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聊城市双力集团公司联合摄制,总共包括《东周列国·春秋篇》和《东周列国·战国篇》两个篇章。由欧阳逸冰、郭启宏、王培公担任编剧,《春秋篇》由沈好放负责执导,《战国篇》由阎建钢负责执导,其中春秋篇主演有王绘春、唐国强、何冰、曹培昌、刘威等,战国篇主演有曹培昌、樊志起、杨童舒、温海波、温海涛等。
该剧分《东周列国·春秋篇》和《东周列国·战国篇》两篇,通过考证复原中国春秋时期的“千金一笑”“唇亡齿寒”“赵氏孤儿”“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孔子高山仰止”“伍子胥过昭关”等典故,以及战国时期的“孙庞斗智”“商鞅变法”“田单复国”“苏张纵横”“窃符救赵”“吕氏春秋”“荆轲刺秦”等典故,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东周列国》是一部分为两个篇章的历史电视剧,第一篇《春秋篇》于1996年3月15日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第二篇《战国篇》于1999年4月9日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是继《三国演义》后又一大型历史剧。
演员与角色
东周列国·春秋
东周列国·战国篇
电视剧制作
故事改编
电视剧《东周列国》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历史剧,主要讲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各个小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故事。
1994年,《三国演义》电视剧大获成功之后,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聊城市双力集团公司联合出品,中央电视台趁热打铁,开始筹备制作《东周列国》这部历史剧。在准备阶段,剧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文献搜集工作,力求还原历史真相,打造一部高质量的历史剧。
1996年,第一部分《东周列国·春秋篇》正式播出。该篇讲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战争。该剧通过精心收集考证,复原了两千多年来广为流传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典故及成语故事,如:千金一笑、唇亡齿寒、赵氏孤儿、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孔子高山仰止、伍子胥过昭关等。
1999年,第二部分《东周列国·战国篇》正式播出。该篇讲述了战国时期七雄之间的争雄和变局。与第一部不同,第二部更加强调了战争和政治阴谋的描写,并展现了当时的军事技术和文化风貌。
整个电视剧的改编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为了还原历史真相,剧组对历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在角色设置、剧情安排、服装道具等方面也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制作。此外,剧组还特别邀请了众多知名演员来出演各种角色,从而保证了剧集的艺术水准和观赏性。
《东周列国》的改编历程充分体现了制作团队的专业素质和对历史的尊重。它不仅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拍摄特点
1.强调历史真实性:《东周列国》在制作过程中非常注重历史真实性,力求忠实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剧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文献搜集工作,借鉴了多种史书和学术著作,从而创造出具有历史准确性的角色、场景和情节。
2.突出人物形象:剧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刻画深入,每一个角色都有独具特色的性格和命运。通过这些人物形象,观众可以更好地体验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气氛。
3.注重细节刻画:《东周列国》中的服装、饰品、建筑等方面的细节刻画非常到位,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精致的历史世界。
