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转折》是2019年在中国大陆播出的革命历史剧,由李伟执导,欧阳黔森、李俊担任编剧,侯京健许敏王韦智马晓伟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元勋自通道转兵以后,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以东西驰骋、南北往返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从兵力多于红军数十倍兵力的中国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中成功突破的故事。

该剧于2019年8月26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并在爱奇艺优酷网腾讯视频同步播出,该剧获得第32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等奖项。

故事情节

伟大转折的序幕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遭到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士气低迷,毛泽东(候京健饰)、周恩来(许敏饰)、朱德(王韦智饰)等人都在思考红军将去往何方。1934年12月12日,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极度危急的时刻,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召开了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伟大转折的序幕,使中央红军走向胜利的通道。

刘伯承占领遵义

1934年12月18日,在毛泽东、张闻天(吴佟饰)等人的强烈要求下,在贵州黎平县召开了长征途中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刘伯承(张再新饰)带领中央红军,夜袭渡河,攻下乌江,并乘胜追击,攻占了遵义市,将中国国民党部队赶到娄山关。中央红军在占领遵义后,进驻遵义,并建立了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川边革命根据地,全面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遵义会议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进驻遵义后,周恩来决定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朱德(王韦智饰)为保证会议的正常召开,承诺给会议留下十到十五天。1935年1月15日-1935年1月17日期间,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致使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行动上的失败。该会议结束了左派教条主义路线,挽救了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关乎生死存亡的伟大转折,并逐步形成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央新的领导集体,此次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从此中国革命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了胜利发展道路。

红军一渡赤水河

鉴于国民党部队对于遵义市的包围,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决定由遵义地区北上进入四川省,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会合。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兵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县、松坎地区出发。国民党部队对于中央红军进行合围,欲全歼中央红军,毛泽东当机立断,带领中央红军于1935年1月29日,西渡赤水河。

扎西会议

渡过赤水河后,中央红军发动叙永战役,因双方差距太大失败了,毛泽东当即决定改道前往云南扎西。在扎西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总结土城战役失败原因。毛泽东主动承担责任,失败原因就是求胜心切加上情报有误,导致错误派兵致使战役失败。

中国工农红军二渡赤水河

国民党部队为了防止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渡过长江,加强了对于长江沿岸的防御。毛泽东鉴于长江沿岸防御加强,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中央红军向川滇边的扎西地区集中。为了迅速脱离川、滇军的夹击,中央红军于1935年2月18日到1935年2月21日期间在毛泽东带领中央红军东渡赤水河,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发动进攻。

红军三渡赤水河

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在遵义市地区向中国国民党部队发动了遵义战役,并获得了胜利。遵义战役后,蒋介石马晓伟饰)亲自乘坐飞机到达重庆市指挥国民党部队作战,欲南北夹击,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歼灭于遵义地区。毛泽东等人为了粉碎国民党的计划,带领中央红军于1935年3月16日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四川省南部的古蔺县叙永县方向前进。

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

中央红军进入四川南部地区后,蒋介石认为中央红军要北渡长江,便调动国民党部队,企图将中央红军围歼于古蔺地区。为了彻底摆脱中国国民党部队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等人决定再次东渡赤水河。中央红军于1935年3月21日晚至22日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河。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佯攻贵阳,旨在吸引国民党主力部队。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上当,命令国民党部队火速回防,蒋介石上当后,毛泽东带领中央红军迅速进入云南省,从国民党部队的包围圈顺利的突围出来。

演员与角色

电视剧制作

剧本创作

《伟大的转折》总制片人、编剧欧阳黔森表示:“我们在剧本创作中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还原那一段我们党在生死关、艰苦卓绝情况下的真实历史,从而再现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创作初衷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总制片人、编剧欧阳黔森表示展现遵义会议实事求是、修正错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务求必胜等精神内涵和历史价值,是对这段历史的高度认知,包含了中国工农红军入黔、红军出黔这一段时间的一个总结,从而实现我们党在危难的时刻实事求是,不断更新自己,纯洁自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这种坚定的信念、务求必胜的心态,找到一条符合我们中国自己的发展的道路,独立自主的实现了我们伟大的转折。

总制片人、编剧欧阳黔森认为,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是我们党,甚至全国乃至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财富。它甚至超越了一个党派、一支军队。这种精神靠初心和信仰支撑,达到实现华族伟大的复兴和中国梦的最终目的。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市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2016年,遵义市就开始策划《伟大的转折》的剧本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长征,长征不只是要面对艰难的跋涉,更是战胜艰难困苦的毅力和信仰。新时代重温遵义会议的历史,能够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再次焕发生机,是《伟大的转折》创作的初衷。

幕后花絮

剧组刚到松桃苗族自治县取景拍摄时,当地居民自发为剧组举横幅欢迎,并筹资买了一头牛慰问剧组,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到达当地的场景。

