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真伊(1506-1544)(황진이),朝鲜王朝时期女诗人,著名的艺妓,妓名明月(명월),别名真或真娘(진랑),京畿道开城人。黄真伊的母亲陈玄琴是当时的松都名妓。依照当时的从母法,黄真伊继承了母亲的贱民身份。黄真伊美貌如仙,在诗歌、文言文书法等方面均有所造诣,与徐敬德朴渊瀑布并称为“松都三绝”。与李梅窗并称朝鲜最有名的艺妓诗人,被后世誉为“平民文学的先驱”。

十六世纪是朝鲜文学的黄金时代,而黄真伊是当中最出色的妓女诗人,擅写诗歌。其诗作的风格委婉含蓄,以描写爱情为主。后人以黄真伊为蓝本,创作了诸多电影、电视剧,黄真伊的诗作也被韩国收录于中学教材。

人物生平

朝鲜王朝的正史里,很少出现有关黄真伊的记录,黄真伊的故事只能通过“开城奇异”和“於于野谭”等朝鲜王朝的野史或民间故事流传下来。

幼时才华出众

关于黄真伊的身世有很多传说,相传,黄真伊出生在京畿道开城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姓黄,是开城的进士。但她的母亲陈玄琴(진현금)却是一个下人。另外,根据《松都志异》记载,黄真伊是由母亲陈玄琴与不知名男性所生。相传玄琴18岁时在兵部桥下洗衣服,有一男子向玄琴索水喝,玄琴用瓢舀满水给他,结果瓢里的水却变成了酒,由于母亲的姓名与乐器有关,因此有关传言便说黄真伊是乐神与酒神的结合。

根据当时朝鲜王朝独特的身份制度,黄真伊从母法,为妓生。真伊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并在诗、书、音律等方面显示了出众才华。据《惺翁识小录》记载,黄真伊从小就熟读《千字文》《列女传》,精通史书,并且"工琴善歌",在《松都记异》中黄真伊的歌声被严守称为世外"洞府余韵"。此外,黄真伊还有辨认"村家俚曲"和"名曲"的能力。根据16世纪朝鲜社会的规定,她原本应该成为贵族人家的妾室。黄真伊15岁那年,由于一个邻家少年过度喜欢她得相思病而死,她素服淡妆,跑出家门,将裙子脱掉盖在格上为亡者送行。长大后,她又走出家门当了一名艺妓。

年少名动全国

黄真伊在妓院中的才艺和美貌很快就传遍了汉城和全国八道,她参加宋氏第一任夫人的花甲宴,配着拍子献唱,唱腔优美,容貌动人,享誉全国,被明朝等外国使臣赞为天下绝色,甚至被其他艺妓和宋家的妾室们所嫉妒。黄真伊的性格"性倜傥类男子",豪爽的性格使她很容易结交当时的风流名士和文人学士。尽管是艺妓,但黄真伊仍有自己的结交原则,非真正的风流名士,哪怕再有权势、金钱,她都不屑一顾。相传当时的达官显贵宋公为母亲献寿宴,来参加宴会的女人都打扮的十光彩照人,唯有黄真伊脸上连妆都没有,穿着淡淡的服装出现在座位上。

中年追求仙游

黄真伊在风华正茂时,就爱游山玩水,开始了以朝拜金刚山为目的的八道之行旅行,游览朝鲜的名胜,追求仙人、仙山、仙游的途中,让她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也让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宗教信仰。当然也写过不少游仙诗,但很可惜没有流传下来。据《於于野谭》记载,黄真伊曾主动邀请"仙郎"李生一起去仙游。1544年,黄真伊逝世。关于黄真伊的遗言,也有诸多传说,《松阳耆旧传》的记载,黄真伊曾叮嘱家人:“如果我去世了,请不要给我用衾被覆盖棺材,也不要用车轿送我,就让我的尸体暴露在古东门外的沙水交界处,让蝼蚁和狐属来食我的肉。”而《於于野谈》中,黄真伊对家人说“去世后请不要将我埋葬在山谷,而是选择葬在大陆边上。”

主要作品

黄真伊是朝鲜朝时期的杰出女诗人后世共留下十四首诗篇括时首和汉诗八首。

时调

黄真伊的六首时调是她的全部国文创作,它们散载于金天泽编辑的《原本青丘永言》(戊申本,1728年)、金寿长编辑的《海东歌谣》(乙亥本,1755年)、李衡祥编辑的《乐学拾零》(纯祖代笔写本1800以后),及金乔轩的大东风雅》等。六首时调均是以爱情为题材,抒写离情,宛若是一个孤独女子的内心独白,有祈求、有绮想、有辩白、有悔悟、把爱情的悲伤、离别的痛苦、对爱情的渴望、对爱情的抗拒等,都表达得淋漓尽致。部分时调信息如下:

