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琮(生卒年不详),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市)人。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次子,刘琦之弟。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的时候,正逢刘表去世,刘琮继承了荆州。面对曹操的攻势,刘琮在蔡瑁等人的劝说之下举荆州降曹,被曹操封为青州刺史,后迁谏议大夫,封为侯爵。此后刘琮的事迹在史书上均无记载。
刘琮平生没有政治天分,其父亲刘表也认为他没有能力统治自己荆州市的家业,称其“不才”;三国权臣曹操虽曾以“心高志洁,智深虑广,轻荣重义,薄利厚德”等文辞称赞刘琮,但依旧认为其“若豚犬耳”,同孙坚之子孙权比较相去甚远。
人物生平
夺得父宠
刘琮,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次子,刘琦之弟。按照古代宗法制度,刘琮作为次子本没有机会继承家业,兄长刘琦又因长相与刘表相像而颇受重视,大有继承父业之势。但刘琮妻子是刘表后妻蔡氏的侄女,蔡氏由此想扶持刘琮上位,经常在刘表身边诋毁刘琦。刘表非常宠溺蔡氏,而蔡氏的弟弟蔡瑁、外甥张允又正被刘表重用,便被蔡氏言语影响,开始看好刘琮。刘琦在失去父亲宠信后向诸葛亮问询安身之法,诸葛亮劝说刘琦离开荆州城,前往下辖的江夏郡暂避锋芒。至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刘表病重,刘琦前来探望。蔡瑁和张允深知刘琦为人慈孝,害怕父子相见后刘表会将家业托付予刘琦,便对刘琦说:“将军(刘表)令你守江夏区,是所辖领地的东部屏障托付予你,责任重大,如今你擅离职守前来荆州,必会被将军谴怒,如果他因此伤心而病情加重的话,你此举可算不上孝敬啊。”随即拒绝刘琦的探望。很快刘表病逝,在刘表身侧的刘琮顺理成章接任了荆州市牧。据南宋伍缉之所著《从征记》记载,刘表死后,刘琮将数十石的珍香放入其墓中以尽其孝。
投降曹操
此时曹操已经率军于新野(今南阳新野县),逼近荆州地界。面对曹操大军,身为刘琮下属的臣属蒯越、韩嵩和傅巽劝刘琮降曹,刘琮延续父亲 “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 ”的政治观念,并不认同举州降曹的提议。时任东曹掾的傅回道:“反对谁和归附谁要合乎天下公理大义,力量的强与弱也依据形势而变化。如今我们以天子臣下的身份抗拒天子,这是逆的行为;我们占据着刚获得的土地来抵御国家的军队,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我们以刘备的势力来抵抗曹操的南下军队,又难以抵抗得住。以上三点都是我们的短处,现在又想和南征大军交战,相当于自取灭亡。将军认为您能拿出什么与刘备相比?”刘琮回道自认为不如刘备,傅巽又道:“刘备尚且不足以防御曹军,况且即使我们保住了大片土地,我们自身也难保。希望将军不要再犹豫了。”复请刘琮降曹。于是,在曹操率军到襄阳市时,刘琮率众臣请降,放弃了自己家族对荆州及楚地的统治权利。
此时刘备驻扎在樊城,得知消息后慌忙率兵撤离樊城。路过襄阳时,诸葛亮劝说刘备进攻刘琮夺取荆州,刘备不忍心,于是在祭拜刘表墓时停下马招呼刘琮,刘琮吓得站不起身。待荆州人士被曹操纳降后,曹操以刘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以谏议大夫之名“参同军事 ”,发挥其 “余热 ”为曹操平定荆州。刘琮的下属韩嵩为大鸿胪、蒯越为光禄勋、刘先为尚书令、邓义为侍中,其余多至大官。此后刘琮的事迹在史书上均无记载。
评价
荆州牧刘表在病重之时对刘备称儿子刘琮“我儿不才”,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足以担负荆州的大业。
曹操在《表刘琮令》中称赞道:“荆州刺史琮,心高志洁,智深虑广,轻荣重义,薄利厚德,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笃中正之体,教令名之誉,上耀先君之遗尘,下图不朽之余;鲍永之弃太原市,窦融之离五郡,未足以喻也。”
据《吴历》记载,曹操与孙权于濡须(今属无为市市)两军对峙时曾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意思是生儿子应该像孙权一样,刘表(刘表)的儿子就像猪狗一样。
家族成员
小说演义形象
在罗贯中所著经典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刘琮的叙述为:刘琮是刘表来到荆州后,与新娶蔡夫人所生的儿子,在刘琮十六岁时变表现得聪明伶俐,深得刘表喜爱,也是蔡瑁张允等荆州实权派人物的政治上的支持对象。在刘表去世以后,刘琮成为荆州之主,却不思保境守土,反而是作为荆州本地名门望族(主要为蔡,张,三家)的代表,向曹操主动投降,试图用主动献城的方式,来求得荣华富贵与下半生的安宁。然而没想到的是,曹操一开始虽承诺保刘琮“永镇荆襄”,之后却出尔反尔,硬将刘琮封为“青州刺史”。在刘琮上任途中,被曹操所派大将于禁半路劫道,将刘琮与蔡夫人母子斩杀于路上,以绝后患。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诸葛亮 (1985).豆瓣电影.2023-06-13
三国演义 (1994).豆瓣电影.2023-06-13
三国英雄传之关公 (1995).豆瓣电影.2023-06-13
武圣关公 (2004).豆瓣电影.2023-06-13
三国 (2010).豆瓣电影.2023-06-13
回到三国 回到三国 (2012).豆瓣电影.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