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故城遗址,又称楼兰古城遗址,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的西域古国楼兰的建筑遗址。楼兰故城遗址整体呈不规则方形,占地108240平方米,东城墙长约333.5米、南城墙为329米、西面和北面均为327米,城中有一条西北至东南的古水道斜贯,古水道东北是佛寺区,南岸为官府区,西部是贵族居住区,西南为平民居住区,留存的遗迹主要有官衙、民居、佛塔、祭坛、燧台。

楼兰古城至少在西汉便建成,4世纪末前后,楼兰古城废弃。1900年,瑞典冒险家斯文·赫定发现了楼兰故城遗址,之后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斯坦因日本僧人橘瑞超也相继进入楼兰故城遗址进行了考察。1927年起,中国开始对楼兰故城进行考察研究,但并未真正抵达楼兰故城遗址。1962年,楼兰故城遗址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中国学者首次到达了楼兰古城,对楼兰故城的边长及经纬度进行了重新校正,并发掘出了木简、金银器等大量文物。1988年,楼兰古城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11日,新疆楼兰文物保护站更名为楼兰工作站,对楼兰文物保护和文化研究的能力升级。

楼兰故城遗址是丝绸之路上最著名的古代都邑,是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是汉晋时期中原王朝统辖西域的军镇,对研究中西交通、东西文化交流和中国古代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具有重要价值,对研究楼兰地区历史、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研究和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楼兰是张骞司马迁对佉卢文“Kroraina”一词的音译,Kroraina是楼兰人的自称,既是族名,也是国号,学者王炳华认为翻译成楼兰不仅读音与“楼兰”契合,而且文字优雅。

历史背景

有关楼兰一国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中,公元前176年(刘恒四年),在匈奴冒顿单于写给汉文帝刘恒的一封信中提到:“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楼兰,原是随水草而居、半耕半牧的小部落,据《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与《汉书·西域传》中记载:“汉使多言其国(指楼兰)有城邑。”学者程晓认为: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年间,楼兰逐步放弃游牧生活走向城市文明,楼兰故城建立不晚于此。

楼兰,因其特殊地理位置与“西域三十六国”中大国的地位,受到了匈奴和中原汉王朝的重视。汉初,张骞奉使西域回来后向刘彻陈说联络乌孙、大宛两国的好处,汉武帝听取其意见决意联通西域,楼兰占据了汉朝联通西域的交通要道,成为了匈奴与西汉必争之地,但作为依附国,楼兰在匈奴与西汉间摇摆不定,虽然时常为汉朝使者出使西域提供便利,但受匈奴胁迫,常作为其耳目,为其攻击劫掠汉使传递消息。汉武帝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派遣从骠侯赵破奴等进军姑师,王恢带领七百轻骑兵先到达并虏走了楼兰王,匈奴也对其发兵,于是在楼兰王降服后,派遣了二子分质于匈奴与中原汉王朝。

汉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楼兰国王去世,匈奴抢先拥立其质子尝归为楼兰王,刘弗陵诏令其去长安朝见,日产楼兰王推辞不来,后来再度受到匈奴的挑拨离间,多次截杀汉使,其弟尉屠耆归降汉朝,向朝廷详细禀报了实情,于是汉昭帝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去刺杀楼兰王,并立尉屠耆为国王,改楼兰国名为鄯善,迁都伊循城,并置伊循都尉,屯军伊循,稳定楼兰,楼兰自此成为西汉疆域。

东汉(公元25—220年)时,中央政府开辟了由敦煌市伊吾郡的“伊吾道”,东西交通线上许多军旅、客商等转至“伊吾道”,楼兰道相对衰落但依旧是一条重要通道。为了保证楼兰道的畅通,东汉政府派屯田兵士在楼兰大规模屯田。