4.尊重民族文化:该剧在创作时充分尊重民族文化,从人物语言、音乐、舞蹈等方面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采,使得该剧更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感染力。
电视剧《东周列国》通过其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和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展示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瑰丽和博大精深,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服化道设计
1.服装设计:该剧的服装设计主要采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服饰风格,包括长衫、褶裙、束带等元素。同时,在不同国家之间采用了不同的颜色和图案进行区分,例如红色代表齐国、黄色代表楚国等。
2.化妆设计:剧中角色的化妆设计也非常精细,为演员打造了与角色形象相符合的妆容。化妆师以当时的妆容风格为基础,注重突出每个角色的独特性。特别是对于女性角色,还加入了各种发饰和头饰来突出其美感和气质。
3.道具设计:《东周列国》的道具设计也非常考究,通过各种道具为场景增色添彩,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例如,书法笔墨、器物、武器等都采用了当时的样式和材质,进一步强化了历史感。
《东周列国》在服装、化妆和道具设计方面注重历史准确性和艺术效果,营造出了一个充满历史气息和艺术魅力的历史世界。
拍摄过程
电视剧《东周列国》的拍摄过程历时近三年,是一次非常复杂和艰巨的制作。
1.前期准备:在该剧开机之前,制作团队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剧本创作、人物设计、场景建设等方面。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搜集和调研工作,力求还原历史真相。
2.选角和排练:选角是该剧制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确保演员能够完美诠释每个角色,制作团队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并对演员进行了多轮试镜和排练。排练期间,演员们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文化背景等,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自己的角色。
3.外景拍摄:该剧的外景拍摄涵盖了许多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比如山西省平遥古城、赵县古城等。由于大多数场景需要还原历史时期的环境,所以剧组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在道具、服装等方面进行精雕细琢。在外景拍摄中,制作团队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天气变化、交通堵塞等,但他们仍然坚持完成了拍摄任务。
4.内景拍摄:除了外景拍摄,该剧还进行了大量内景拍摄。在内景拍摄中,制作团队在场景布置、灯光设计、摄影技术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使得剧中情节更加生动真实。
《东周列国》的拍摄过程困难重重,但在制作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呈现了一个充满历史气息和艺术魅力的历史世界,成为中国历史剧中的佳作。
电视剧音乐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东周列国·战国篇》因其展示了华族源头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被中国中央电视台列为“中华文化大系列剧目”的重头戏。来源:生活时报
《东周列国》是一部优秀的大型历史剧,而且改编难度比《三国演义》更大,但是因为观众对此段历史的熟知度不如《三国演义》,再加之此剧是国产历史剧中首次实行同期声拍摄技术,录音效果不佳,这都是当时此剧未成为热门的原因。——澎湃新闻
毁誉参半话春秋——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的得与失
分集剧情
春秋篇
第1集:骊山烽火
