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虾科(拉丁学名:Gammaridae),简称钩虾,为软甲纲端足目下的一科,因体常弯曲呈钩状而得名。截至2025年10月,钩虾科下面包括47属449种。钩虾在全球各大水域基本都有分布,淡、海水均产。中国的钩虾分布在云贵高原山西省甘肃省、长白山区等地。其一般栖息在水中的枯叶下面、石头缝隙处。

钩虾体长约5~30毫米。钩虾体躯两侧扁平,头部有小额突和肾形眼,第一、二触角发达;腮足亚螯状,第二腮足稍大;第五至第七步足基节宽;尾肢双叉,3个尾肢近相等,外肢2节;尾节分裂。钩虾部分类群如钩虾属物种以植食性为主,主要取食有机碎片,也会捕食蜉蝣若虫。钩虾具有半年生、多次繁殖的生活史特征,平均寿命约6个月,其中秋季孵化的越冬个体寿命长于春季孵化个体。

截至2025年10月,钩虾科物种中有15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有极危(CR)2种、濒危(EN)3种、易危(VU)5种、近危(NT)2种、无危(LC)2种、数据缺乏(DD)1种。钩虾对环境非常敏感,常作为水质监测的重要指示种。钩虾部分类群具有药用价值,如钩虾属钩虾味甘、性温,有小毒,具有补脾健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腹泻。钩虾还可以食用,但体积很小,很难形成大众食品控股有限公司

名称由来

因体常弯曲而呈钩状,故名钩虾。

分类

截至2025年10月,钩虾科下面包括47属449种。

形态特征

钩虾体长约5~30毫米。钩虾科体躯两侧扁平,不具背突起;4~6腹节具成群背刺和刚毛。底节板中等大,相互重叠,5~7底节板前叶最大。头部具小额突,触角后窦凹陷很深;眼一般大小,肾形。第一、第二触角发达;附鞭长,多节。雄性第二触角鞭节上具船形感觉器(calceoli)。上唇圆,下唇缺内叶,或稍发育。大颚臼齿突发达,触须长,3节。第一小颚触须2节,内叶大,具浓密刚毛,外叶具10枚左右顶刺。第二小颚基节具浓密刚毛。第三颚足粗壮,颚足触须长,4节。腮足粗壮,亚螯状,大多数种类同形。第二腮足通常稍大于第一腮足。第五至第七步足基节宽。尾肢双叉,3个尾肢近相等,但内肢可能很小,具刺或刚毛,外肢2节。尾节分裂。触角、腮足、步足和尾肢性二型。

分布栖息

钩虾在全球各大水域基本都有分布,淡、海水均产,种类多。钩虾大多生活在淡水中,少数在咸淡水和沿海,常见于水生植物丛中。其主要生活在冷水性的水域中,在地表淡水系统中包括泉眼、小溪、泥沼、沼泽、沟渠、池塘、排水沟、大型水库等。钩虾一般栖息在水中的枯叶下面,石头缝隙。它们具有冷狭温性、避光性和趋触性,一般所处的环境中有一定量的腐殖质且温度较低。中国的钩虾分布在云贵高原山西省甘肃省、长白山区等地。

生活习性

钩虾部分类群如钩虾属物种以植食性为主,大部分取食有机碎片,其食物包括落叶、附生生物和微生物生物膜,还能捕食蜉蝣若虫

生长繁殖

钩虾具有半年生、多次繁殖的生活史特征,平均寿命约6个月,其中秋季孵化的越冬个体寿命长于春季孵化个体。钩虾繁殖活动全年持续,幼体补充高峰出现在初秋、冬季及早春。钩虾雌虾的外部性征发育早于雄虾,雄虾体型显著大于雌虾。

人工养殖

环境条件

钩虾的养殖池池底以泥沙底质为最好,水深应在1m以上,冬季水位应在1.5m以上,盐度要求在30-35,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水源水质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其中溶解氧应在4mg/L以上,pH值7.8-8.8。

放苗前准备

在进水前15-20d,用生石灰兑水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主要是杀灭池中的野生杂鱼。可安排在8-9月,经进水滤网向池塘内注水,注意冬季水温较低时,应适当提高水位。水草的投放可安排在放苗前20-30d,也可与苗种同时投放。投放时应选择无风的傍晚或夜间,可选择在池内草较多的地方或者全池投放,投放地点应选择在上风向处。对水草施肥应采用无机化合物复合肥料和生物有机肥相结合的方式。