曹魏时(公元220—265年),中原政权在楼兰城设置西域长史,进行屯田,统辖西域,楼兰道自东汉衰落后一度中兴。入晋以后,楼兰道再度中兴。晋(公元265—316年)和前凉(公元317—376年)继曹魏之后又于楼兰城设西域长史机构,派驻大量军队,进行大规模屯田,控制了整个楼兰地区。魏晋时期,楼兰道成为客商等来往于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晋朝前凉后,楼兰渐衰,公元376年,前秦灭前凉后,西域长史机构撤离了楼兰城,在楼兰屯田士卒相继撤离,4世纪末前后,楼兰城最终废弃。

考古发掘

清末年间(19世纪末),郝永刚等人绘制了存在罗布淖尔路线图的《敦煌市西北至罗布淖尔南境之图》,图中表明玉门关、阳关到罗布淖尔的路线,并在罗布泊西岸标明有古代城址,然而并未对古城遗址进行发掘考究。

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一行中的向导奥尔德克在罗布泊西岸发现一座半没于荒漠的古城。由于当时给养不足,斯文·赫定未能进入古城。1901年,瑞典人斯文·赫定一行再次闯入罗布泊,在1900年被奥尔德克发现的一座古城佛塔下、三间房内等重要位置进行了挖掘,出土了大量文言文、传卢文木简、纸文书和一些粟特文文书,以及精美的丝毛织品等文物。斯文·赫定后将出土的文书经德国人卡希姆及孔拉特研究做出结论——古城就是中国《史记》、《汉书》中所记载的楼兰国首都——楼兰城。

1903年,美国人亨廷顿进入塔里木盆地考察新疆气候,途经楼兰地区调查了几处遗址。1906年,英国学者马尔克·斯坦因组织50多名民工、20多峰骆驼和30余头毛驴,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闯入楼兰故城,将其编号为LA古城,并进行了11天的挖掘。此次挖掘出土木简173枚,纸文书46件,以及木雕佛像、佛像木座、各种木饰件、丝毛织品等一大批精美的文物。1909年,日本僧人橘瑞超雇用十几峰骆驼,进入楼兰故城挖掘,出土了一批魏晋时期的汉文木简、木雕佛像等文物。在古城废墟中出土四页汉文书信,是李柏写给焉耆的书信遗稿,现称李柏文书,李柏在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人,为晋朝驻楼兰故城的西域长史,李柏文书现藏于日本京都龙谷大学

1914年2月,马尔克·斯坦因再一次深入考察楼兰地区,并将考察到的各遗址点分别以英文字母LA到LT编了17个大号(其中N、O、P缺)。欧洲的语言学家对斯坦因发掘得到的法卢文书进行解读,发现了Kroraina一词,并认为这就是楼兰的对音,据此,斯坦因认定LA就是楼兰故城址。同年,中国学者王国维在考释斯坦因第二次所获西域汉晋木简与橘瑞超所获李柏文书后认定该遗址在前凉时名海头,不是楼兰故地。王国维之说提出后,不仅对李柏文书的出土地点,而且对楼兰故城是不是楼兰,也都成了问题,在中国内外的学术界中引起了热烈的争论。

1914年,英国学者斯坦因又一次进入楼兰故城,雇用30多人挖掘出土了汉文纸文书、木简和法卢文木简等一批文物。在古城近郊挖掘了几座墓葬,出土了大量的丝毛织品。在古城西北发现了一座方城,将其编号为LE古城,此城中挖掘出土了汉文木简、铜毓、五铁钱等文物。又进入古城南约50公里处的一座古城考察,将其编号为LK古城,即现在的罗布泊南古城遗址

1927年,北京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斯文·赫定联合组成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楼兰地区正式进行考察。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黄文弼在楼兰故城周边地区考察。由于当年孔雀河突发洪水,古河床内积水较多,其无法从孔雀河北岸渡过河去罗布泊西岸的楼兰故城调查,但在孔雀河下游的铁板河尾端发现一处重要的汉代屯垦戍边遗址,黄文弼命名为“土垠”。在土垠遗址中出土了西汉木简71枚及一批重要文物,据此他认为,楼兰故城很可能在土垠以西不远,黄文弼在《罗布淖尔考古记》一书中记录了考察情况。