距今三千多年前,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中,数十万奴隶在战场上倒戈,统治中原六百余年的商朝覆灭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号周的姬姓王朝。周代是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从周文王演易经八卦,姜太公垂钓渭河、武王伐纣灭商,历经近三百年兴衰,到公元前782年,第十一代周王静突然暴毙。长于深宫,性格怪僻的太子宫湦在恐怖神秘的前王丧葬大礼中开始了昏乱的统治。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姬宫湦。
第2集:黄泉认母
周朝初期,天子将他的兄弟和功臣们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定期向天子朝见进贡,天子也靠着诸侯国的势力维持疆域辽阔的王朝统治。这种制度称为宗法分封制。平王东迁,郑国护驾有功,郑武公成为王室重臣,按宗法制的规矩,武公将君位传给了长子郑庄公,但母后武姜却偏爱小儿子段。于是,母子兄弟之间一场权力与孝义的厮杀开始了。寤生就是郑庄公,史称春秋小霸。
第3集:如此君臣
东迁后的姬宜臼,慑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王室虽已衰败至此,但千百年形成的帝王之威,在当时还是个庞大的精神存在,当郑国战车与天子王师两军对峙时,众多诸侯的目光在关注着这场挑战的结局。从此,视天子权威如儿戏,强者为尊,以实力争霸的时代开始了。
第4集:筑台纳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是支撑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石,郑庄公的挑战摇撼了天子的权威,卫宣公的淫乱则腐蚀了礼法伦常的根基,他先娶庶母后夺儿媳,以致父子离心,兄弟相残,国家动乱,把一个本来强大的卫国从内部消蚀了。他的悲剧犹如一声哀鸣,奏响了奴隶分封制土崩瓦解的挽歌。
第5集:诸儿文姜
齐襄公诸儿眷恋妹妹文姜,他的妃子连氏因妒生恨,齐国宫廷里上演了一幕阴谋与乱伦的丑剧。如同诸侯挑战天子一样,不甘墨守传统的卿大夫们也开始向世袭的诸侯发难了。瓜熟而代的故事留传到今天,是对君主失信于臣民的警示,在当时正是卿大夫们犯上作乱的一个口实。哥哥妹妹的轻佻情歌,掀起的却是礼崩乐坏的狂澜。
第6集:管仲拜相
跟随雄心勃勃的诸侯们一起进入历史舞台中心的士族卿相,其间有犯上作乱的小人,更有雄才大略的治世之才。齐国内乱,管仲、鲍叔牙分道扬镳,各为其主,成了敌对的好友。鲍叔牙拥立齐桓公登上君位,小白要抓管仲以解射钩之恨,结果却拜他做了相国。鲍叔牙举贤不避亲,小白用贤不避敌,齐国的霸业由此奠基,管鲍之交成为千古美谈。
第7集:尊王攘夷
来自乡间的曹刿以出色的才智帮助弱小的鲁国在长勺之战打败了强大的齐国,为后世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真知卓见。齐桓公汲取了战场的教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会盟诸侯,虽遭劫持,但他反以出人意料的大度,为自己赢得了霸主的声威。此后,会盟与征伐的交替进行就成为春秋时代霸主政治的显著特征。
第8集:霸主齐铁嘴
被誉为“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霸者风范堪称后世的楷模。他的诸多治国方略,成为华夏政治文化的首善之举,但晚年的他,因宠信小人,不听忠言造成国家内乱,使自己死于深宫六十七日,无人过问,其悲惨结局也为后世君王留下了前车之鉴。
第9集:仁义大旗
一心要接替齐桓公霸业的宋襄公,尊王乏人响应,攘夷又没有能力,又想对别人发号施令,又想与人家称兄道弟。急于求成的他,想借楚国的势力扬宋国之威,反遭羞辱。急于报仇的他,又在泓水之战中,令人啼笑皆非地挑出了仁义大旗,没有实力作后盾的宋襄霸业,像一个意味深长的讽刺,成了春秋无义战中一首不和谐的插曲。
第10集:骊姬乱晋
女色乱国,争庶夺嫡,始终是中国历史上宫廷权力斗争的一个主题。晋献公年轻貌美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君位,用计逼死太子,继而加害于其它成年公子。为避杀身之祸,后来成为国君的公子夷吾、晋文公纷纷流亡国外,地处中原实力强大的晋国,从此陷入了漫长的动乱。
第11集:羊皮换相
正当中原诸侯征伐不已之时,原来只是周代马倌的秦非子却从荒蛮的西部悄悄崛起,秦国,出现了一位气魄宏大的君主秦穆公。为了敲开进入中原的大门,他以联姻结好晋国。而奉命远嫁的晋公主伯姬更为求贤若渴的夫婿秦穆公带去了一份意外的厚礼,虽然他只值五张羊皮。
第12集:择君图报
陷入内乱的晋国为秦穆公展示出两种可能的选择:是树威立德以待将来。还是乘人之危捞取实惠。当秦军的囚车载着被俘的晋惠公凯旋而归时,身为秦穆公夫人的晋公主伯姬也擎着火把,毅然决然走上了奉献牺牲的祭坛。被后世视为姻亲关系代名词的“秦晋之好”,在波诡云谲的春秋时代却饱含了一层又一层被泪水浸透的遗憾。