汉诗

黄真伊的汉诗散于洪重寅编辑的《东国诗话汇成》、张志洲编辑的《大东诗选》、李圭嵘编辑的《海东诗选》和金智勇编译的《历代女流汉诗文选》。其中《奉别苏判书世让》《相思梦》《小柏舟》《别金庆元》为爱情题材,采用了五言律诗、七言绝句等不同形式。这些诗歌描绘了她的经历和感受,也抒发了她对爱情、友情和生活的思考,被誉为"朝鲜朝时期最优秀的女诗人"。部分汉诗信息如下:

以上参考

创作风格

题材

黄真伊的作品基本上以描写爱情为主,诗歌中虽然表现出了自己对男性的依恋,但更多的是一种对独立、对自由的爱情的追求,即使在与相爱的人分离之时,仍然能够表现出如男子般的洒脱。

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朝鲜王朝杰出女诗人,黄真伊对社会有着独到的见解。然而,她并没有直接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把自己的真实情感隐藏在诗中。例如,在《别金庆元》中,她表面上写了女子对男子深情的描述,但实际上是在揭露社会上男性风流荒淫的现象。在《述怀》中,她不仅表达了仁士的人生观,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追求。

黄真伊的诗歌作品中,一方面不乏女性的缠绵妩媚,另一方面却追求一种"男性化"的阳刚之美。如黄真伊在文学身份建构的过程中,尽量将文学创作向男性所关心的话题靠拢。怀古题材的诗歌创作一直是男性关心的话题,女性的怀古作品的创作却极为贫乏,大多又局限在感慨红颜易老、青春不在的狭小空间,但与此相反的是,黄真伊的《松都》该作品从回想繁荣的高丽都城松都入手,表面上是对逝去的故国的哀思,而实际则是对自己作为妓女身份的哀怜,将自己作为妓女任人操纵的痛苦与无奈与自己追求独立人格的理想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

手法

黄真伊的诗歌文辞华丽、气势逼人,例如“碧空”“琴冷”“笛香”“银汉”等。同时,黄真伊借助夸张手法来增强诗歌的气势,例如“昆仑”“裁”“泻银汉”“冠海东”等,使诗歌具有宏伟的气势和贵族气息。

黄真伊擅于借助自然现象,通过比喻的手法巧妙表达自己的心声。如在《朴渊瀑布》中,黄真伊采用比拟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对自然的热爱。黄真伊把自然作为汲取生命能量的源泉,渴望从自然的山水中实现枯竭灵魂的复活。再如《奉别苏判书世让》中,黄真伊巧借月亮、梅花等清冷的意象,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显出深情的绵绵不尽。诗人回忆两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感伤即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

人物影响

黄真伊的文学天赋让她在诗歌、文言文、书法等领域里驰骋‚成绩显赫。她的诗至今仍选入韩国中学课本,她的汉文成为中韩历史友好交往的见证。

朝鲜朝初期,时调是朝鲜朝统治者宣传封建伦理的媒介。忠节、孝悌诫世等儒教理念固着于时调之中。据许米子在《时调本质论》中所说,黄真伊等诗人不断进行文学"人间性复归"的探索,推动了文学由"庙堂文学"走向"平民文学“,因此,黄真伊被后世誉为“平民文学的先驱”。黄真伊时调文学的平民化倾向可以说是平民文学的先声,隐含着对传统文学理念的变革特质。

此外,这一时期,儒教伦理道德进一步稳固了地位。宣传儒家思想的学堂、书院林立,儒教经书大量刊行,广泛地流传开来,儒家文化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三从四德”“贞德节烈”也在女性的生活领域得以强化。而黄真伊天生具有倜傥性格和果敢冲动,使她拥有同时代女子少有的生气和活力,对爱、性、乐的追求和执着与离经叛道的勇气,凸显出对封建糟粕的有力批判。

人物争议

关于身份

关于黄真伊的身份,有不同的说法。李德泂的《松都记异》、金履载的《中京志》、金泽荣的《松阳耆旧传》都认为她是松都(今开城)黄进士的庶女,而许筠的《惺翁识小录》和金时敏的《朝野汇言》则认为她是松都盲人之女。

关于作品

韩国学者姜的论文《黄真伊的文学遗产整理》视《半月》为黄真伊所作的一篇关于爱情的汉诗。但也有学者提出《半月》可能是黄真伊喜欢的一首中国古诗。

人物评价

韩国剧作家具常:她是走出真实人生的绝代佳人‚甚至是超越时代、民族和国度的世界绝代佳人。

导演李长镐在《绝妙的均衡》一文中评价:当时朝鲜著名的‘松都三绝’中黄真伊就是其中的一绝。

人物轶事

黄真伊与邻家少年

邻家少年为真伊的美貌才华倾心不已,一直想见黄真伊一面。黄真伊虽是庶女,但因为是身为贵族,所以少年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邻家少年心急如焚,患相思病,最后生病离世。可当少年的灵柩行至黄真伊门前时,马突然倒在地上,迟迟不肯站起来。死者家人恳请黄真伊赠予平日所穿的一件裙子,当黄真伊的裙子盖到棺木上,马儿才能正常行走。黄真伊因此大受触动,断然走上从妓之路,从此以后,她便成为了松岛有名的艺妓,并且以其美貌和才艺赢得了众多客人的喜爱。

