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场所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较大热量散发的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热源,从而导致工作环境气温升高的场所。这类场所通常出现在冶金工业、机械制造工业以及其他一些特定的生产车间。
影响
高温作业场所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健康状况以及设备材料的使用和存储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高温环境也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
分类
一类
包括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以及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这些场所的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了干燥炎热的工作环境。
二类
此类场所的特点是气温高、空气湿润,而热辐射强度较小。这种环境通常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水分蒸发或者为了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造成的。例如,在印染、螺纹加工、造纸等行业中,当液体被加热或蒸煮时,车间内的气温可以达到35℃以上,相对湿度常常超过90%。在潮湿的矿山中,气温甚至可以达到30℃以上,相对湿度高达95%。如果通风不良,就会形成高温、高湿且气流不足的不利工作环境。
三类
夏季的户外活动,如农业劳作、建筑施工、货物搬运等,除了受到阳光直射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地表和其他物体反射的热量辐射。虽然露天作业的热辐射强度低于室内高温车间,但由于其持续时间长,加上中午时段气温上升,因此也构成了高温、热辐射的工作环境。
参考资料
什么是高温作业场所.法律快车.2024-11-02
户外作业者如何应对秋暑高温.岐山县人民政府.2024-11-02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精讲:高温作业的类型有哪些?.张博士医学考试网.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