第13集:晋文公励志
流亡母国十二年的晋公子重耳,逃过了继母的加害,又面临兄弟的追杀,无奈再次踏上了不可预期的逃亡之旅,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七年颠沛磨难中,年届花甲的重耳超越了王侯公子的浅薄和人性脆弱,迎接着命运对他这个未来霸主的一次又一次挑战。
第14集:重耳返晋
秦穆公答应派兵送重耳回国,但要他先娶了曾是他侄媳的公主怀嬴。重耳进退两难。即将返晋为君的重耳,面对涛涛黄河,沉思的并不是流亡的感慨与凯旋的荣耀,曾经助他归国的楚国和秦国,悄然间已从盟友变成了对手,与此同时,曾经患难与共的臣僚,也在期待着对十九年艰辛的报赏。而那些曾经不共戴天的仇敌,一个个又在作何打算呢。
第15集:秦文公成霸
六十三岁才坐上君位的晋文公重耳,深知自己来日无多,即位之初即与西方强秦和南方大楚展开了斗智斗勇的三强争霸,凭着老练圆熟的手腕和老当益壮的斗志,晋文公先以计谋挡回了东进的秦穆公,率先抢到了“尊王”大旗,接着又在城濮之战大败骄狂的楚军,并迫使周天子屈尊到晋绥军营地来见他,这样,耄耋之年的晋文公终于做了继齐桓公之后无可争议的春秋霸主。
第16集:罪哭崤山山脉
辅佐了晋国三代君主的秦穆公,眼睁睁看着晋文公当了堂堂霸主,实在是心中不忿,他不顾老臣百里奚。蹇叔的冒死劝谏,趁晋文公刚死之机,三次挥师东进,却只收获了累累白骨和血的教训。在执政的最后几年,秦穆公终于改变了东进战略,转而向西,兼并西戎二十国,开疆拓土,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第17集:赵盾弑君
晋灵公以襁褓之身继承了霸主之尊的晋国君位,从小到大,晋国的国事一直由相国赵盾代理。这层特殊的君臣关系成了晋灵公享乐荒淫的巨大障碍,同时也成了赵盾侄儿赵穿弑君的内在动因。古老的理法伦常遭到无情的挑战。太史董狐为此写下了赵盾弑君的千秋一笔。这一笔为后世留下了难以言喻的神秘和慨叹,更为晋国的未来预伏下充满杀气的血泪传奇。
第18集:赵氏孤儿
因为有了太史董狐“赵盾弑君”的千秋一笔,屠岸贾盅惑新君景公杀了赵姓满门,十七年后又一朝新君则借着为赵氏平冤杀了权倾朝野的屠岸一家。权力倾轧,冤冤相报,是是非非都如历史长河的流星一闪早已消逝不见。而程婴、公孙杵臼这两位义士为保赵氏孤儿忍辱负重,舍生取义的磊磊节操却在里巷民间世代流传下来。
第19集:一鸣惊人
楚国自熊通僭号称王历经五代十国一百二十余年,传到楚庄王,他以沉沦酒色为掩护,外昏内智,出人意料地导演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一幕,楚国大军的辚辚兵车从此踏上了问鼎中原的征途,而谁能想到第一个站出来挡路的却是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令尹,也许雄才大略的楚庄王已经料到了。因为,这只振翅冲天的大鸟,他的血液里正流淌着楚国几代君王的野心与梦想。
第20集:庄王治楚
楚庄王从长江中游出发挥师北进,在黄河之滨与强大的晋绥军形成对峙,三十六年前,两军战于城濮之战,楚大败,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而霸。三十六年后的这一天,历史是否会重演。湘军饮马黄河,雄睨中原的夙愿能成为现实吗。大江东去浪淘沙,在刀光剑影血火交迸的嘶杀呐喊中,崛起于江汉荆蜀的巴楚文化与强大的中原文明终于碰撞合流,并将交汇出更为波澜壮阔的前景。
第21集:霸主余韵
在晋楚两个大国无休止的争霸战中,境遇最惨的是夹在两国之间的那些诸侯小国。宋国因为臣服于晋国而被楚军围困达九个月。宋军守将华元冒死夜闯楚营,欲与楚将子反议和退兵,却不料楚庄王突然一剑杀出。楚军虽然终未攻破宋城,却以信义之师奏凯而还。公元前589年,包括齐、秦在内的十二个诸侯国与楚国会盟,楚庄王死后两年,楚国霸业终于得到中原诸侯的承认。
第22集:崔庆之乱
春秋中晚期,政治格局出现新趋势。争霸的重心从诸侯国之间转移到各诸侯国内位高权重的卿相大夫之间。由姜子牙开国,齐桓公称霸的东方大国齐国也陷入了因崔杼、庆封专权引发的国内动乱中。这时的齐国,虽有号称第一贤人的晏婴折冲樽俎,虽有不畏杀头的太史伯兄弟前仆后继,但无情的历史已经敲响了旧体制的丧钟,在一次次以下犯上的阴谋狡杀中,旧道德的大厦土崩瓦解了。
第23集:晏婴相齐
齐国内乱后,晏子做了宰相。在他辅佐齐景公执政的数十年里,齐国曾一度显示出复兴的迹象,但在国内,君臣上下却一直被一个古老的预言所困惑,就是“田氏代齐”。到底是卿族势力的膨胀造就了这个预言,还是预言助长了公卿士族的崛起。大势所趋,身为智者的晏子也是无可奈何。但是他清廉公正,仁和克己的一生却成为后世贤哲所推崇的君子楷模。
第24集:高山仰止
孔子出生时,春秋时代已进入晚期,周礼尽在的鲁国,礼崩乐坏也发展到登峰造极,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垄断了鲁国军政大权。在名不正言不顺,君不君臣不臣的弱国乱世中,孔子开始了他对仁爱忠孝的阐述和有教无类的实践。在孔子生前身后,留下了至今众说纷纭的毁誉,但他执着于理想追求百折不悔的进取精神却如不舍昼夜的江河之水,从远古一直奔流到今天。
