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斯·格里戈里耶维奇·谢甫琴柯(乌克兰语:Тара́с Григо́рович Шевче́нко,1814年3月9日—1861年3月10日),又译作塔拉斯·舍甫琴柯、达拉斯·舍甫琴科,是乌克兰著名的诗人与画家。
1814年,谢甫琴柯出生于乌克兰基辅省兹维尼戈罗德县莫林采村的一个农奴家庭,童年失去双亲。17岁来到圣彼得堡作装饰画学徒。1838年受人相助获得自由身,开始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并开始写诗。1840年,谢甫琴柯的第一本诗集《科布扎歌手》由他的一位乌克兰朋友出钱印刷出版。其中8首诗反响较好,在乌克兰人民当中广受好评。1845年,谢甫琴柯从美术学校毕业,随后开始任教于基辅国立大学。1847年,他参与秘密活动后被捕充军、流放。在此期间,创作了长诗《公爵女儿》《沙皇》;中篇小说《艺术家》《音乐家》等;1857年,获得自由。1859年又回到乌克兰。1861年病逝于圣彼得堡。
谢夫琴柯一生中创作了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乌克兰人民的生活与精神,涉及自然风景诗歌的探索,也有政治诗歌的创作。在绘画上,谢夫琴柯创作过各种风格的肖像、风景画、组画、连环画等,他被认为是乌克兰现实主义绘画的奠基人。
谢甫琴柯是乌克兰民族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创作对乌克兰20世纪至21世纪初期的文学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称为乌克兰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和现代乌克兰文学语言的创建者。
人物经历
童年生活
1814年3月9日,塔拉斯·谢夫琴柯在乌克兰基辅省兹维尼戈罗德县莫林采村出生。他出生于农奴家庭,由于父亲的职业是皮鞋匠,他便跟从父姓,“谢夫琴柯”便是从这个职业身份来的。谢甫琴柯全家人都是地主恩格尔哈特的农奴,童年时期的生活贫困。9岁时,母亲在生完五个孩子后便去世,父亲又跟其他带着三个孩子的女人结婚了。在此时只有祖父伊万陪伴谢夫琴柯的成长,祖父经常给他讲述古老的民间传说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的故事,他还将流浪的盲乐师科布扎歌手的民俗音乐唱给谢甫琴柯。11岁,父亲去世,被迫离开家庭独自谋生,但却在此期间有机会读书识字,并对绘画产生兴趣。15岁,他成为了年轻的地主恩格尔哈特的仆人,跟随地主有机会学习到了波兰大诗人密茨凯维奇的诗歌作品以及绘画作品。
求学经历
1831年初,17岁的谢甫琴柯跟随地主来到圣彼得堡。一年以后,地主恩格尔哈特想把他培养成家庭画家,便送至到画匠希里亚耶夫的油漆装裱作坊里去当了四年学徒,为圣彼得堡各大剧院、为贵族人家的天花板和墙壁绘制彩画。在此期间,谢甫琴柯认真学习,并受到了伊万·索申科的赏识。1835年,谢甫琴柯认识到了著名画家卡尔 ·布留洛夫、诗人茹科夫斯基赫和乌克兰作家格列宾卡。他们都关心谢甫琴柯的命运,希望帮助他摆脱农奴身份,进入美术学院学习。
1838年4月22日,布留洛夫为茹科夫斯基作了一幅画像拍卖出去,并用所得的报酬从地主恩格尔哈特那里赎回了谢夫琴柯。自此至1847年,他开启了十年的自由生活,并专心研究究历史、哲学和艺术史,阅读荷马、莎士比亚、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沃尔特·司各特、瓦西里·茹科夫斯基、亚历山大·普希金、莱蒙托夫、 果戈里、赫尔岑以及乌克兰的科特里亚列夫斯基、克维特卡·奥斯诺维亚年科等作家的著作,还学习法文。1840年,他的第一本诗集《科布扎歌手》出版。
