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公元189年~公元223年),字子文,沛国谯县(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生第二子,胞兄曹丕曹丕,胞弟曹植曹植、萧怀王曹熊

曹彰自年少起就臂力过人,骑射精湛,能徒手与猛兽搏斗。自小立志成为像卫青霍去病一样的大将,颇受曹操赏识。官渡之战胜利后袁夫人残余势力北上投奔乌桓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白狼山之战,曹操兵出无终(今天津县),东攻乌桓。委任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夏侯尚参军,此战大捷而归。此时曹操与刘备对峙于汉江,曹彰带兵前往为其助战,曹操已带兵东还,命曹彰留守长安。建安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于洛阳市病危,临终前召见远在长安的曹彰,未至,曹操崩逝。曹丕即位后,多次为曹彰封食邑。公元223年,曹彰疾于邸,谥号“威”,是为任城威王。

人物生平

年少立志

曹彰,字子文。年少便擅骑射,臂力过人,能徒手与食肉目搏斗,英勇过人。多次跟随曹操征战,意志慷慨。曹操曾批评他,说:"你不读诗书,不好圣贤之道,却喜欢骑马击剑,这只能对付一个人,有什么用呢?"于是督促曹彰读《诗经》《尚书》。曹彰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就应该做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将军,带兵驰骋沙场,驱逐戎狄,建功立业,哪能做个博士呢?"

曹操曾问几个儿子的爱好,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志向。曹彰说:"愿做将军。"曹操说:"做将军要如何?"曹彰说:"身披盔甲,手握利刃,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赏罚分明"曹操听后满意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彰被封为陵侯,时年二十七岁。

北征乌桓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代郡乌桓造反,曹操任命彰为北中郎将,兼骁骑将军,率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临出发时,曹操告诫曹彰,说:"在家里我们是父子,接受了命令就是君臣了,一举一动都依王法行事,你要以此为戒!"曹彰北征进入涿郡境内,叛乱的数千乌桓骑兵攻到。当时曹彰的兵马尚未集结,只有步兵数千人,战马百匹。曹彰用田豫的计策,坚守住阵地要隙,胡虏退散。曹彰追击,亲自与敌人搏战,用弓箭射杀胡人骑兵,应声前后倒下。战过半日,曹彰的甲中了数箭,反而意气更甚,趁胜追击二百多公里,直到桑乾。长史和诸将士都认为急行百里,兵马疲顿,又有军令不许过代郡,不许深入敌营,违令轻敌。曹彰说:"率军出征,只是为了打胜仗,为何要受限?敌人还未走远,追击必定击溃他们。服从命令放走敌人,绝非良将。"于是上马,命令部将:"落后者斩!”追了敌人一天一夜,大获全胜,斩首俘获数千人。曹彰依照常例的数倍奖赏将士,将士无不喜悦。当时鲜卑首领轲比能率领数万兵马观望作战双方的强弱,看到曹彰作战勇猛,所向披靡,就请求称臣,北方平定。

受封将军

曹彰率兵攻打乌桓时,曹操正在长安,待曹彰得胜归来,召他到自己的营帐。曹彰日夜兼程赶到长安,曹丕对曹彰说:“你刚立了功,去面见主公,注意不要骄傲自夸,要表现得谦逊。”曹彰到了曹操营帐,如曹丕所言,把功劳都归于众将。曹操大喜,亲切地捋着曹彰的胡子说:“我的黄须儿果然简单!”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九月,曹操其时在汉中市与蜀军战,刘备栖军于山头之上,命刘封下山挑战。曹操便骂道:“你这个卖草鞋的小子,竟然派你的养子来抵抗我,待我叫我的黄须儿来。”于是下令召曹彰助战。曹彰日夜倍道兼进,然而到长安曹操已经退兵,从汉中市返回洛阳市。曹操东还后,任命曹彰为兼越骑将军,留守长安。

抵洛问玺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回到洛阳,得了重病,命不久矣,想见一面曹彰,命驿马召回远在长安的曹彰。未至,曹操就已经薨逝。