第25集:逃出昭关
公元前546年,晋、楚、齐、郑等十四国诸侯在宋国召开旨在停止战争的弭兵之会,致使国与国之间出现了短暂的和平。而在各国内部,伴随着剧烈变革而生的宫廷权力斗争却愈演愈烈,楚平王战胜四个哥哥才夺到王位,又因小人费无极的谗言,对自己的儿子太子建动了杀机,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和两个儿子也被殃及。伍奢、伍尚慨然赴死,老二伍子胥孤身出逃,楚王当即下令全国搜捕。
第26集:专诸剌僚
身负血仇,一夜头白的伍子胥逃到吴国,吹箫乞于市。但大名鼎鼎的他很快成为吴国明暗两股势力争夺的对象。楚平王的死讯传到吴国,盟友们举杯为伍子胥庆贺,他却愤然号泣,悲叹不能手刃独夫。复仇心切的伍子胥亲手策划了专诸刺王僚这惊心动魄的一幕,鱼肠剑名传千古,阖闾夺位称王,历史舞台就此南移,吴越春秋的大幕正徐徐升起。
第27集:三约伐楚
伍子胥念念不忘伐楚复仇,杀僚夺位的吴王阖闾也把伐楚看作入主中原要迈的第一步。但是,吴王僚的儿子庆忌还活着,庆忌不除,阖闾就没有安宁。这时候,伍子胥领来了形貌猥琐的要离。要离终于刺杀了庆忌,但他也最终刺杀了自己,而将最后一点良知留给了后世。吴国大军的战车在天才的军事家孙武执掌下终于启动,华夏大地狼烟再起,又一轮争霸杀伐开始了。
第28集:掘墓鞭尸
孙武指挥下的吴国军队机动作战五胜湘军,攻入荆州。在金碧辉煌美女如云的楚国后宫,忘乎所以的阖闾尽情享受胜者为王的荣耀,苦心砺志十七年的伍子胥却在家仇国恨面前陷入两难。掘墓鞭尸和哭秦庭这两个历经砥磨修饰而流传至今的历史故事,不仅为我们揭示出古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为我们管窥当时的民俗国情和所谓君子之交提供了一个直观的窗口。
第29集:会稽之耻
被史书称为吴蛮夷越的吴越两国,其实早在夏商时期就与中原文明有解不开的血亲之缘。春秋晚期,在血与火的前导下,吴越两国异军突起,于政治格局动荡不已的华夏大地上显示出更加强悍不羁的生命力。在争霸称雄的进军路上,两国冤家路窄,不由分说地杀在一起,越王勾践先杀了阖闾,阖闾的儿子夫差又把勾践死死困在了会稽山,眼看着胜负已分,生死立决。
第30集:勾践灭吴
吴越争霸,使华夏政治中心南移,这对后来长江下游经济文化的繁荣有着长远的影响。在两国恩恩怨怨的数十年间,更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动人的历史传说:夫差砺志,越王尝胆,西施浣纱,子胥遗恨。当夫差最终含羞自刎时,为越国复兴立下汗马功劳的范蠡也悄然不见。
战国篇
第31集:晋国内乱
公元前5世纪,春秋末期,火山岩一样沸腾的中原。国力最强,地跨今天山西、河南省、河北、内蒙四省的中原第一大国晋国,从内部瓦解了。掌握实权的智、赵、魏、韩四家亲族联合消灭了另外两家权臣范氏和中行氏,瓜分了他们的领地,架空了国君的权利,成为晋国实际上的统治者。然而,这并不是结局,更加惨烈的争夺又在智、赵、魏、韩之间开始了,他们的争夺迎接了一个新的时代,造就出一位划时代的英雄。
第32集:荀瑶身丧
公元前455年,晋国实力最强的智伯联合魏、韩两家围攻赵毋恤的封地:太原市,智伯的目的是独霸晋国。见识过人的赵襄子派人说服与智伯貌合神离的魏桓子、韩康子反戈相向,给狂傲的智伯致命一击,三家分晋遂已成定局。原为范氏家族的豫让本来与智伯势不两立,两人在复仇的交锋中却成了英雄相惜的知己。智伯在赵襄子面前饮恨而亡,而昔日的对手豫让却承诺为他复仇。
第33集:豫让复仇
豫让,为报知遇之恩,为承一诺之信,数次行刺赵襄子,武士之剑与王者之剑展开了实力悬殊的搏杀。面对生死置之度外的豫让,赵毋恤誓而不杀,展现了令后人叹服的王者风范。一个慷慨助义,一个死而后已,他们的行为开创了后世称之为慷慨任侠的赵地之风范。据史书记载,豫让慷慨赴死之日,赵国上下无不为挥泪一哭。公元前403年,姬午正式册封命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中国从此进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
第34集:文侯改革
三家分晋,魏国初建。年轻的魏国有了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魏文侯。在战国时代,魏国西有秦韩,南有楚,北有赵,东有齐,地处中央,易攻难守。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黄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以李悝为国师,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但是,贤臣与君主之间并非和气一团,最让魏文侯用心良苦莫过于如何驾驭那些或勇或智的手下了。
