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药品),又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是具有中医药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同时,医院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现任院长林兴栋。

医院创建于1985年,前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200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和广州市荔湾区芳村中医医院组建成为现今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5年,医院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等级评审。2018年,医院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2019年12月通过三甲复审。

医院总用地面积62332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设置病床数1200张,下设两家分院(骨伤科医院和芳村中医医院)分别位于海珠区江南西路和芳村区芳信路。编制床位数800张,开放床位706张,设有手术科室10个,非手术科室22个,医技科室4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截至2021年6月,医院共有员工1010人。主体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842人,入选各类国家级、省级项目人才31人,先后挂牌建设国医大师和全国、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5个。

医院拥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培育单位,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中医骨质疏松病专病治疗中心,广州市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2017年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国中医专科医院,该院位于前3甲。2020年医院进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发布的《基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和科技影响力的公立地市级及以上三级中医医院TOP100(2020年)》名单,在全国382家地级市及以上三级中医医院中位居第57位,广东省第4位。

历史沿革

创建历史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前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创建于1985年。1993年广州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成立并挂靠医院,次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经费自理)。200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州市荔湾区(原芳村区)人民政府签订协议,以原芳村区中医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为基础组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可以说,医院是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和广州市荔湾区芳村中医医院基础上组建而成。

发展历史

2005年医院加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牌子,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和研究生、本科生教学机构。2008年8月经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为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省市公伤定点医疗机构、广州市首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2014年底龙溪新院区I期工程顺利落成,2015年1月起投入使用,同年10月,医院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等级评审。

2018年,经省编办核准,医院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下设2个分支机构:骨伤科分院、芳村分院,为公益二类财政补助事业单位。2019年12月医院通过三甲复审。2021年经省委编委领导批准,同意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更名为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仍在该院挂牌。2023年5月,中国首个中草药囊泡工程研究中心落户于该院。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医院总部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261、263号。总用地面积62332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设置病床数1200张,编制床位数800张,开放床位706张,截至2021年6月,医院共有员工1010人。主体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842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硕士学位153人,占18.17%,具有博士学位43人,占5.11%,副高职称85人,占比10.1%,正高职称40人,占4.75%。医院入选各类国家级、省级项目人才31人,先后挂牌建设国医大师和全国、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5个。设有手术科室10个,非手术科室22个,医技科室4个。

设备设施

医院配有GE signa HDx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日本东芝Aquilion TSX-101A型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机、日本东芝TSX-021B型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机(CT机)、日本岛津R SPEED M 型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机)、日本岛津MUX-100J型移动式X线摄影系统(移动DR机)、西门子股份公司SIREMOBIL Compact L型移动式诊断C型臂X射线机、奇目Ziehm 8000移动式诊断C型臂X射线机、珠海普利德PLD5600医用诊断X射线机、UNIGMMA X-RAY PLUS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GE LOGIQ S8彩色超声诊断仪、MYLAB6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本光电1350P心电图仪、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日本Sysmex-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雷杜血气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生化免疫流水线、贝克曼5800生化分析仪、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分析仪、BD Phoenix 100细菌鉴定仪、BACTEC9120血培养仪、Easycute全自动时间分辨分析仪、日本Sysmex-XN系列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拥有中医诊疗设备15类67种。

院区分布

医院下设2个分支机构:骨伤科分院、芳村分院;2个门诊部:后门诊部、山村门诊部。

骨伤科分院

位于海珠区江南西路青竹大街2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伤科分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突出中医骨伤科诊疗特色的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专科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740m2,建筑面积5096m2。分院共开设创伤骨科、运动医学科、脊柱骨科、骨质疏松症科4个骨科病区,编制床位140张。中医骨伤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创伤骨科、脊柱骨科、骨质疏松科为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重点专科,骨质疏松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优势病种全国协作组组长单位,广东省首批中医名科。此外,还开设有关节骨科、针灸推拿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护理、治未病科等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门诊。拥有广东省名中医2人,省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2人,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1间,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间;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2人,拥有CT、全自动生化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和多种中医诊疗设备,能熟练开展骨伤科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院形成了以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及中医药在骨伤科手术加速康复中的应用为重点的研究方向。分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简、便、廉、验”优势,研制出温通膏、健步消肿止痛油、筋骨疗伤膏、十味骨康口服液、温性经筋通贴膏、凉性经筋通贴膏、祛消肿膏、冰樟四黄膏、舒筋外洗颗粒、骨科红花跌打酊、跌打祛风膏、经筋通凝胶、安泰凝胶糊剂、通泰凝胶膏剂、骨伤消痛喷雾剂、伤科紫草油等特色中药院内制剂16种。