曹彰到达洛阳后,认为曹植将被立为太子,但曹植以袁绍几子夺嫡为戒。曹彰询问先王玉玺何在,主理曹操丧事的贾逵认为国家已有储君,诸侯不易探听此事,以此拒绝。

就国进爵

曹丕即位后,是为曹丕,曹彰与众诸侯各自去了自己的封地。曹丕因曹彰的战功给他增加食邑五千户,连同以前的共一万户。但曹彰对这些土地爵位并不感兴趣,希望能凭借之前的军功获得留用,曹丕仍旧照例让曹彰就国,曹彰心生不满,未等诏书下达便自行去往封国。黄初二年(221年),曹彰进爵为公。黄初三年(222年),曹彰被封为任城王。

疾薨于邸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彰照例进京觐见,突发疾病薨逝于府邸,谥号曰威。到了任城威王下葬的日子,朝廷赐他銮辂龙旗、虎贲勇士百人,按照东平王的旧例厚葬。

病薨考证

曹彰薨逝正是壮年之时,且自少习武,身体健壮,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征乌桓一役中“铠中数箭” 后仍“意气益厉,乘胜逐北”,却在五年后暴毙于都,在当时即为宫闱秘事,所留记录甚少。《魏志·文帝纪》载:“六月甲戌,任城王彰薨于京都。”《魏志·任城王传》载:“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日威。”《文帝纪》记载了曹彰去世的具体日期,为黄初四年六月十七日;《任城王传》以“疾薨于邸”一笔带过,意为曹彰因疾而死,暴毙于府邸之中,交代得比较模糊。晋人孙盛《魏氏春秋》与南梁刘义庆《世说新语》也提到曹彰死因,但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说法。

“《魏氏春秋》暴毙说”

裴松之注疏《三国志》引《魏氏春秋》曰:“初,彰问玺绶,将有异志.故来朝不即得见。彰忿怒暴薨。”意为曹彰因问玉玺在何处,曹丕以为他有二心,来朝却不得曹丕接见,一时激愤,气急攻心而死

“《世说新语》毒枣说”

《世说新语·尤悔》:曹丕忌惮曹彰的勇武,决定用计毒杀曹彰。曹彰虽是一员武将却颇喜棋道,曹丕投其所好与曹彰对弈,棋至中盘,曹丕已落下风,此时他向在旁侍候的丫鬟吩咐道:“还不快将枣儿端来。”于是,二人一边下棋,一边吃着熏枣,表面上情义融融,其实,曹丕早已在枣子中下了毒药,并做了记号,自己专拣未带毒的吃。不一会,曹彰只觉头重脚轻,眼睛发直,还没来得及说出一句话,便一头栽倒在地。早有人将此事提前通告给卞太后,卞太后欲救曹彰,但取水瓶罐被曹丕命左右砸毁,太后光着脚赶到井边却没有器物打水,不一会儿曹彰便死了。后来曹丕又想害东阿县曹植,卞太后说:“你已经害死了我的任城,不能再害我的东阿了!”

分析考证

二者皆将曹彰之死因归结到曹丕身上,区别为前者是曹彰遭冷遇而“忿怒暴薨”,是自发身亡,后者是曹丕直接加害人,而且在下毒后预先令左右将可盛水的瓶罐砸毁,使卞太后“徒趋井”却“无以汲”,充分体现帝王心肠之狠毒。但考察史实.《魏氏春秋》与《世说新语》的说法都有不可信的地方:《魏氏春秋》记载曹彰朝京都而不得朝见天子一事,其实是发生在曹植身上。曹植五月到达京都洛阳却不得觐见皇帝,在忧惶焦灼的心情中作《责躬》《应诏》诗表献给曹丕,以表悔过之情;而《世说新语》本来就为小说家之言,所载之事情节精彩纷呈,但推敲细节,亦不足信。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已经通过枣子的成熟季节证伪,且卞太后不可能在此时称曹植为东阿县,曹植徙封东阿王的时间为明帝太和三年(公元229年),曹彰死时曹植的封号尚为雍丘王,卞后不可能未卜先知称呼曹植为东阿,只能说明是后人杜撰,况且公开投毒不符合曹丕作为帝王的作风和智谋。