1931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陈宗器和英国人赫勒从甘肃敦煌出发,沿途对玉门关至罗布泊的楼兰道,以及楼兰故城址进行了实地踏察,1934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瑞典人贝格曼,在向导奥尔德克的带领下,找到了一座小山包式的墓葬,并命名为小河5号墓葬,又称“一千口棺材的墓葬”。

1979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协助中日“丝绸之路”电视系列片摄制组进入楼兰地区拍片。1980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楼兰故城西约90公里处的孔雀河古墓地发掘了42座墓葬,出土了保存完好的女性干尸和婴儿干尸标本,以及一批毛织物、草篓、木雕像等文物。这个墓葬被认为是早期楼兰人遗存。在距离楼兰故城西北不远处的铁板河墓葬又出土了一具保存相当完好的女性干尸,被称为“楼兰美女”,现藏于若羌楼兰博物馆。

1980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入楼兰故城考察。考古专家王明哲、穆舜英侯灿一行重新校正了楼兰故城的边长及经纬度,古城东墙长333米,南墙长329米,西北墙各长327米,总面积为108240平方米。在古城重要部位进行了发掘,出土木简63枚,纸文书2件以及石器、陶器、铜器、铁器、铅器、玻璃器、骨器、金银器等797件文物。在古城郊发现了两座墓葬,出土锦、绮、刺绣等丝织品75件,有铭文的织锦“延年益寿”锦、“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锦、“长寿光明锦登高福贵锦”等53件,为世所罕见之珍品古丝绸之路楼兰道的见证物。

1986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入楼兰地区考察。1988年,新疆考古研究所伊弟利斯、张玉忠率队进入楼兰故城等遗址考察,同年,中国与日本朝日新闻》组成联合考察队,在罗布泊及楼兰一带进行探险活动。

1989年,巴州文物保护管理所协助中国中央电视台望长城”系列片摄制组进入楼兰地区拍片。1993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林梅村在巴州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的配合下,进入楼兰故城考察。林梅村提出楼兰国都新说,他认为原瑞典人斯文·赫定1901年考察的楼兰故城不是楼兰国国都,而1914年英国学者马尔克·斯坦因在土垠遗址西南不远处发现的楼兰LE古城才是最古老的楼兰国始国都。

1995年,中国西域楼兰与中亚文明学术讨论会部分中外成员及巴州文管所工作人员一行10人,赴楼兰故城考察。1996年,巴州文管所进入楼兰故城考察。1997年,新疆文物局组织的国家楼兰学专家、自治区古建筑专家以及巴州文物管理所、州国际旅游总公司、州士地管理局等专业人员一行12人组成的罗布泊文物考察队,对楼兰故城及罗布泊地区的文物遗址进行了考察;并首次在楼兰故城树立了重2吨、高1.5米的文物保护标志牌,中国楼兰学专家孟凡人也参加了考察。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楼兰故城遗址位于罗布泊西北,孔雀河下游三角洲地带,今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界。西南距离若羌县城220千米,西北距离库尔勒市340千米,北部16千米处为孔雀河,东28千米是罗布泊岸。地理坐标为东经89°55′22″,北纬40°29′55″。

气候地貌

楼兰故城遗址位于中纬度的欧亚大陆腹地,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形闭塞,远离海洋,四周为崇山峻岭所环抱,海洋湿润水气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蒸发量大,空气极度干燥,属于暖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夏冬长,春秋短。该地年平均气温为10.7—11.5℃,年降水量仅17.4毫米,年日照时数达3000—3100小时,光热资源丰富,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多大风和浮尘天气,有沙暴,地貌以戈壁、沙漠与盐碱滩地为主。