十年流放
1843年,谢甫琴柯回到乌克兰,看到了乌克兰人民的贫困生活。1845年,他从美术学院毕业,荣获“自由艺术家”的称号。随后,他回到基辅国立大学担任绘画教职,并创作了以《遗嘱》为代表的诸多诗歌作品。1846年,谢甫琴柯认识了年轻历史学家科斯托马罗夫,并参与由其组织的秘密文化政治团体,由于被人告密。1847年,谢夫琴柯被从箱子里搜到了长诗《梦》和《三年诗抄》等作品,随后被捕。5月被判处流放到奥伦堡的兵营里去,贬为一名小兵。
达拉斯·舍甫琴科开始了十年流放生活。他先被送到离奥伦堡二百多公里的奥尔斯克要塞去当小兵,被编为191号普通列兵。1848年,由参谋部的军官布塔科夫组成的中亚咸海科学考察团即将出发,他们选择谢夫琴柯进行风景创作。在此期间,谢甫琴科写了不少抒情诗,作了三百五十多幅美丽的水彩风景画和肖像画。1851年,谢甫琴科被派往参加卡拉特山脉的地质考察队,又作了不少画。在诺沃彼得罗夫斯克要塞期间,谢甫琴科用俄文写了《音乐家》等几篇自传体小说。
返乡病逝
1858年,谢甫琴柯终于获得了前往圣彼得堡的许可,认识了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等人,并继续开始诗歌创作。1859年,他被允许回到家乡乌克兰,访问期没过多久便被驱逐出去,但受到了百姓的爱戴。由于多年的流放生活,达拉斯·舍甫琴科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水肿病。1861年3月10日凌晨五点半,在彼得堡美术学院的画室中逝世。得知此消息后,诸多朋友都来悼念,其中有诗人涅克拉索夫、库罗奇金,小说家伊凡·屠格涅夫、萨尔蒂科夫、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史家比平等许多人。 库罗奇金在墓旁致了悼词,涅克拉索夫在悼诗中把他称为“俄罗斯大地上的杰出人物”。
1861年2月28日,塔拉斯•谢甫琴柯的葬礼在圣彼得堡的斯摩棱斯克墓地举行。两个月后,遗体从圣彼得堡运抵基辅。 5月8日“克列缅丘格”号轮船于清晨7时启程,谢甫琴柯的遗体由基辅运往卡涅夫。两日后,遗体被安葬在卡涅夫城边的修道僧山岗。
主要作品
谢甫琴柯的诗歌创作道路,正像他的生活道路一样,大体上可分成三个时期:从最初从事创作到被逮捕;从被逮捕到流放结束;从释放到逝世。在早期创作中,他受到有关乌克兰古老的传说和往事的民俗音乐与民谣的启发,书写了诸多亲近自然的诗歌,在现在保留下来的相关作品当中,只有一首民谣《一个得了邪病的姑娘》。随后,谢甫琴柯走进美术学院的圣殿,在布留洛夫的画室学习,诗歌灵感逐渐丰富。1840年,谢甫琴柯的第一本诗集《科布扎歌手》由圣彼得堡的费谢尔印刷所出版。在第二阶段的创作过程中,谢甫琴柯不幸被流放,开启牢房的黑暗生活。这段时间,他完成了《牢房诗抄》《靴筒诗抄》,表达了渴望自由,怀念乌克兰故乡,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感情。在第三阶段,谢甫琴柯写下《命运》《缪斯女神》《光荣》三组诗,表达出他对于艺术的信念,认为艺术应该为崇高的理想服务。
诗歌作品
诗歌特色
主题
谢甫琴柯诗歌的主题大多集中在现实层面,以反对沙皇奉行的民族压迫政策的诗集《三年》(1843—1845)、长诗《高加索》和政治讽刺诗《梦境》为主要代表。后来他因参加秘密政治组织而被当局逮捕,以士兵身份放逐到中亚地区,诗歌创作也受到了打压。但是,谢甫琴柯在严密的监视下没有中断创作,并继续写下100多首诗作,这在后世被称为“靴筒诗抄”(因藏磨于靴中而得名)。他在这一时期还有自传体散文作品《音乐家》、《艺术家》。晚期创作包括组诗《命运》、《诗神》、《光荣》(1858)等政治性较强的作品。
艺术风格
民歌艺术