第35集:兔死狗烹
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晋文侯在位50年,选贤任能,内修德政,外治武功,向西攻占了秦国西河地区,向北越过赵国,伐灭中山国,向东打败齐国大军。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这大概也可以称之为王者效应吧。魏宫惊梦,以想象丰富推理独特的笔触演绎出历史光环覆盖下的另一面,展示了人性可能存在的错综复杂。
第36集:商鞅入秦
秦国自春秋时代秦穆公独霸西戎以来,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再向中原跨进一步。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第一年即颁布求贤令,急于变法图强。出身于败落的卫国公族的商鞅一降生即遭到无情遗弃,后被魏相国公叔痤收养为家臣,陪公子昂读书。胸怀大志、崇尚法家强国之术的公孙鞅在魏国饱受冷遇后,毅然决然辞别母亲和恋人西向入秦。在昔日恩人景监的举荐下,见到了求贤若渴的秦孝公。
第37集:商鞅变法
卫国人公孙鞅以一番变法图强的宏论打动了秦孝公,官拜左庶长,受命主持秦国的变法。面对上上下下或怀疑或观望或反对的目光,商鞅为法树威,出手不凡,南门徙木,赏赐给与奴隶,一举而取信于民。杀甘龙,谪太子,伐令如山,一杀而慑满朝权贵。法行数年,国家大治,民风大变。人人勇于攻战,怯于私斗,秦国的羽翼丰满了,但商鞅也因触犯权贵,结怨于太子而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危机。
第38集:骑虎难下
公元前355年,魏惠王与秦孝公会于杜平。商鞅以重臣身份前往迎接当年曾对他不屑一顾的魏王。踌躇得意之余却眼睁睁看着日夜思念的恋人被拥入秦君的后宫。在魏文侯时代屡屡战败失利的秦国在商鞅主持下终于夺回了战争的主动权。虽然国君的恩宠与权势的荣耀集于一身,但这并不能使他年迈失明的母亲摆脱奴隶的身份,商鞅之法反成为商鞅个人命运之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
第39集:悲剧落幕
公元前340年,商鞅再次率军攻魏,而与之对垒的魏军主帅正是他少年时期伴读的公子昂。为秦国夺回西河之地的商鞅受15城之封,被尊称商君,百姓上书致贺,盛赞商君之法,却被商鞅传令拿下治罪,理由是:法只可遵行,不可妄议。秦国崛起了,再也没有那个国家敢小觑他,商鞅成功了,而最终是他,秦国兴法的缔造者,成了法的不折不扣的牺牲。秦孝公死后,商鞅以谋反罪依法受车裂之刑,并灭族。
第40集:鬼谷神猜
公元前4世纪中叶,战国的局势发展成为越来越激烈的兼并战争。地处列国包围中的魏国在魏惠王统治时期西战于秦韩,北战于赵,东战于齐,成为著名的四战之地。在年年不已的征战中,魏国出现了一位熟谙兵法的军事家:大将庞涓。孙膑庞涓,同门学艺,自幼情同手足。功成名就后庞涓回到鬼谷,请孙膑出山,两人信誓旦旦要共享富贵。只有深谙两人性情的师傅鬼谷子对此深深不以为然。
第41集:嫉妒之毒
孙膑以疑兵之计吓退陈渠来犯的秦兵,赢得君臣一片赞赏。劳师远征,积极赶回救援的庞涓却被冷落一旁。不久,孙膑接到齐国的家书,怀乡思亲的孙膑在庞涓的怂恿下向魏王告假,不料却以叛国罪打入死牢。行刑之际,魏王却突然传旨赦免了孙膑的死罪,留住性命却失去双臂的孙膑却由此陷入了无可救药的癫狂。齐国派重臣田忌出使魏国,庞涓为其准备了一场以活人为靶的射猎游戏,靶者正是错乱癫狂的孙膑。
第42集:温情早逝
以癫狂作掩护的孙膑终于逃到齐国,在大将田忌手下做了军师。为了复仇,也为了最终一争高下,这对师兄弟以天下为战场,以万千生灵为代价,展开了生死搏杀。围魏救赵,马陵减灶,一出出名垂青史的活剧落下大幕。士军的鲜血染红了天边的夕阳,战场一片死寂,只有孙膑的身影还留在那里,绝望的想找回那早已被深深埋葬的友情。马陵兵败,庞涓被杀后不久,魏惠王将首都从安邑县迁至大梁,因而历史上也把他称为梁惠王。
第43集:各走各路
鬼谷是个神秘的所在,这神秘来自鬼谷的主人:战国乃至后世第一奇人鬼谷子,他的一双弟子庞涓孙膑已经把天下翻了个。如今,又有两个踌躇满志者走到谷口,准备下山了,这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苏秦张仪。然而,天下并非他俩囊中之物,苏秦在秦国、赵国和周代先后遭受冷遇,张仪在楚国被令尹诬为窃贼,险些丧命,乱世英雄走四方,苏秦在历经沉浮之后游说来到燕国,在这里,他知遇了第一个赏识他的人,晋文侯夫人。
第44集:较量开始
时来运转的苏秦又一次开始了他对列国的游说,关东六国逐渐感觉到秦国日渐逼近的威胁,终于联合起来抗秦了。合纵仪式上,苏秦被推举为纵约长,挂上了六国相印。苏秦的成功使当年冷落他的秦惠文王后悔了,这恰恰给了张仪一个良机,他向秦王献上了连横之策,转眼间从一介破落寒士成了秦庭的座上嘉宾,现在,这对师兄弟终于凭着他们的才智和三寸不烂之舌把天下握于鼓掌中了,这一场以天下苍生为赌注的较量究竟谁胜谁负呢。