总体布局

楼兰故城遗址呈东南面稍宽西北面稍窄的不规则方形,城墙为夯筑,在南北城墙的中段各有一个缺口,可能是城门,东城墙长约333.5米、南城墙为329米、西面和北面均为327米,总面积为108240平方米。遗址内古水道遗迹从城内西北角经三间房官署遗址背后伸向城内的东南角,基本呈对角线穿过,水道北端与流经古城北部附近的干河道相接,南端与流经古城北部的干河道相通,应为人工开凿。楼兰故城遗址布局以西北朝东南走向的的古水道为轴线,可以分为两区,东北区残存遗迹较少,主要有佛塔及其附近建筑;西南区残存遗迹相对较多,除三间房官署区外,在其西部和南部尚存有大小院落。

建筑遗址

楼兰故城遗址现存遗迹主要有官衙(三间房)、民居、佛塔、祭坛、燧台。

官衙

官衙位于城中稍偏西南,东北紧靠古渠,建筑物有并排着的三间土坯房屋,是城中规格最高的建筑,除房顶消失外,其余部件保存较好,从中发掘出了大量的中文文书。整个建筑呈现“门”形,区域正中是三间用土块搭建而成的房子,东西长12.5米,南北宽8.5米。总面积达106.25平方米,其中中间的房间较宽大,东西两间较狭小。

民居遗址

故城西部、南部都是住宅区。其中西部住宅区为几组大宅院,测量面积350平方米,宅院南北两侧有侧门,内部设有前厅,前厅两侧有厢房,前厅后有堂,堂的另外三面都有相互连通的套间。南部的住宅区则多单间建筑,低矮简陋,面积也不及大宅院。民居遗址所有屋顶四壁已经消失,现场多处遗有大量的多枝柽柳、芦苇以及木料。

佛塔

楼兰故城内佛塔现高约10米,外形如覆钵,是城中最高的建筑。佛塔由塔基、塔身、塔顶组成,残塔塔身呈八角鼓形,用土坯夹木料垒砌而成,中间填土充实,塔顶呈圆柱形,已遭极度毁坏,塔上还存有许多可能是先期到达者为探宝而掘的小洞。佛塔共分九层,塔基有三层,为夯土筑,其中第三层残留有陶碎片。第四层夯土中夹杂有土块,第五层至第九层都由土块垒砌,佛塔的南面还有一片大型的建筑遗迹,可能为寺庙遗址。城外佛塔有两处:一处位于城北稍东处,残高约6米,由塔基、塔身两部分组成,塔中心为环形建筑,周围绘有许多佛教内容的彩色壁画;另一处,位于城东稍偏北,现仅存一佛台,高约4—5米,上有一约1米见方的大洞,可能是盗窃者为挖掘文物所致。

古渠道

故城内有一条东西走向穿城而过的石砌渠道遗迹,河宽8-10米,现深0.5米左右。西北端越过城墙与城郊古河道相连,东南方越过东城墙流向罗布泊。像一条中轴线将故城分割为东北和西南两大部分。

祭坛

祭坛遗址位于城郊东北约两公里处的一座寺院内,由土块修建,残高约4—5米,一般认为此地乃帝王祭祀天地神及祖先之所。

燧台

燧台遗址在故城西北约5千米处,残高约10米,基宽约20米,内外结构不同,内部以土夯为主,外围是土块垒砌,土块间夹有小木条和红柳条,为汉代遗物,魏晋时被改建过。

文物遗存

楼兰故城遗址自1900年发现以来,在古城及其附近发掘出土了大量木简、纸文书、各朝代钱币、石器、陶器、铜器、铁器、铅器、漆器、木器、玉器、玻璃器、骨器、金银器、丝、毛织品残片铜器、料珠、金银戒指、耳环以及玻璃器皿碎片等文物。1901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楼兰故城遗址挖掘出土了大量文言文、传卢文木简、纸文书和一些粟特文文书,以及精美的丝毛织品等一批文物。1906年,英国学者马尔克·斯坦因在楼兰故城遗址挖掘出土木简173枚,纸文书46件,以及木雕佛像、佛像木座、各种木饰件、丝毛织品等一大批精美的文物。1909年,日本僧人橘瑞超在楼兰故城遗址挖掘出土了一批魏晋时期的汉文木简、李柏文书、木雕佛像等文物。1914年,斯坦因再次进入楼兰故城遗址挖掘出土了汉文纸文书、木简和法卢文木简等一批文物。