谢甫琴柯早期创作大都采用乌克兰民歌形式,用浪漫主义手法创造性加工整理乌克兰民族的历史和民间文学素材。《一个得了邪病的姑娘》是达拉斯·舍甫琴科留存至今的最早的诗歌作品之一。这首民俗音乐体的浪漫抒情叙事谣曲取材自乌克兰的民间传说和生活,开头描写乌克兰大自然景色的十二行诗,由乌克兰作曲家克尔日然诺夫斯基在1886年谱成歌曲《辽阔的第聂伯河在喧吼、呻吟》,后来成为全乌克兰最流行的民歌之一。1840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科布扎歌手》,受到一致好评。后来又相继发表以乌克兰人民的生活与斗争为题材的长诗《卡泰林娜》(1838)和《海达马克》(1841)。
讽刺笔法
长篇讽刺诗《梦》是谢甫琴柯讽刺笔法艺术体现的代表作之一。谢甫琴柯称这篇长诗为《喜剧》绝不是偶然的。正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的名著《神曲》直译为《神的喜剧》。谢甫琴柯用喜剧的形式,用尖锐的讽刺笔法,抨击了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直到尼古拉一世的沙皇暴政,特别是讽刺了尼古拉一世和他的皇后。长诗《梦》意义深远,影响很大,弗兰科 曾说它是“政治诗歌的典范”。
影响与成就
”谢甫琴柯的诗歌创作,对乌克兰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乌克兰人民称他为“伟大的科布扎歌手”,他的创作对乌克兰20世纪至21世纪初期的文学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称为乌克兰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和现代乌克兰文学语言的创建者。
别林斯基曾为当时的《祖国纪事》杂志写了评论文字,对这位新诞生的诗人的作品给予相当高的评价。尼古拉·杜勃罗留波夫等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也对他都有过很高的评价。卡尔·马克思熟悉谢甫琴柯的生平和作品。1914年沙皇当局禁止纪念达拉斯·舍甫琴科诞辰100周年活动时,列宁曾撰文指出他的创作的重大革命意义。马克西姆·高尔基则把谢甫琴柯和亚历山大·普希金、亚当·密茨凯维奇两位大诗人相提并论:“谢甫琴柯、 普希金、密茨凯维奇——都是用最高的美、最大的力量和完整性体现出了人民精神的人。”
后世纪念
1860年谢甫琴柯被授予雕刻院士称号。为纪念他,在乌克兰的基辅市建有谢甫琴柯博物馆。从 1962年起,在多个文学艺术领域都设了塔拉斯•谢甫琴柯奖。经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批准,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塔拉斯•谢甫琴柯纪念活动并出版其作品。
1961年,恰逢谢甫琴柯逝世10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作出决议,在世界各国举行纪念诗人逝世百周年的活动。中国人民也对他表示了怀念。在两三个月内,八家中央和地方报刊刊登了他的诗作和关于他的纪念性文章。《世界文学》(1961年第2期)和《人民日报》刊登了戈宝权、孙玮、张铁弦、蔡汀译的谢甫琴柯的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3月10日,北京市文化界人士隆重集会纪念谢甫琴柯逝世100周年。茅盾致开幕词,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著名俄罗斯学家和翻译家曹靖华作了题为《春风啊,把“亲切温存的细语”送到塔拉兹耳边》的报告。曹靖华最后用自己追忆谢甫琴柯的诗结束了报告。这首诗表达了中国读者、中国人民对谢甫琴柯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