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朱元璋次子,其母为马皇后,明朝第一任秦王,史称“秦王”。
元至正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356年12月3日)朱樉出生,洪武三年(1370年)后被朱元璋寄予厚望封为秦王,封国为西安市,就国后在封国内恶行累累,后被朱元璋召回京师,经太子朱标求情后才被放回封国,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曾率军平定西番(今甘肃省临潭附近)叛乱,同年三月被其府内三名老宫女毒杀,享年40岁。朱樉死后朱元璋作文列其28条罪状,称其死有余辜,谥号为“愍”。朱樉葬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其后的明代秦藩王大多在此安葬,故将其称为明秦藩王十三陵,又称“小十三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元至正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356年12月3日),朱樉出生,他是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为马皇后所生,在朱元璋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朱樉一直同母亲随军或驻于地方。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称朱橚后,让十二岁的朱樉与大哥朱标一起回凤阳县(今安徽凤阳)老家祭拜祖墓,以便他们了解民生和打江山的艰辛。
受封秦王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建藩为王,分封他的次子至第十子为藩王以屏卫皇室。朱樉作为次子被朱元璋寄予厚望被封为秦王,建国西安。此时朱樉等人还年幼,没有立刻前往封国。同年九月,朱元璋将前朝太傅王保保的妹妹王氏指给朱樉做秦王正妃,因为是政治联姻,两人的关系极为冷淡。洪武八年(1375年),朱樉又娶了卫国公邓愈之女为次妃,邓氏的从中挑拨使得朱樉和王氏的关系更加恶劣。洪武九年(1376年),朱樉与朱棡朱棡[zhū gāng]、燕王朱棣、周王朱橚[zhū sù]、楚王朱桢、朱榑朱榑[zhū fú]一起前往中都凤阳练兵,接受军事训练。
前往封国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樉前往封国西安市,朱元璋还专门告诫他,渭河平原的百姓一直生活很艰苦,如果秦王宫殿已经完工了,其他不急的工程就现放下,让百姓好休养生息。洪武十五年(1382年),其母马皇后逝世,朱樉前往京师吊丧。洪武十七年(1384年),皇后逝世两周年祭日,又前往京城朝见,不久就被遣返回封国。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朱樉被封为宗人令。朱樉就国后和王氏一直没有子嗣,关系也一直不和睦,又受到次妃邓氏的挑拨,把正妃王氏幽禁在宫中,只给她不干净的食物。并且朱樉愈发残暴荒淫屡行恶事,使封国内民怨沸腾,后来邓妃因妒忌被朱元璋责备后自缢身亡,朱元璋也多次警告训诫他,但朱樉依然我行我素。
回京反省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朱樉累教不改,朱元璋将他召回京师,并派太子朱标前往陕西省巡视考察建都事宜并调查朱樉的过失,后来朱标回京后为朱樉求情解释,次年朱元璋才让朱樉返回封国。
远征西番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命朱樉率军出征甘肃洮[táo]州(今甘肃省临潭附近),征讨那里降而复叛的西番部落,平羌将军宁正协助朱樉平定了这场叛乱,朱元璋对此非常高兴并赏赐给他很多财物。但他出征时,对待当地番民极为残暴,搜捕孕妇抓入王府,掳掠幼男幼女各一百五十余名,将男童阉割致使很多男童死亡。
中毒身亡
洪武二十八年三月二十日(1395年4月9日),朱樉去世,享年四十岁,《明史》与《明实录》中均未记载朱樉死因,但在《太祖皇帝钦录》中,朱元璋在写给第三子朱棡朱棡的信中详细记载朱樉身死当晚的情况,并明确说明了朱樉的死因,因朱樉时常虐待其府中宫人,导致三位老宫女忍无可忍,偷偷在朱樉的食物樱桃煎内下毒,当晚三更时分朱樉毒发,在经过医生救治后朱樉不治身亡。朱樉死后,正妃王氏殉葬。对于朱樉之死,尽管朱元璋哀痛于父子之情,但在给朱樉的谥册中还是评价他因不修德行导致身死,谥号为“愍”。