1980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入楼兰故城考察,发掘出土了木简63枚,纸文书2件以及石器、陶器、铜器、铁器、铅器、玻璃器、骨器、金银器等797件文物。在古城郊发现了两座墓葬,出土锦、绮、刺绣等丝织品75件,有铭文的织锦“延年益寿”锦、“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锦、“长寿光明锦登高福贵锦”等53件。在官衙(三间房)房址遗迹的遗物主要有大量的汉文文书,少量卢文,以及木尺、残笔、漆制品、陶器,金属制品和一些日常用具等。

李柏文书

李柏文书出土于楼兰故城,是日本人橘瑞超于1908年在楼兰故城所获,该文书共有三件,一件为残纸,疑为初稿;另一件为9行,长23厘米,宽27厘米,用墨丰润,为二稿;再一件为12行,长23厘米,宽39厘米,墨色枯,全用笔尖写,为三稿。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有两件,均馆藏于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陈列于新疆多个博物馆的是《李柏文书》影印件和图片。

年代背景

公元327年,李柏担任西域期间,同属于前凉并驻守在的戊己校尉赵贞背叛了前凉王朝,意图割据称雄,独霸一方,李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刻向前凉王作了报告,并请求出击赵贞,《李柏文书》就是李柏出击赵贞前,给焉耆王龙熙写的书信草稿,它是中国所发现年代最早的纸质书信实物标本,也是楼兰古城所发现的唯一史书有载的人物,对了解前凉王朝如何经营西域,以及认识这一历史重大事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研究价值

《李柏文书》是前凉简牍资料中最为集中、内涵最为丰富的文书资料,是目前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中原地区纸本书信实物标本,为学术界了解前凉王朝如何经营西域以及认识这一重大事件,补充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细节资料。文书的书法有笔画带有隶书的笔意,显露出东晋流行的行书风貌,文书的出土对研究行书发展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文书释文:五月七日,海头西域长史侯李柏顿首顿首。别□□□恒不去心,今奉台使来西,月二日到此(海头),未知王消息,想国中平安,王使回复罗,从北虏中与严参事往,想是到也。今遣使苻大往相闻通知消息,书不悉意。李柏顿首顿首

文书释文:五月七日,西域长史、关内侯柏顿首顿首。阔久不知问,常怀思想,不知亲相念便见忘也。诏家见遣,来慰劳诸国。此月二日来到海头,未知王问,邑邑!天热,想王国大小平安。王使□□俱共发,从北虏中与严参事往,不知到未。今遣使苻大往通消息,书不尽意。李柏顿首顿首。

“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

外观形象

“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出土于楼兰故城孤台墓地,织锦残长22.8厘米、宽34.3厘米,其上云气纹飘逸灵动,瑞兽形象生动纹饰中穿插隶属铭文“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九字,这种带“国庆”字样的文物,在全中国非常罕见,也十分珍贵。

年代背景

秦汉,中国丝绸生产和贸易进入成熟和繁荣阶段,新疆地区发现了大量来自中原的丝织品,其中以尼雅遗址、楼兰出土丝织品最多。

研究价值

汉代丝织品增添了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以及吉祥文字等纹样,图案不仅丰富多样,用语也极为讲究,尤其是带有吉祥语的织锦,多是朝廷命令或者封赏赐赠,这些织锦不仅彰显了新疆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而且见证了中原与西域以及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交融。