剧组为了高度还原历史,在寒冬时进入深山拍摄,要求所有的演员都穿着简陋的草鞋和破烂的单衣,并在拍摄期间用了两万五千余双草鞋。

马文波为了在剧中展现出毛泽东的恩师徐特立的形象,仔细研究原型人物经历,花时间蓄出大胡子,将徐特立的形象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在拍摄过程中,欧阳黔森介绍说:主创团队要吃透遵义会议精神内涵,让每个镜头的表现有血有肉有情感。用精神内涵来指导拍摄工作,现实的映照就有了根脉,在整个的拍摄过程中,一直以遵义会议精神来对待艺术创作生产。

拍摄时间线

参考资料

收视情况

参考资料

电视剧原声

参考资料:第44分33秒

荣誉成就

大众评分

作品评价

《伟大的转折》将老一辈革命家所面对的艰辛以及困难险境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也还原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细节。(《中国青年报》评)

该电视剧充分利用现代影像的声、光、电,真实地反映了湘江战役的惊心动魄、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的波澜壮阔,其制作精良,战争画面宏大,让观众看到了先烈们为实现理想付出的流血牺牲,不仅为观众再现了历史事实,而且能唤起观众对英烈的缅怀。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一次伟大转折。实现转折、结束“左”倾路线的关键,是一大批共产党人坚守初心。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长征,长征不只是要面对艰难的跋涉,更是战胜艰难困苦的毅力和信仰。在此刻,华族已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时代重温遵义会议的历史,能够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再次焕发生机,这应该是《伟大的转折》创作和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初衷。(《光明日报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兰东兴评)

《伟大的转折》良心制作、尊重历史,不仅讲述了遵义市故事,更是讲述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环境中绝地求生的故事。该剧将为观众讲述铁肩担当的烽火岁月故事,以表达对中国工农红军无比崇敬和无限怀念的深情。(网易贵州省评)

“贵州制造”《伟大的转折》以红军长征为背景,全面呈现了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苟坝会议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等场面,展现出恢弘如史诗般的故事。该剧的制作播出,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革命传统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不断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新华网评

分集剧情

第1集

公元1934年12月,寒气逼人,冷彻沁骨。中国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行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交界的越城岭老山界。士气低落,前路茫茫,中国工农红军将去往何方,这是重压在每一个红军将士心中的阴霾。

第2集

中央红军在遭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的重大损失后,于1934年12月12日面临极度危急的时刻,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召开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这次会议开启了伟大转折的序幕,打开了中央红军走向胜利的通道。

第3集

1934年12月18日,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的强烈要求和周恩来的坚持下,在贵州黎平县召开长征途中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

第4集

侯之担从贵阳返回后,奉命堵截朱毛中国工农红军乌江。乌江地势险要,他认为只要防守得当,红军必将知难而退,绕路而行,因此下令教导师赶往乌江布防,堵截红军过江。

第5集

刘伯承教导将士们如何区分雄性竹子和雌性竹子,并称雄性竹子材料坚实更适合做筏子,雌性竹子要留下给老百姓。竹筏做好后,刘伯承下令准备夜袭渡河,行动分为偷渡和强渡两个方面。

第6集

敌人的碉堡夺去多名红军战士的生命,战士们拼死搏斗,不畏惧牺牲,坚决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耿飚让赵章成用炮弹炸毁敌人的迫击炮。在山上拦截敌军的战士一枪击毙敌军营长,其他本就不坚定的士兵弃枪逃跑,新渡口失守,中国工农红军顺利攻下乌江

第7集

毛主席带领红军前往遵义市城的途中,众人正聊着贵州省的天气、山水和百姓,前方传来刘伯承占领遵义、将敌人赶往娄山关的消息。蒋介石得知遵义失守后,在指挥部对薛伯陵下达进驻贵阳的指示,要求其趁着贵阳城防空虚取代黔军,并提醒他无论如何都要稳住贵阳。

第8集

1935年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进占黔北后,赢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党中央决定以遵义为中心,建立黔川边革命根据地,全面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期间大力扩红招兵,共有近五千名贵州子弟加入红军队伍。

第9集

周恩来深夜撰写报告,眉头紧锁不断叹气,邓颖超看在眼里十分心疼,为他送来夜宵并提议到院子中走走。朱德来访,与周恩来谈及报告相关事宜,劝他不要太过自责。李德找到博古,本以为可以修复电台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结果被告知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已彻底中断。

第10集

毛泽东在会上对博古报告中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的总结部分表示肯定,同时分析了报告中的问题,指出了博古的错误。党中央做着随时撤出遵义市的打算,博古回忆毛主席的每句发言都如坐针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念在博古脑海中回响。