人物事件
朱樉死后,朱元璋又是心痛又是怒其不争,写下了一篇《谕祭秦王祝文》,名为祭奠,实际却是直白了列举了朱樉28条罪状,并称朱樉是死有余辜,所列罪状中说朱樉母丧期间,毫无哀伤之意;害怕泄露自己的罪行私自处死人犯;宠爱次妃,听信其挑拨虐待正妃;服淫邪之药,掳掠妇女儿童,草菅[jiān]人命;在宫内荒淫无礼,只顾取乐不恤民力,虐待宫人,宠信小人;违规建造五爪龙床,织造后服给次妃穿,所建郡主府规格超标;殴打王府官员,不理国事;与民争利,掠夺百姓财富;虐待手下军民,甚至逼迫他们卖儿卖女,等等这些罪行,可谓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文章最后朱元璋称朱樉“罪不容诛”,将其葬礼等级都降低,用公礼浅葬,甚至还说道“俾尔受罪于冥冥,以泄神人之怒”。
人物评价
朱樉其人,清代所作《明史》中称其“不良于德”,但其父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自撰文列举其28条罪状,称朱樉“罪不容诛”,对于他的死朱元璋虽心痛,但却认为是“尔虽死矣,余辜显然”。后世对其评价也不高,《史说长安明清卷》一书中称其为“一生为非作歹的秦王朱樉”。
相关人物
家庭关系
秦王世系
《明史·诸王世表一》中记载朱元璋为避免子孙后代重名的情况,于是给每个儿子各拟二十字用以定字辈,秦王一系为“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名字第三个字则取带五行偏旁的字,以火土金水木为序。
参考资料:
后世纪念
秦王府城墙遗址
朱樉被封为秦王后,在西安市开始修建秦王府城,此后共14任秦王在此就藩。明末,李自成攻入西安城后,将其作为自己的大顺王府;清军入西安后拆除了城内建筑只留下城墙;解放后因发展城市交通和建设需要,拆除了东城门(体仁门)、南城门(端履门)、西城门(尊义门)及部分城墙;1985年又拆除了北城门(广智门),到如今秦王府保存下来仅有东、南、西、北几段城墙。
东侧城墙位于西安市皇城东路西侧 ,东侧城墙自南向北以陕西省省政府东门相隔分为两部分;南侧城墙位于西安市南新街北段两侧,新城广场以南,南侧城墙自西向东分为四部分;西侧城墙位于西安市皇城西路东侧三处居民小区内,西侧城墙自北向南以三座小区围墙为界划分为北、中、南三段;北侧城墙位于陕西省省政府北门附近。2003年9月被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8月8日,明秦王府城墙遗址城墙遗址南墙西段修复保护砌体发生坍塌,后被紧急修复。
陵寝墓地
明代历代秦藩王大多都埋葬在陕西咸宁县(今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上,形成一个庞大的陵墓群, 这里分布了13 座明秦藩王陵及 50 余座陪葬墓,当地称其为明秦藩王明十三陵,它在规格上低于北京“明十三陵”,也将其称为“小十三陵”。在明秦藩王墓葬附近的村子多由看管秦王墓地的守墓人发展而来,其名也多叫“井”“寨”,比如康王井、简王井等村名,有“九井十八寨”之称。
朱樉墓位于陵园区中部,在长安区韦曲街道办大府井村东北约50米处,分为陵墙、主墓、陪葬墓、陵园内建筑基址及神道石刻五部分。朱樉墓区共发现陵墓11座,1座为朱樉主墓,9座为陪葬墓,还有1座《陕西帝王陵墓志》中推测为早期墓葬与明代陵园无关。9座陪葬墓中有4座封土被全部破坏,另外5座保存有封土的陪葬墓,中国古都学会秘书长李令福推测为朱志堩朱志堩、朱志均朱志钧、秦昭王朱秉欆之墓和朱樉王妃墓。
朱樉墓现存封土高约20米,周长187米,分为陵墙、主墓、陪葬墓、陵园内建筑基址及神道石刻五部分,其墓道南端有一座建筑基址相互有道路连接,呈长方形,建筑基址南端10米处有一残石龟座为石碑基座。陵园神道为南北走向,两侧原有9对石刻(华表、石蹲虎、石羊、石麒麟、石人武官、石人文官、石蹲狮各一对,石马两对),现存有东侧9尊、西侧7尊,陵园东、南、西、中各有一座门址。2003年9月,朱樉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山河月明背后 老朱家的些许真相.今日头条.2023-08-22
加紧修复!专家:西安明秦王府城墙坍塌部分为修复保护砌体,非明秦王府城墙.环球网.2023-03-21
穿越时空的爱恋 (2002).豆瓣电影.2023-03-20
神机妙算刘伯温 神机妙算刘伯温 (2006).豆瓣电影.2023-03-20
山河月明 (2022).豆瓣电影.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