楼兰大宜子孙锦

外观形象

楼兰大宜子孙锦出土于楼兰,现馆藏于若羌县楼兰博物馆,为东汉经锦残片,纬线一色,经线用褐、黄、蓝三色显花,以瑞兽和变体云纹以及攀枝叶蔓的图案组成纹饰。楼兰大宜子孙锦纵间排列,间织隶书“大宜子孙”字样。虽有残缺,但瑞兽纹流畅并富有动感,图案色彩艳丽夺目,纹路十分细腻,采用提花机以平纹经重组织就,制作工序复杂,表明两汉以来织绣工艺已经日趋成熟,织布机和提花机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生产出图案丰富,色彩艳丽的织锦精品。

年代背景

楼兰大宜子孙锦的花样纹饰具有明显的汉代装饰艺术的风格。战国时期丝织品大多为比较单一的几何纹模式,而汉代丝织品增添了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吉祥文字等纹样,图案则更加丰富,在汉代,文字织锦成本高,用语也极为谨慎,带有吉祥语的织锦,多是朝廷命令或封赏赐赠。

研究价值

楼兰大宜子孙锦带有中原的气韵出塞西行,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彰显了中华文化的认同。经由古老的丝路,中原与西域,以至更远的西方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延绵至今,见证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历史相逢。

汉代五铢钱

汉代五铢钱,2004年出土于若羌县楼兰遗址,为国家二级文物。除此之外,楼兰地区陆续采集到大小不等的五铢钱百余枚。

外观形象

正面有内廓无外廓,背面内外廓完整,上铸小篆书写的“五铢”二字,正方形穿边长1.1cm,直径2.6cm,厚0.1cm。钱币中间的方形孔四周宽窄均匀,文字铸造规矩整齐,铸攻精细。

历史背景

秦朝灭亡后,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秦制的半两,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就可剪下一个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以来,导致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一度的混乱,以至于后世出现剪边半两很多,汉武帝时期,积极主张币制改革,为了防止剪边,在方孔圆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围边,定五铢为计重单位,汉五铢从此诞生。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

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最久的钱币。从西汉铸五铢钱开始,一直沿用到隋唐,前后使用了738年。古时,人们用重量单位充当货币单位。"五铢钱"中的"铢",其实是表示"钱"的重量,古人以相同金属货币的不同直径大小和不同重量代表不同的币值。

研究价值

汉代钱币在新疆的发现,是当时中原王朝在新疆地区行使主权的重要标志,说明随着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汉朝政府发行了五铢钱,在西域与中原一样起到了流通的作用,不仅是五铢钱,唐宋元明清所发生的货币在新疆的流通一直具有主导地位,贯穿于新疆历史的全过程,这充分见证了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理,促进了新疆与中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密切联系,并且有利地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保护与开发

保护

1962年,楼兰故城遗址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楼兰古城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若羌县文物局拔专款,由若羌县文物局、巴州文物管理所、若羌县文物管理所对楼兰故城遗址中的佛塔、三间房等部位进行局部维修和加固。2003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委托巴州文物保护管理所实施《楼兰故城遗址铁质围栏工程》,围栏长度550米,于次年竣工。

2010年,在楼兰故城被发现110周年之际,《楼兰故城遗址》被制作成为特种邮票在全国发行。7月3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楼兰故城遗址》举行了首发仪式。《楼兰故城遗址》特种邮票一套二枚,两枚邮票分别以佛塔和三间房为主体设计元素,画面采用暖色调。2007年楼兰故城遗址被列入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3年10月11日,为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水平,改善办公条件,新疆楼兰文物保护站更名为楼兰工作站,其将成为集楼兰文物保护和楼兰文化研究于一体的工作机构。工作站的建成使用将突破楼兰遗址保护工作的局限性,对打击偷盗犯罪行为、提升楼兰故城遗址保护工作水平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工作站还将设立专门的楼兰文化研究机构,使楼兰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2019年11月,楼兰故城遗址中的三间房遗址和佛塔遗址台地局部发生不同程度塌,次年6月13日,中国中铁科研院西北院文保中心开始对楼兰古城三间房和佛塔遗址进行抢救性修复。11月30日,该项目全部完工,这两处遗址再次恢复原貌。