第11集

毛泽东与朱德等人研讨军情,毛泽东建议给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发电报,让张国焘、徐向前派出一支队伍向南佯动,以牵制川军行动,再让红二、六军团也派出一支部队向川东南佯动,牵制部分川军,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打开便利通道。

第12集

黔军突袭导致我军折损四五十人,林彪所部进展缓慢,迟迟未能攻下土城,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到川南活动的想法也被耽搁,我军成为黔北、川南一带的一支孤军。

第13集

川军抢先占领永安寺,毛泽东命令三军团和五军团派主力出击,务必先攻占永安寺,反抗敌人围剿的战斗再次打响。但敌人兵力强大,远超过红军预估的四个团,情况十分危急。

第14集

川军不断增加兵力,红军作战失利,中革军委及时发布撤退命令,彭德怀率部趁着黑夜横渡赤水河。另一边,天亮后郭勋祺发现中国工农红军已全部撤退,惊觉此间必有蹊跷。

第15集

周恩来建议由毛泽东接任博古同志担任中央总负责人,毛泽东却认为这有些不妥,因为中央仍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如果新任中央总负责人没有共产国际学习的背景,共产国际方面很难通过。

第16集

根据俘虏交代,敌人的川军、黔军、中央军分成六路向红军逼近,毛泽东思考后提及黔北情况,得知侯之担的部队和王家烈的黔军都散布在贵州省各地,于是提议返回贵州,再次攻占遵义市,化被动为主动。

第17集

根据情报,王家烈在桐梓县布置一个团,在娄山关布置两个团,加上遵义的两个团,共计五个团。毛泽东等人决定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确定了首先夺取桐梓、再占娄山关、最后占领遵义的战略部署。

第18集

毛主席爬上高山,望着漫漫长道与昏黄夕阳,此时中国工农红军正向娄山关挺进,并在傍晚时分将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毛主席百感交集,写下《忆秦娥・娄山关》这篇壮阔豪迈的词作。

第19集

王家烈没有信心带领黔军坚守到天亮,张銮强烈建议王家烈亲自去请求吴奇伟出兵,才有可能解除遵义市之危。王家烈同意去搬救兵,并带走了江荣华的第一团。

第20集

遵义战役结束,红军七战七捷,取得长征以来的首次大胜。红军二进遵义,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播州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重新挂起,各级乡村政权也活跃起来。

第21集

毛主席等人收到敌人将目标定为遵义的消息,于是提出把遵义当作一个诱饵。在中国国民党指挥层中,只有杨永泰给出不一样的思路,主张将目标放在寻找朱毛红军的去向上。

第22集

遵义西南一带的树林中出现上万名中国工农红军蒋介石电告周浑元,要求他必须按照顾祝同的方案,加紧构筑碉堡,采取防御攻势,蒋介石表示对待朱毛红军,要不断总结经验,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第23集

1935年3月10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西南苟坝村连续召开会议,讨论是否进攻金沙县的问题,史称苟坝会议。会议最终采纳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放弃进攻打鼓新场,使红军又一次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

第24集

红军攻打鲁班场的战斗正式打响,敌军依靠碉堡虽阻挡了红军的进攻速度,但红军以坚强不屈、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作风逐步攻破防线。中国工农红军拿下茅台镇后搭起浮桥,为后续大规模进攻鲁班场和寻求退路奠定了基础。

第25集

游击队与毛主席碰面,看着游击队的晓霞同志身背大刀、腰挎手枪,毛主席夸奖她是让敌人见了就害怕的巾帼英雄。红军即将离开,游击队不舍毛主席,送来亲手炒制的茶叶聊表心意,让中央的首长们品尝。

第26集​

何长工到红九军团担任政治委员,并带来军委的绝密命令,让红九军团冒充主力从马鬃岭分兵北上,向长干山和枫香坝运动,吸引敌人注意力。随后,红九军团大造声势北上。​

第27集​

薛岳深夜打电话将中国工农红军突破乌江天险梯子岩渡口的消息告知蒋介石,蒋介石严令周浑元纵队火速南下追赶红军。毛泽东等人得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在大塘、江口突破乌江的消息,十分兴奋。红九军团伪装主力北上诱敌的任务已完成,奉命调头南下追赶主力。​

第28集​

红九军团赶到乌江梯子岩渡口时,比约定时间晚了六个多小时,浮桥已被留守的军委干部团拆毁,陈赓奉命带领工兵连重新架设浮桥。但追兵迫近,红九军团只得撤离。中革军委命令红九军团暂时留在乌江北岸坚持斗争。​

第29集​

红九军团在木孔镇设伏,一举击败黔军三个团,歼敌两千一百余人。这一战绩让蒋介石的部分幕僚相信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仍在黔北。红四团对贵阳北郊沙文镇的迅猛攻击,又让幕僚们认为红军主力已渡过乌江。蒋介石权衡再三,下达命令调滇军孙渡部火速驰援贵阳。​