芳村分院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西芳信路131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的前身是芳村区中医医院,2002年起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为基础组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设有门诊和住院部。科室包括急诊科、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学小儿科、针灸推拿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其中康复科、推拿科为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辅助科室设有放射科、检验科、B超室、心电图室等,拥有CT、全自动生化仪、彩超、动态心电图、脑电图、内窥镜等诊疗设备。

后滘门诊部

位于海珠区广州大道南后滘西大街27号。以传统骨伤针灸推拿为特色,属于医保骨伤专科门诊,骨伤专科患者就诊免办理医保选点可直接就诊,后滘门诊部有全职固定出诊医生也有从院本部派驻的名专家定期出诊,后滘门诊部以方便周边群众看诊传统骨伤专科为服务宗旨,采用传统手法或针药结合等为群众解决问题,配备有院本部的特色中药制剂,例如健步消肿止痛油、温通膏、筋骨疗伤膏、跌打祛风膏、祛瘀消肿膏、温性经筋通贴膏、凉性经筋通贴膏、舒筋外洗颗粒、十味骨康口服液等等,对于复杂病证后滘门诊部设有转诊院本部进行检查或住院的绿色通道,为群众就医提供便利。

山村门诊部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西山村路1号。山村门诊部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下设的一所综合门诊部,职工21人,其中临床医生9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2人。设置有急诊科、中西医内小儿科妇科学、中医骨科、针灸推拿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以及中西药房、放射科、检验科、B超心电图室等辅助科室,能开展各项常规的检验检查,如心电图、照片、B超、抽血化验以及肌注、静注、静脉输液、穴位贴注、督灸疗法、温通刮痧疗法等治疗项目。

【诊疗范围】

1.各种内儿科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哮喘等呼吸系统常见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胃肠炎等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

2.骨伤科常见疾病:运用传统与现代综合治疗方法,擅长对骨折、关节脱位及新旧软组织损伤、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诊治。

3.妇科学常见疾病:擅长多种妇科计划生育手术及盆腔包块,子宫畸瘤,卵巢囊肿等疾病诊治。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阴道炎骨盆腔发炎、卵巢囊肿、月经失调、闭经、经痛乳腺增生症”以及“人流、药流、上取环等计生手术”。

4.口腔科常见疾病:水平阻生智齿、多根管牙的根管治疗,慢性牙周病防治,口腔条件不良的义齿修复。

【特色技术】

1.温通刮痧疗法:是将刮痧、艾灸、推拿、热疗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与传统刮痧相比,温通刮痧疗法不仅具有刮痧法的疏通经络、解表祛邪、开窍醒脑、疏通理、清热解毒、行气止痛等功效;也有艾灸的温和热力及艾的药理学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等功效。

2.督灸疗法:是将生姜末铺在腰背部,再施以艾灸的一种治疗方法。运用艾热刺激和生姜汁作用于督脉,充分发挥补肾强督、活血通络、温经止痛的功效。

科室设置

全部科室

重点科室

医院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科是;有9个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骨质疏松科、骨关节科、创伤科、脊柱科、康复科、血液病科、妇科学、推拿科、脑病科。

中医骨伤科

科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有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省名中医工作室2个,高级职称医生13人、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9人。科室设有两个病区、88张床位,年均收治病人2500余人次,手术近2000台次。拥有了股骨头坏死预防及保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阶梯治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及翻修治疗三大优势医疗技术: 股骨头坏死预防及保髋治疗技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阶梯治疗技术;髋、膝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技术。

【诊疗范围】

1.骨坏死:成人股骨头坏死(激素、乙醇、创伤及特发性)、小儿Perthes病(儿童股骨头坏死)等。

2.各类原发与继发性关节炎:髋膝关节腰椎骨质增生、伤性骨关节炎类风湿及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血友病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神经性关节炎等。