2020年3月29日,民警亚克甫·亚森在兰新高铁吐哈站查获非法倒卖楼兰地区遗址文物176件,同年5月,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成立“3·29”倒卖文物案专案组进行进一步调查和行动,对鄯善县39名涉案嫌疑人居住地开展搜查,共搜查、扣押各类文物2649件。次年1月,文物倒卖特大案件告破。

开发与展览

开发

1964年,中国第一颗核航弹在罗布泊无人区爆炸成功,楼兰成为军事禁区,为了保护楼兰故城遗址,其尚未开发为旅游景区,不对游客进行开放。楼兰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分别于若羌楼兰博物馆、巴州博物馆陈列展览。

2018年9月,巴州若羌县县人民政府与中青旅置业集团——新疆青旅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力开拓楼兰古城复原及楼兰古城影视基地建设。楼兰古城复原及楼兰古城影视基地建设项目选址在巴州若羌县境内315国道1572公里处,南5.5公里,建设内容包括楼兰古城复制项目、楼兰古城影视基地建设项目、楼兰文化研究院、楼兰文化博物馆、楼兰古城驿站、楼兰古城旅游商品一条街、楼兰古城美食一条街、楼兰酒堡等。

展览

若羌楼兰博物馆

楼兰博物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若羌县城内,2011年5月3日正式开馆。楼兰博物馆占地面积13103平方米,建筑面积4668平方米,馆藏各类文物3113件,主要以木器、陶器、青铜器木乃伊标本为主,其中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17件、三级文物64件,分别出土于楼兰古墓、楼兰古城、米兰遗址罗布泊南古城遗址小河墓地等。干尸标本有从楼兰遗址和小河墓地出土的8具成人和儿童的干尸等,其中1具女木乃伊保存完好,被誉为“楼兰美女”。

巴州博物馆

巴州博物馆隶属于巴州文物局,馆藏文物10230件,其中一级文物14件,二级文物90件,三级文物551件,种类有毛纺织品、文书、陶器、石器、铜铁器、玉器及干尸等,馆内目前展出文物2200件,常设展陈内容分别为:《巴州历史文化展》《楼兰历史文物展》《东归历史文化展》。

楼兰故城废弃缘由

自然因素

楼兰故城位于塔里木盆地孔雀河罗布泊是其重要的水源,而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水汽难以进入,楼兰地区处于沙漠、干山和雅丹包围之中,降水量极少,是中原地区最干旱的地区,土地渗漏严重,春季多大风沙,夏季酷热,蒸发强烈。罗布泊位于盆地东北最低处,是盆地各主要河流最下游和地表径流最后归宿地,对水分变化十分敏感,冰川融水是其主要的补给方式。在全球气候旱化的背景之下,冰川萎缩、河水枯竭,罗布泊水量难以得到补充,加之干旱荒漠地区侵蚀和堆积交替作用,罗布泊的位置呈现周期性变化,楼兰居民用水困难。

社会因素

楼兰故城是政治和交通需要的产物。汉朝通西域以楼兰道为惟一的交通大动脉,其后直至前凉均将楼兰道视为通西域的生命线,所以汉魏晋前凉时期都把确保楼兰道作为经营西域的最重要的政治使命之一。魏晋前凉时期出于政治需要,在楼兰城设西域长史机构,使之成为中央政府在西域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和交通中心,因此聚集了军队、长史机构各级官吏和属员、商人以至平民等众多人口。由于交通运输不便,人口的粮食必须就地解决,因而在楼兰地区大规模屯田。公元376年,前秦来前凉,并将武威郡豪右七千余户徙关中,楼兰城失去了交通枢纽、商贸中心的作用,楼兰地区的农业因此停顿,城郭缺乏人口维护,由此走向了衰落。