历史评价

人物典故

“黄须儿”的由来

曹彰面生黄须,骁勇善战,曹操曾赞叹“黄须儿竟大奇也”,后人引用“黄须儿”为典故作诗,以此来表现英勇善战的将士

流传轶事

爱妾换马

唐人李亢在《独异志》中记载:曹魏任城王曹彰,性情倜傥,偶然见到一匹骏马,异常喜爱,想得到这匹马,但马主人十分珍惜,不肯割爱。曹彰志在必得,对马主人说:“我有几位美貌的姬妾可与你交换,任君挑选。”马主人认为自己能用一匹马换一位美人,物有所值,遂答应用骏马换美人。曹彰得到马后,为它取名“白鹘”,后来因为打猎作战需要,把它献给了曹丕

胁赎蔡琰

清人刘廷玑在《在园杂志》中记载:“及曹操追念中郎,义敦友道,命曹彰以兵临塞外,胁赎而归。”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掌握政权,朝政步入正轨,百姓生活逐渐由战乱中恢复。曹操与蔡邕是旧交,感念其受董卓牵连被王允所杀,命曹彰带兵前往匈奴花重金赎回蔡文姬。蔡之女蔡琰结束了长达十二年的塞外流亡生活,重返故土。

任城王旧事

晋人王嘉在《拾遗记》第七卷中记载:曹彰自小刚毅,学习阴阳谶纬之术,曹操攻打吴蜀时,常常问曹彰便利取胜的方法。曹彰能左右开弓,百米之内断人胡须和头发。当时乐浪郡献上一只猛虎,纹理斑彩,用铁笼关住。力士们都不敢看。曹彰抓住虎尾,缠在自己胳膊上,猛虎贴着耳朵不敢出声,大家都佩服他的神勇。后来南越国献一白象给刘彻,曹彰用手捏住它的鼻子,象乖乖地伏在地上不敢动。曹丕曹丕曾铸一口万斤大钟,悬在文华殿,想换一处摆放,力士百人都挪不动,曹彰背起来钟就走。四方听到他的神勇,都息兵自保。文帝说:‘以任城王的雄武,并吞巴蜀,就像鸮形目衔死老鼠!’后来曹彰过世,按照东汉东平王的丧礼安葬。出丧时,空中有几百人的哭声相送;送丧者都说是过去因战乱而死的魂灵没有棺收殓,任城王仁慈恩惠,埋葬了这些枯骨。死者在地下有灵,心知感激,所以赞美其恩德。国史撰有《任城王旧事》三卷,晋初珍藏在持宫秘阁中。

人物关系

祖先

曹腾:东汉宦官,在内廷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收同族曹嵩为养子,曹叡曹于太和三年(229)追尊其为"高皇帝"。

祖父

曹嵩:曹操之父,东汉大臣,门荫入仕,通过贿赂中官及捐钱西园出任太尉,位列三公。公元188年,黄巾军起义爆发,曹嵩身为太尉,引咎辞官,在投奔当时任兖州区牧的儿子曹操途中遇害于徐州市曹魏建立后,追尊为“太皇帝”。

父母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权臣,魏政权的奠基者。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病死于洛阳市,享年六十六岁。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后,被追尊庙号为太祖,谥号武皇帝,葬于高陵。

卞皇后卞皇后,魏武帝曹操第二任妻子,先后生下曹丕曹丕、任城威王曹彰、曹植曹植、萧怀王曹熊,太和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岁,谥号为宣,陪葬于高陵,史称“武宣皇后”。