3.儿童及青壮年(新鲜与陈旧)股骨颈骨折

4.骨关节感染:骨关节结核败血性关节炎、急慢性骨髓炎等。

5.骨关节先后天畸形: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骨滑脱、佝偻病所致下肢畸形等,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膝关节内外翻畸形(O型腿、膝外翻等)、小儿麻痹后遗下肢畸形等。

6.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失效: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与脱位、髋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等。

7.骨关节创伤后遗症:髋创、膝关节创伤关节炎和畸形等。

8.骨关节与软组织肿瘤:各种四肢及关节周围骨与软装组织的良性、恶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与骨关节重建,如骨软骨瘤、骨腱鞘巨细胞瘤软骨肉瘤骨转移癌等。

医学贡献

医学成就

原创打压支撑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延缓“围塌陷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间

202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何伟首席教授团队关于“打压支撑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原创性保髋学术研究成果于BJJ专业杂志上发表,该研究基于严苛的大样本随访结果,肯定了打压支撑植骨术对股骨头坏死中长期疗效是满意的,股骨头8年的生存率可高达92%。围绕何伟首席教授所提出的“围塌陷期”重要理论为基础所开展的打压支撑植骨术,也已成为中国微创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方法之一。在临床实践上,打压支撑植骨术获得了良好的疗效,极大地延缓了“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时间,减轻了患者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该学术成果的发表,是基于临床真实数据对 “围塌陷期”重要理论实践性、科学性的一次学术论证。

医疗实践

医院首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202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何伟首席教授及团队成功完成医院首例血友病性关节炎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凝血指标正常,术后早期下地,快速康复,开创医院治疗疑难复杂关节疾病的先河。

青海省地区首例双髋关节同时置换手术

202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邵敏博士带领的青海省中医院骨科团队制定严格手术方案,成功开展了青海地区首例双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一期双髋关节同时置换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骨伤科团队在邵敏教授带领下在处理相关疾病中不断积累经验,为本地患者治疗此类疾病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育科研

教育

教学培训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重要的医疗、教学、科研基地,承担本科生的课堂教学及临床实习任务。医院199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8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后进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生、硕士生培养点;2005年成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同年招收中医学本科生,医院和临床医学院实行院院合一的管理体制;2014年起,为适应国家和广东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转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招生培养工作。

同时,医院2020年12月入选第三批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采用信息化管理住培工作并监督执行;基地设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PBL教室、诊断培训室、内科培训室、外科培训室、妇儿培训室、中医培训室、护理培训室、急救培训室、模拟ICU病房等。中心教学模拟训练设备齐全,有综合生理驱动模拟人、全身针灸仿真训练模型、心肺听诊腹部触诊模型、全身心肺复苏模型、全功能护理人、各类穿刺模型、成人、儿童气管插管模型、儿童急救模型、骨折牵引复位术训练模型、高级妇科学检查模型、脉象训练系统、舌诊模型、各类针灸训练模型、推拿拔罐手法练习模型等中国和国际模拟教学模型,可开展医学模拟教学、分组讨论、多站式考试等教学活动。

关联院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有大学城和三元里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05亩。设有15个二级学院、18个独立科研机构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还建有5所校政合作医院,以及适应学校各学科专业教学实践需要的3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校外实践基地。学校中医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6个,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有全日制学生19427人,其中本科生12240人、研究生5991人,港澳台842人,外国留学生354人。拥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占地1205亩,教职工13530人,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与政府共建医院5所,有非直属附属医院30家。第一、二附属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成为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学校与省内外15个地市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和胃止痛胶囊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行业的代表产品。学校积极开展南药种质资源库(圃)、南药GAP产业化基地建设,在全省指导建立了50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

科研

科研平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拥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培育单位,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广州市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

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

2021年5月9日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更名为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拥有广东省名中医2人,省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2人,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1间,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间;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2人。历经36年发展,平台建设成熟,明确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骨关节退行性疾病中医药在骨伤科手术加速康复中的应用为建设重点,开展中医骨伤疾病的现代化研究。作为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牵头单位、协作组组长单位,主持或参与制定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4项、诊疗指南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主编专著、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批专利共18项。

