物质,一种移动的固体或液体,而不是一个人,当她用冷水洗脸时,她觉得自己是水。她在寂静的冰雪中,只能看到孩子的脸以及她用铅笔写出的希腊语单词。在经历诸多苦难后,女子总是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她的内心世界变得复杂和封闭。
逐渐失明的男子
男子性格温顺,他的左眼眼角到嘴角间有一条明显的疤痕,从小活在父亲的语言暴力中。在40岁时,他的视力逐渐减弱,被医生断言还有一年会永远失去光明,每当他痛苦时,他常常想起一个曾经深爱着的女人,想着她的善良和彼此的故事。后来,他把家人都留在德国,独自返回韩国教授希腊语。在学院的学员中,他注意到了不说话、不笑的失语症女子。
版面设计
《失语者》由插画师卤猫绘制封面,付诗意负责整书设计,书籍的外封采用五彩金烫印各国语言,内封则烫印银杏黄彩金。
出版信息
作品评价
媒体评价
《失语者》是为那些把语言本身看作是自我启示的源泉的读者而写的,庆祝他们共享语言的过程中发现的不可言喻的信任。(《纽约时报》评)
《失语者》像一颗宝石,沉静、尖锐、棱角分明、破坏力十足。(《柯克斯书评》评)
理性而诱人,阅读的过程是如此的激动,以至于我不得不每隔几章就暂停阅读,然后又像被磁铁拉着一样继续。我对这本书肃然起敬。(《波士顿环球报》评)
韩江生动的,带有暴力色彩的叙事方式足以唤醒对文学感到厌倦的读者。(《独立报》评)
这部小说像韩江的其他小说一样,写给每一个在敏感的情感中迷路的人;隐秘地受伤的人;和世界之间横亘着一把刀的人。韩江是一位敏锐的记录者,她记录下了那些不寻常、不服从的女性们的生活。(大众日报评)
作家评价
蜿蜒而崇高。这是一部关于语言、暴力、失去和亲密的非凡沉思录。韩江是如此与众不同,几行文字间就像穿越了这个人类历程。(日裔批评家、小说家凯蒂·北村评)
参考资料
失语者 (豆瓣).豆瓣.2023-06-23
희랍어 시간.library.ltikorea.or.kr.2024-10-11
韩国作家韩江获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揭露生命脆弱.网易.2024-10-10
失语者.微信读书.2024-10-10
“我们都是正在失去世界的人” .ch.yes24.com.2024-10-11
“写小说,发现爱透明而温柔的一面”.ch.yes24.com.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