第45集:殊途同归
各怀异志的五国联军不攻自破,身为纵约长的苏秦为若即若离的合纵疲于奔命,为貌合神离的列国君主徒叹奈何,而不择手段的张仪则借着秦国的兵威狠狠地向当年恶待他的楚国泄了一回私愤。苏秦与文侯夫人私情败露,被迫去了齐国,在齐国,苏秦以间谍罪被人刺杀,他的尸体被张仪送回燕国,他初次邂逅文侯夫人的地方。两人的较量终于有了结果,但是,没有谁是胜利者。
第46集:改革阻力
地处北陲的赵国自立国之初就不断与游牧北方游牧发生冲突,胡人,短衣窄袖,长弓硬弩,马上骑射,彪悍异常,赵国在战斗中常常处于劣势。英名果敢的赵武灵王毅然决然诏令全国,移风易俗,仿效胡人,实行胡服骑射,这个破天荒的诏令像一块巨石投入深潭,让全国上下目瞪口呆,最强烈的反抗恰恰来自王室,来自赵武灵王最宠爱的小儿子公子何,诗书礼乐熏陶出来的翩翩公子怎么也不相信先进的中原大国竟然要学落后蛮胡的样子。
第47集:燕子衔泥
少年心性的公子何对胡服骑射怀疑与不满,继而激烈的反对,而高瞻远瞩的赵武灵王有意把儿子的反抗导向极致,父子俩剑拔弩张,中间急坏了王后吴娃。公元前299年,正当壮年的赵武灵王传位于公子何,是为赵惠文王,武灵王自号主父。胡服骑射在武灵王钢铁般强力意志下推行了,公子何崇尚的礼义柔情在与父王的对抗中被毫不留情的摧残殆尽。赵武灵王成功的用血与仇塑造出一个理想的王位继承人,但他却永远的失去了心爱的王后。
第48集:沙丘悲歌
英雄垂暮的赵武灵王陷入失去王后的痛苦难以自拔,远离首都赴沙丘宫静养。心怀不满的长公子章趁机起兵造反,失败后仓惶逃往沙丘宫,赵惠文王的兵马包围了沙丘宫,也包围了正在静养的赵武灵王,年迈的赵武灵王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他现在开始渴望那曾经被自己任意摧残的温情了。但是,头顶王冠,俯视于他的赵惠文王已在也不是当年文质彬彬的公子何了。史书记载,赵武灵王被围沙丘宫三月,困饿而死。
第49集:燕齐之争
公元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宣王趁机伐燕,齐君攻入燕都,杀燕王宽。30年后,立志复国的燕昭王以卫人乐毅为亚卿,并以倾国之兵,并联合韩、赵、魏、秦等五国联军大举攻齐,连破齐国70余城,燕师攻入齐都临淄,田地弃城而逃,齐国面临灭顶之灾。兵荒马乱的辛店,田单来接老师太史敫出逃,太史敫执意与临淄共存亡,田单无奈,只得与太史敫之女依依惜别。
第50集:齐国危机
楚国大将淖齿率二十万大军援齐,居心叵测的淖齿却趁机杀了齐湣王,狂怒之下,田单杀了淖齿,临危受命举起了抗燕复国的大旗,面对齐人最后也是最顽强的抵抗,乐毅改变战略,对仅存的莒城,即墨围而不打。虽有燕照王的全力支持,却也引起了太子和一些武将的不满,从此埋下了不和的种子。落难的齐国太子法章夜闯太史女闺房,情急中表露了身份,太史敫命女儿携法章逃往即墨区,即位为王,以振民心。
第51集:复国大业
太史女与法章同赴即墨,路上,法章发誓要立她为后,太史女听后昏倒在地。田单乐毅两个相互倾慕的对手定下了单独约见的日期,但乐毅没能按时赴约。新即位的燕惠王以武将骑劫取代了无人可代的乐毅,田单苦苦等待的复国良机终于到来。田单的火牛阵冲破了燕军重重包围,在齐国大地上奔腾开来,70余城又重新飘起了齐国的大旗,田单成了神一般的复国英雄。在落木萧萧不知何处的荒野,乐毅田单终于相见了,英雄老矣。
第52集:范雎遭难
出使齐国的魏国中大夫须贾在朝堂上出乖露丑,多亏门客范雎出言机智才侥幸不辱使命。须贾恩将仇报,反告范雎,范雎据理力争,又惹怒了嫉贤妒能的丞相魏齐将范雎毒打致死,抛尸荒郊。秦昭襄王巡视途中,有张禄者挡道而立,秦王下令将其押回宫中发落。是夜,秦王单独召见张禄,张禄向秦王进远交近攻之策,秦王大悦,名不见经传的张禄一步登天,作了大秦的丞相,他就是立志复仇、死而复生的魏人范雎。
第53集:范雎复仇
秦国猛攻魏国,魏国派须贾出使秦国,想从丞相那里讨一点故国之情。范雎当众羞辱了须贾,并要魏国马上放回他的家眷,及交出魏齐的人头,走投无路的魏齐逃到赵国平原君门下,秦王即刻发兵攻赵,为大秦丞相复仇,正好做了秦王寻衅开战的借口。九死一生后作了丞相夫人的云娘开始意识到过去的范郎已经死了,今日的范雎不过是秦王吞并六国的一个走卒而已。
第54集:浪子回头
为救魏齐,平原君只身入秦,范雎扣留了平原君,要赵国拿魏齐的人头来赎。范雎不择手段的复仇激起了名士蔡泽的义愤,他指责,范雎已成为今日之魏齐,并扬言要从范雎手里夺走相位。逃无可逃的魏齐终于逃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他刚刚长出嫩草的坟前,站着以故人身份前来凭吊的范雎。远处,夕阳下,云娘静静的等候着。
第55集:魏无忌赴赵
公元前260年,秦赵战于长平,赵败,40万降卒被秦军坑杀,这是战国史上最最惨烈的一战。时隔不到一年,秦国再次发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县。危急之时,赵国平原君只得派自己的夫人魏王的妹妹到魏国求救。魏王发20万大军援赵,行至魏赵边境,魏兵突然按兵不动了。号称门客三千的魏公子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毅然决然率手下门客去与赵国共存亡。出发之日,信陵君与素来尊敬的侯嬴道别,却遭到侯嬴的冷遇。