妻子

孙氏,孙坚侄孙贲之女。

兄弟

曹昂:字曹昂曹操长子,生母刘姓,由嫡母丁氏抚养。公元197年随曹操出征讨伐张绣,张绣诈降刺杀曹操,曹昂为救曹操被杀。太和三年(公元229年)谥丰王。

曹丕:字子桓,曹操与卞皇后卞皇后长子,曹彰胞兄。文武双全,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公元220年逼迫刘协禅位,自立为帝,是为曹丕

曹植:字子建,曹操与武宣皇后卞氏三子,曹彰胞弟。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丕称帝后,受封陈王,十一年中三次迁徙封地,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谥姬叔,是为陈思王。

曹真曹操义子,曹魏名将,曹丕病重时,接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之一。曹叡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封邵陵侯。

另有曹冲曹衮曹彪曹据曹宇曹林曹干曹整曹矩曹子上曹勤曹子乘曹子京曹均曹棘曹茂曹徽曹铄曹峻曹熊等二十四人。

姐妹

曹宪刘协夫人。

曹节:刘协皇后,谥号曹节

曹华:刘协夫人。

安阳公主:名不详,为荀恽之妻。

金乡公主,名不详,何晏之妻。

清河公主曹操与刘氏长女,曹昂胞妹,名不详,夏侯楙之妻。

临汾公主,名不详,疑为曹操女儿。

德阳乡主:曹操义女,曹真之妹。名不详,下嫁夏侯尚,生夏侯玄夏侯徽司马师第一任妻子)。

子孙

子:曹楷,袭封任城王,累改封济南王。

女:曹姓,嫁予东平县相、散骑常侍王昌。

孙:曹芳(此说存疑),字兰卿,曹魏第三位皇帝(239年—254年在位)。后为司马师废为齐王,西晋建立后,改封曹芳。卒后谥号厉公。

府署人员

参军夏侯尚:字伯仁,夏侯渊堂侄。随曹操平定冀州区, 封其为军司马、五官将文学,后迁为黄门侍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被委以参军,随曹彰远征乌桓

司马夏侯儒:字俊林,夏侯尚从弟,为骁骑将军曹彰府中司马。

主簿王凌:字彦云,出身太原王氏,王允之侄。举孝廉出任发干县(今山东省冠县)县令,因罪获刑。服刑期间,恰逢兖州刺史曹操巡察,曹操得知他是王允的侄子,又因公获罪,当即解除他的劳役,委以骁骑将军曹彰府中主薄一职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曹彰的性情与《三国志》中大体相同,但生平建树略有不同。曹彰臂力过人,武艺精湛,能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自小立志成为为像卫青霍去病一样的大将,颇受曹操所赏识。官渡之战胜利后袁氏残余势力北上投奔乌桓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兵出无终(今天津蓟县),东攻乌桓。曹彰拜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引军往讨,大捷而归。此时曹操刘备对峙于汉水,曹彰带兵前往为其助战。战场上,曹彰使一条长戟,大败刘封,杀死蜀将吴兰。魏军退兵,曹彰为鄢陵侯,镇守长安。 三年后,曹操于洛阳市病逝,世子曹丕继位,曹彰远在长安,得知父亲病逝,便引十万大军从长安至洛阳。到殿前,被谏议大夫贾逵以片言说服,交割军马,自守鄢陵县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2023-05-18

好书·推荐 | 《星汉灿烂》:曹操的孩子们.微信公众平台.2025-04-26

..2023-05-21

..2023-05-19

..2023-05-21

..2023-05-21

..2023-05-21

..2023-05-21

..2023-05-21

..2023-05-19

..2023-05-19

..2023-05-18

..2023-05-19

三国演义 (1994).豆瓣电影.2023-05-18

新洛神 (1994).豆瓣电影.2023-05-18

三国英雄传之关公 (1995).豆瓣电影.2023-05-18

曹操 (1999).豆瓣电影.2023-05-18

洛神 (2002).豆瓣电影.2023-05-18

三国 (2010).豆瓣电影.2023-05-18

新洛神 (2013).豆瓣电影.2023-05-18

虎啸龙吟 (2017).豆瓣电影.202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