重点学科

中医骨伤科学于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政府共建重点学科;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成为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作为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牵头单位、协作组组长单位,主持或参与制定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4项、诊疗指南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主编专著、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批专利共18项。各类人才80人,中、高级职称占77.5%,其中博士27人,硕士36人。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48人。

自研药物

医院韩清民教授是国家非物质遗产“韩氏膏药”传承人。他将传统中药膏药和现代制剂相结合,研制出温性经筋通贴膏、凉性经筋通贴膏、经筋通凝胶剂等院内制剂,应用广泛,成为医院名牌院内制剂。

声誉排名

2017年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国中医专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位于前3甲。

202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发布的《基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和科技影响力的公立地市级及以上三级中医医院TOP100(2020年)》名单,在全国382家地级市及以上三级中医医院中位居第57位,广东省第4位。

院内专家

林兴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院长,原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和第一附院脑病中心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首届“羊城好医生”“南粤好医生”,入选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岭南名医录》。

擅长:长期从事中医热病、脑病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载。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中风脑血管病)、头痛、眩晕、失眠、帕金森病脑炎多发性硬化症)、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和中医药防治发热、咳嗽等(热病)感染病。

陈冠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医学博士、研究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名老中医周福生教授),国家自然基金委、广东省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分会常委。

擅长: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口腔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等)。

何伟

医学博士、教授(二级)、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首席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髋关节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

擅长:何伟教授临床主要特长:1、激素性、酒精性等非创伤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医药系列非手术保髋、打压支撑植骨系列手术保髋。2、儿童与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及其并发股骨头坏死的诊治。3、小儿股骨头坏死(Perthes病)的诊断、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4、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骨骺滑脱的诊治。5、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股骨近端骨髓水肿综合征、股骨头骨软骨损伤的诊治。6、类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膝关节的诊治。7、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治。8、血友病性髋、膝关节炎的诊断与关节置换术。9、髋关节结核、髋关节化脓感染的诊治。10、膝关节炎的诊断与中医药系列非手术保膝及系列截骨手术保膝。11、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及翻修。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主编专著、教材6部,主译骨外科经典名著《Surgery of the Hip》,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李坤寅

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是第一批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后备学科带头人。

擅长:从事妇科学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三十六年,熟练掌握各类妇科肿瘤手术,擅长治疗不孕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经痛围绝经期综合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妇科疾病。主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等课题十余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00余篇,编写论著9部,共培养博士研究生50多名,硕士研究生25名。

陈希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

擅长:陈希主任主张膝骨关节炎诊治应局部辨证与整体辩证相结合,采用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主张从瘀论治骨质疏松症。创新提出“健康骨骼”特色康复的新概念,指导患者进行心理平衡调养、行为平衡调养、自我平衡调养、饮食平衡调养、中草药食品平衡调养等具有中医特色与优势五行疗养系列。长期关注骨伤科学及其边缘学科的发展,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骨折、脱位、颈肩腰腿痛及关节炎。在脊柱内固定、关节置换或翻修(髋、膝等)、血管神经损伤修复重建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立足于中枢内源性痛调控系统探讨骨科慢性疼痛的分子机制及治疗新思路、新策略的研究。擅长治疗多种痛症:腰椎骨质增生、骨折。对血管神经痛、肌肉筋膜痛、颈肩腰腿关节痛、风湿免疫、复杂骨折、复杂脱位,以及对骨折后遗症有较强的分析和诊断能力。并能运用中西医疗法对疑难病症加以治疗。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及校级课题多篇,在中国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多部。

资质认定

2015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等级评审。

参考资料

医院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科室导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林兴栋.广州市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招生简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历史.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骨研院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看中医去哪家医院,这篇权威指引你不要错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国内首个!中草药囊泡工程研究中心落户广中医三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分院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分院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后滘门诊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山村门诊部简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耄耋学者诚挚建议医院领导:一定要加大对他的宣传力度,帮助更多被病痛折磨的老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3-08-10

科研新突破!我院2项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首席教授带领多学科团队,我院首例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顺利完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青海首例!我院专家成功开展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学校简介.广州中医药大学.2023-06-22

韩清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林兴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陈冠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何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李坤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

陈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