第56集:窃符救赵
在侯嬴的策划下,视魏无忌为恩人的如姬冒死盗出虎符。信陵君来到军中,老将晋鄙却对他手上的兵符生了疑心。赵国得救,秦国迁怒于魏,转而攻打魏国,发誓永不再见魏王的信陵君拒绝了所有替魏国求情的说客。万般无奈之际,魏王请出了已被打入冷宫的如姬。信陵君的威名使秦军不战而退,魏王的庆功宴上,醇酒美人换走了信陵君手上的兵符,从此之后,秦国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
第57集:奇货可居
赵都邯郸县,秦军大兵压境。在此做人质的秦王孙异人府里突然迸出一声婴儿的啼喊。等在外边的王孙异人和商人吕不韦都悚然一惊,这个在危急中降生的小人质正是39年后一统天下的秦始皇。阳翟商人吕不韦,看中王孙异人奇货可居,倾其全部家财冒生命危险出入邯郸市,游说咸阳市,为早已落魄失宠的异人找到了新靠山,使他成为太子秦孝文王的继承人。眼见大功告成的吕不韦,当真能与王孙公子共享美人江山吗。
第58集:权力更迭
秦昭襄王在位56年终于寿终正寝,太子安国君即位,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除掉吕不韦,但没想到,即位仅两天半就突然抱病。毫无准备的王孙异人转眼间登上了雄睨天下的秦王宝座,吕不韦官居丞相,封文信侯。异人即位不久,曾是安国君亲信的樊於期向异人密报,王后赵姬以前曾是吕不韦的宠妾,异人闻言,口吐鲜血,昏倒在王座上,寺人侍女,慌作一团,谁也没有注意到藏在帷幕后脸色苍白的少年秦始皇。
第59集:名垂青史
异人死了,13岁的赵政即位为王,吕不韦号称仲父,尽揽军国大权,八年后,王第长安君成峤发动兵变,檄文上公开写着,吕不韦窥咸阳市主器大秦社稷久已,今王政,亦非先王之嗣。嬴成蟜兵败被杀,辅政多年的吕不韦亦遭免职,限期离开首都,行前,秦始皇突然驾临,吕不韦感慨万端,父子君臣,凝视良久,秦王轻轻击掌,一杯鸩酒送到吕不韦面前。秦国的江山照旧姓嬴,但仅仅维持了数十年,而不朽的典籍《吕氏春秋》却直到今天。
第60集:胸怀大志
燕国燕太子丹幼时曾与秦王政同在赵国做人质,长大后,又作了秦国的人质。太子丹奏请秦王允其归国探视父亲,秦王断然拒绝,太子丹深恨秦王。魏人荆轲,胸怀大志,藏一身剑法,闯荡四方,当世著名剑客盖聂、鲁句践向其挑战,他却临阵而逃。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国,前229年,派大将王翦攻邯郸县,赵国危在旦夕,偏安于一隅的燕国失去了西部屏障,直接暴露于秦军铁骑之下,太子丹逃回燕国,决心派剑客刺杀秦王。
第61集:胸有成竹
老臣田光以死明志,向燕燕太子丹举荐荆轲,太子丹以国士之礼敬待荆轲,引来了众武士的嫉妒。荆轲放浪形骸,沉迷酒色,使太子丹也对他顾虑重重,唯有村女斯妤凭直觉爱上了英雄本色的荆轲。公元前228年,秦破邯郸市,虏赵王迁,大将王翦率军北上,秦军兵临易水,太子丹再也不能等下去了。成竹在胸的荆轲向太子丹要两样东西,以得到接近秦王的机会。一个是燕国都督亢地图,另一个则是叛将樊於期的人头。
第62集:终归一统
易水河畔,秋风萧萧。荆轲醉意朦胧,跌进马车,逐水而去。边境驿站,斯妤荆轲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坦然告别。戈戟如林,喝声如雷中,荆轲出现在秦宫大殿,面对秦王,呈上贡礼,图穷匕首见,慌乱之中,一柄利刃顶在秦王的咽喉上。公元前221年,秦攻齐,齐王建不战而降,秦灭六国,设郡县,天下终归一统,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以上内容源于:)
参考资料
东周列国·春秋篇 (1996).豆瓣电影.2023-06-23
东周列国·战国篇 (1999).豆瓣电影.2023-06-23
闫怀礼作品《东周列国》.央视网.2023-06-23
想当年|《东周列国·春秋篇》:当年被吐槽,如今成经典.搜狐网.2023-06-23
东周列国·春秋篇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06-23
东周列国·战国篇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06-23
《东周列国》开拍. 广播电视信息 .2023-06-23
《东周列国》开拍.中国知网.2023-06-23
东周列国·战国篇主题曲.优酷.2023-06-23
东周列国·春秋篇.猫眼电影.2023-06-23
东周列国·战国篇.猫眼电影.2023-06-23
阎建钢情系《战国》绘史诗 .生活时报.2023-06-23
东周列国·春秋篇.哔哩哔哩.202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