苗种投放

钩虾的苗种投放应选择晴天无风的傍晚或夜间,以春秋季为宜,水温稳定在10℃以上,投放地点应选择在上风向处。同时,注意放养池塘盐度和原池水盐度相差不超过3,水温不超过3℃,放苗密度控制在每亩2kg左右。

日常管理

养殖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池塘中底质和水质的变化情况。砂泥质底的底泥以浅黄色并无臭味为佳,当底泥发黑并伴有恶臭味时,可以考虑使用光合细菌以及复合EM菌等微生物制剂,对池塘底质进行改良。应主要注意观察水色,养殖池水色以淡黄绿色为佳。当水成为黑褐色、酱油色或者土黄色,透明度小于20cm时,应该立即采集措施。水草重量(湿重)与钩虾重量(湿重)之比,宜控制在70:1左右,当比值低于35:1时,应适时补充水草。主要补充的种类为硬毛藻或浒苔类的水草,补充时应使养殖池塘内水草重量与钩虾重量之比保持在50:1至90:1。

收获

钩虾的收获季节为2-5月,收获时间多选择在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收获网具选用60目的滤网或手推网,收获规格主要为体长0.3mm以上的个体,收获后去除多余水分和杂质后即可运输。

物种入侵

20世纪30年代,老虎钩虾入侵到了大不列颠岛的海水和淡水生境中,并且很快就入侵到了西欧,此后又侵入到东欧、波罗的海加拿大的Laurentian大湖。相对于许多本地种有着很强的繁殖能力,被入侵区域内其它本土钩虾的物种多样性会显著降低。

保护情况

保护级别

截至2025年10月,钩虾科物种中有15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有极危(CR)2种、濒危(EN)3种、易危(VU)5种、近危(NT)2种、无危(LC)2种、数据缺乏(DD)1种。

保护措施

2024年,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黄河宁夏段、内蒙古自治区段、山西段等干流及汾河渭河等支流,还有沙湖乌梁素海等水域,将禁渔期延长至每年4月1日至7月31日,有利于钩虾等水生生物的繁殖与生长,减少栖息地的捕捞压力。

2024年,浙江桐乡市人民检察院发现当地河道存在使用“地笼网”非法捕捞问题后,向相关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相关部门随即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清缴地笼网等非法渔具,现场放生被捕鱼虾,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保障了钩虾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

主要价值

水质检测

钩虾对环境非常敏感,常作为水质监测的重要指示种。流溪河流域只有上游清洁的河段能采集到钩虾。

药用价值

钩虾的部分类群比如钩虾属味甘、性温,有小毒,具有补脾健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腹泻

食用价值

钩虾可以食用,但体积很小,很难形成大众食品控股有限公司

代表物种

山涧钩虾

山涧钩虾(Gammarus monticellus)是钩虾科钩虾属的淡水端足类动物,其眼睛呈肾形;第3胸足长节到掌节后缘有长卷毛;2-3腹侧板后缘下角突出小且钝;4-6腹节背部有刺和毛;第3尾肢内肢长度达外肢的0.6倍。该物种栖息于山西省霍州市七里峪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高海拔(>1800m)的溪流中,地理分布限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

自由钩虾

自由钩虾(Gammarus incoercitus)是钩虾科钩虾属的淡水端足类动物,其眼睛呈肾形;第3胸足长节和腕节后缘具长卷毛;2-3腹侧板后缘下角突出大且稍尖;4-6腹节背部具刺和毛;第3尾肢内肢长度达外肢的0.6倍,第2节长且后缘具长刚毛。该物种栖息于山西省偏关县樊家后沟泉眼附近,地理分布限于山西省忻州市。

参考资料

昆明动物所发现钩虾属一新种——碧塔海钩虾.中国科学院.2025-10-24

..2025-10-24

Gammaridae Latreille, 1802.catalogueoflife.2025-10-24

Gammaridae.GBIF.2025-10-28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IUCN.2025-10-24

Life history, re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of Gammarus chevreuxi (Amphipoda:Gammaridae) in the Ria de Aveiro, northwestern Portugal.ResearchGate.2025-11-04

钩虾(甲壳纲,端足目)的功能角色:碎屑食者、捕食者,还是两者兼具?.ResearchGate.2025-11-07

..2024-01-29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黄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通知.mee.2025-11-04

检护民生 | 桐乡市检察院督促开展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浙江检察网.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