黄真伊与禅师

黄真伊曾诱惑过面壁修行十余年、被称为”“活佛”的知足禅师。

黄真伊与碧溪守

王氏宗亲碧溪守仰慕黄真伊想求得一见,文人李达给他出了个主意,让碧溪守模仿名士派头,以期得到黄真伊的注意。不过碧溪守毕竟不是真名士,听到黄真伊咏唱时调的歌声后,居然忘记了李达的嘱咐,竟在溪边坠马,出尽洋相。黄真伊因此笑话他说:“非名士乃风流郎也”。

黄真伊与徐敬德

花潭先生徐敬德是当时开城的名儒,被称为朝鲜王朝第三代性理学家。黄真伊仰慕徐敬德,常去拜访请教学问,徐敬德也并不觉得为难。真伊爱慕并主动追求著名学者徐敬德,但他没有同意。黄真伊认为徐敬德能不被她的美貌动摇,于是两人结为师徒。

黄真伊与李嗣宗

据柳梦寅在《於于野谭》中记载,黄真伊和李士宗约定六年同住,前三年里,黄真伊倾尽自己家财,资助李家,甚至包括仰事父母俯育妻子的大小事情。而三年之后,李士宗反过来资助黄真伊一家,就如当初黄资助他一样。六年期满后,黄真伊说约定的事情已经完成,便干干脆脆地辞别而去。

黄真伊与李生

黄真伊喜欢游览山水,金刚山观光地区是天下名胜,她想要游览一次,遇到了一样想去游览金刚山的宰相的儿子李生,两人相互讨论后,将衣服和行李放在一起,竹杖芒鞋、布裙布衣的打扮,徒步走山路,游览内外金刚山的一万两千峰。旅途劳顿,他们有时饥肠辘辘,无复旧时容,但在好事多磨,中途两人分散时会互相觅迹寻踪,在金刚山上时两人也会乞食。下了金刚山,又游览了庆尚的太白山和全罗的智异山。归途时走到罗州,罗州官方正在举行宴会,真伊弊衣破裳就开始唱歌,她的演唱依然很出色,在场的人对她都刮目相看,令人惊叹不已。

黄真伊与苏世让

黄真伊最后一个情人是“苏世让”。苏世让是当时的精英,刚过18就科举及第。曾任大提学馆判书,右赞成。

洪重寅在《东国诗话汇成》曾记载,苏世让年少时和碧溪守一样十分傲气,他和朋友约定,他就算和黄真伊同宿三十日,也可以毫不拖泥带水地分别,可以“不复一毫系念”。后来苏与黄交欢同宿一月后,虽然完全被黄真伊的魅力所吸引,但苏世让仍然要求离去。俩人在南楼饮酒送别,黄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怅别之情,只是作诗一首送别苏世让,即《奉别苏判书世让》。

相关作品

小说《黄真伊》

《黄真伊》朝鲜长篇小说,洪锡中著。2004年获得韩国第19届万海文学奖。小说以朝鲜李朝朝鲜中宗时期著名女诗人、艺妓黄真伊为主人公,描绘了超越主仆关系的爱情故事。万海文学奖的评委们称赞洪锡中的《黄真伊》“通过卓越的历史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小说叙事的精髓,灵活而充分地运用正史和野史、俚语民谚和鲜活的比喻、民间俗语和高雅的诗歌,自然地融合了韩国和朝鲜的语言,冲破分裂的壁垒,提高了民族文化遗产的水准。”

电视剧《黄真伊》

《黄真伊》2006年10月11日播出。描写了朝鲜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代名妓黄真伊凭借摄人美貌和过人才情,得到当时众多文士名流的垂青,并勇敢地走过一生爱情之路的故事。反映了当时朝鲜社会的种种矛盾,以及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地位。该片曾获得最佳美术导演奖,主演河智苑也凭借着黄真伊这一角色获得了网民选出的"最佳女主奖”“最佳情侣奖"及"演技大奖"

影片《黄真伊》

《黄真伊》是由韩国女星宋慧乔和刘志泰联袂主演的大型古装电影,改编自朝鲜作家洪锡中的同名小说,这也是有史以来,韩国首次合法拍摄朝鲜的文学作品。本片的核心定题之一是"和封建社会斗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黄真伊在封建社会中的挣扎和奋斗,以及她与爱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影片于2007年6月6日在韩国播出。

参考资料

【韩国名人】多重冲突的结合体——黄真伊.微信公众平台.2023-04-27

【韩国文化】明朝相别后,情与碧波长-朝鲜妓生黄真伊的诗与人生.微信公众平台.2023-04-27

연회.교과서 속 우리 역사.2023-04-27

黄真伊 황진이 (2007).豆瓣电影.2023-04-27

黄真伊VS大长今 韩国女性题材史剧对对碰(组图).新浪娱乐.2023-04-27

《中国新闻周刊》:解读“名门艺妓”黄真伊.新浪娱乐.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