第30集​

蒋介石接见孙渡,并当着全军的面夸奖他,还给予翻倍银元的奖励。贵州省工委负责人林青与毛主席等人见面,毛主席生吃茶叶以保持夜晚清醒,林青告知毛主席孙渡已赶到贵阳。毛主席命令红六团在清水江上架起几座浮桥,随后进入瓮安境内活动。​

第31集​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教导营乔装成中国国民党军队,被守城黔军识破后只得强行攻城。黔军仅有一个连的兵力,且无重武器配合,根本无法固守,中国工农红军虽顺利夺城,但中革军委仍认为林彪所部乔装时未注意细节,需要刘伯承多传授经验。​

第32集​

会议听从毛泽东的建议,继续西进云南省,争取建立新的根据地。红军立即兵分三路快速西进,意图抢占北盘江渡口。黔军犹国才蒋介石命令防守北盘江,他试图煽动镇宁弄染寨的布依族首领陆瑞光率民族武装堵截红军过境。彭德怀与陆瑞光签订共同反对蒋介石、王家烈、犹国才的“彭陆协定”。​

第33集​

中央纵队抵达渡口东岸,仅靠几只木船摆渡,速度缓慢,且随时面临敌机轰炸的危险。当地一位名叫王凤昌的老人指明,渡口下游不远处的花滩水深较浅,可以徒涉过江。军委干部团立即组织广大官兵徒涉渡江。​

第34集​

红军一、三军团全部顺利抵达云南富源县滇军仍以两天的路程跟随在五军团后方。红九军团还留在贵州盘县,若能打掉安恩溥的三个团,可给滇军沉重打击,但考虑到中央军和湘军也将追赶,此时并非绝佳战机。毛主席担心九军团孤军奋战,命令其转移至云南省境内。​

第35集​

毛主席与弟弟毛泽民谈心,称自己不后悔踏上长征之路,众多革命先烈都无惧这条道路。若自己不幸牺牲,成为这条道路上的鲜血,希望大家不要难过,只要踏着鲜血继续前行,道路终会有尽头,革命终将迎来胜利的一天。​

第36集​

军委决定让干部团执行夺取皎平渡镇的任务,该任务十分艰巨,前有江水阻隔,后有追兵紧逼。毛主席要求陈赓向战士们讲清夺取皎平渡的重要性,若不能拿下金沙江中国工农红军很可能全军覆没,若任务成功,则可顺利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会合。刘伯承提出仍需乔装打扮智取皎平渡。​

第37集​

一、三军团发来电报,称无法在洪门渡口和龙街渡口架设浮桥,且周边没有船只,但从皎平渡渡江在时间上可能来不及。毛主席命令五军团阻击敌人六天,同时要求一、三军团两日内赶到皎平渡。​

第38集​

毛主席询问林彪的年纪,林彪回答二十七岁,毛主席笑着称他在一众老革命面前还是娃娃。毛主席指出,作为军事长官,要积累经验,审时度势应对各种变化,这样才能较有把握地做出决定。而在一个集体中,并非由一个人单独做决定,而是由一小部分先明白道理、掌握规律的人引导大家,这便是“领袖作用”。

以上剧情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伟大的转折 (2019).豆瓣电影.2023-06-23

《伟大的转折》.央视网.2023-06-23

《伟大的转折》 第1集.央视网.2023-06-23

国产剧最高奖项!贵州出品电视剧《伟大的转折》获飞天奖.澎湃新闻.2023-06-23

专访丨《伟大的转折》总制片人、编剧欧阳黔森:用细节呈现波澜壮阔的历史.天眼新闻.2023-06-23

解密!《伟大的转折》这些背后的故事 你得知道.动静贵州.2023-06-23

看台人语火热征稿中·聚焦《伟大的转折》|娄山越:红色题材如何打动人心——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创作拍摄的几点思考.天眼新闻.2023-06-23

《伟大的转折》:伟大历史的当代书写.人民网.2023-06-23

革命历史剧《伟大的转折》幕后花絮及角色介绍.中国娱乐资讯网.2023-06-23

《伟大的转折》热度持续!这些幕后故事你值得了解.多彩贵州网.2023-06-23

马文波高度还原英雄徐特立 蓄须一个月获观众认可.中国青年网娱乐频道.2023-06-23

酷云EYE.酷云官网.2023-06-23

伟大和艰辛不只是抽象的词,紧紧关联普通人命运.中国青年报.2023-06-23

伟大历史的当代书写.光明网.2023-06-23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良心制作 尊重历史.网易新闻.2023-06-23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央视开播.新华网.2023-06-23

《伟大的转折》.央视网.202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