相关研究

自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发现楼兰故城遗址以来,随后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等均进入楼兰故城遗址进行考察,并发掘出大量木简、纸文书、丝毛织品等文物并对楼兰故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推定其就是楼兰古国的古城遗址,中国学者陈宗器黄文弼、王明哲、穆舜英侯灿等随后也进入楼兰故城遗址进行考察,并对楼兰故城的边长进行重新校订,对古城重要部位进行了发掘,出土了木简、纸文书等797件文物。1993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林梅村在巴州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的配合下,进入楼兰故城考察。林梅村提出楼兰国都新说,他认为原瑞典人斯文·赫定1901年考察的楼兰故城不是楼兰国国都,而1914年英国学者斯坦因在土垠遗址西南不远处发现的楼兰LE古城才是最古老的楼兰国始国都。

Marc Aurel Stein(马尔克·斯坦因)在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5年先后三次到中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探险,他综合三次探险经历,将其整理成《On Ancient Central-Asian Tracks(西域考古记)》,又名《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一书,于1998年5月在South Asia Books出版社出版,在书中第八章对古楼兰的探险考察进行了叙述。

2002年3月,王炳华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沧桑楼兰:罗布淖尔考古大发现》,对楼兰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此书分为楼兰古城浮现沙海、故纸堆中寻楼兰、凝集在古迹文物上的楼兰史、沧海桑田古楼兰、楼兰大事年表六部分内容。

1987年,侯灿完成了《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1999年11月又将其整理出版《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三卷,2022年《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由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对于楼兰古城的地理位置、从汉到晋的历史演变、形态布局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资料,更正了既往的一些说法。

价值与意义

楼兰故城遗址是丝绸之路上最著名的古代都邑,是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是汉晋时期中原王朝统辖西域的军镇,对研究中西交通、东西文化交流和中国古代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中国古代边政史研究等历史问题,均有着重要价值。楼兰故城遗址的考古调查与研究,对研究楼兰地区历史、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研究和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文物新疆 | 孤城遥望玉门关:楼兰古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1-08

楼兰故城探险考察年纪,二楼展厅53.巴州博物馆线上展厅.2023-11-08

讲座丨秘境楼兰——近年孔雀河流域考古新发现.澎湃新闻.2023-11-08

楼兰故城.若羌县人民政府网站.2023-11-08

新疆楼兰故城遗址“安保升级” 保护站更为工作站.中国新闻网.2023-11-08

“大美中华 源远流长”——考古文化遗存中的新疆历史(上).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8

【文物遗址】第一期:楼兰故城遗址.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8

文化润疆|楼兰故城出土文物展.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8

震惊世界的楼兰“宝贝”.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11-08

楼兰大宜子孙锦故事.若羌县楼兰博物馆.2023-11-08

【文物话巴州】第九期:陶甑.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8

新疆千年文物送上新年美好祝福.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8

新疆文物中的“丝绸之路”.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8

李柏文书.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8

五铢铜钱故事.若羌县楼兰博物馆.2023-11-09

新疆发行《楼兰故城遗址》特种邮票.中国新闻网.2023-11-08

罗布泊里修文物,不“复”楼兰终不还!.澎湃新闻.2023-11-08

缴获疑似文物2662件,警方用3枚铜钱破获倒卖文物大案.中国长安网.2023-11-08

大肆非法倒卖罗布泊遗址文物,多人获刑!.光明网.2023-11-08

若羌县楼兰博物馆.新疆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11-08

巴州若羌县推进实施楼兰古城复建工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1-08

公众号主页,展厅介绍,巴州博物馆简介.巴州博物馆.2023-11-08

On Ancient Central Asian Tracks.豆瓣读书.2023-11-08

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豆瓣读书.2023-11-08

沧桑楼兰.豆瓣读书.2023-11-08

《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中国学者在楼兰研究上有了发言权.新华网.2023-11-08

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豆瓣读书.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