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绍义初封广阳王,后改封范阳王,历任侍中、尚书令、定州市刺史。 少年时嗜酒任性,擅设宦官。曾酒后将博士任方荣殴打致死。
建德六年(577年)高绍义与灵州刺史袁洪猛率军南下,欲取太原市,但战败,高绍义逃往突厥,同年北齐灭亡。突厥佗钵可汗一向尊敬文宣帝高洋,称他为英雄天子,高绍义因脚和文宣相似,很受佗钵可汗喜爱敬重,凡是在突厥的北齐人,全都归属高绍义。同年十二月,高保宁在营州奉高绍义为北齐皇帝,改年号为武平,任命高宝宁为丞相。建德七年(578年),与幽州人卢昌期并进兵幽州,配合其举兵反周,失败后又逃回突厥。
北周大成二年(580年),北周送公主去突厥和亲,又派贺若谊劝他钵可汗交出高绍义,他钵可汗同意了,于是假装约高绍义到南面边疆打猎,贺若谊带人抓获了高绍义。七月,高绍义被押送到长安,北周把他流放到蜀地,之后,高绍义病死在蜀地。
人物生平
少年经历
高绍义少年时嗜酒任性,曾酒后将博士任方荣殴打致死,被齐武成帝高湛抓来打了二百棍,送去交给李祖娥,李祖娥下令再打一百棍。等到后主高纬逃往邺城时,任命高绍义为尚书令、定州刺史。
奔靠突厥
建德五年(576年)宇文邕攻克晋阳后,任命北齐的降将封辅相为北朔州(今山西朔州市)总管。北朔州是北齐的重镇,士兵强悍勇敢。前长史赵穆等人曾预谋捉住封辅相,然后在瀛州迎接任城区王高湝复国,但没有成功,便迎接定州市刺史范阳王高绍义。
高绍义到马邑,从肆州以北的二百八十多座城池都起来响应。高绍义和灵州刺史袁洪猛领兵向南,打算夺取太原市。到了新兴时,肆州已经被北周军队占领,高绍义所率的两名兵将同其部下全归顺于周军。北周军队向显州进攻,生擒了显州郡守陆琼,连破数城。高绍义为了守卫北朔州,被迫返回。北周东平公宇文神举率军进逼,高绍义大败,带着三千部众,一路北上,投奔突厥。此时,高绍义下令说:“想回去的人可以听便。”于是超过半数的人都离去了。
突厥的佗钵可汗常说文宣帝是英雄天子,对他非常尊敬。看到高绍义的腿踝长的非常像高洋,因此对他非常喜爱看重,凡是在突厥的北齐人,都由高绍义管理。
被拥称帝
北齐的行台、州、镇中,只有东雍州行台傅伏、营州刺史高保宁没有降服,其他地方都并入北周。高宝宁是北齐皇室的远亲,勇敢有胆略,长久在黄龙镇(今辽宁朝阳)镇守,很得夷人和汉人的人心。建德六年(577年)十二月,高宝宁上奏劝请高绍义当皇帝,高绍义遂称帝,改元武平,封高宝宁为宰相。突厥佗钵可汗举兵支持高绍义。
578年闰六月,高绍义听到宇文邕驾崩的消息,认为是老天给他机会可以复齐。此时,幽州人卢昌期率军攻取涿州市(今河北涿县),与高绍义会合,高绍义带领突厥兵赶赴此处。北周派柱国东平公宇文神举率军讨伐卢昌期。高绍义得到消息,幽州总管不在,想趁机攻打蓟州(今北京市),宇文神举派出大将宇文恩,带着四千大军前去救援,结果被高绍义斩杀了大半。正巧宇文神举攻破范阳,将卢昌期活捉,高绍义听闻此事,穿上白色丧服举行哀悼,退回突厥。
流放蜀中
北周大成元年(579年)二月,突厥佗钵可汗向北周求和,宇文赟将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封为公主,嫁给佗钵可汗为妻,前提要求把高绍义送回,但佗钵可汗没同意。
北周大成二年(580年)六月,北周派遣汝南公宇文神庆、司卫上士长孙晟护送千金公主到突厥去和亲。又派遣建威侯贺若谊前去贿赂突厥佗钵可汗,要求将高绍义交还北周。佗钵可汗仍不忍心直接交还高绍义,于是就假装约高绍义到南面边疆打猎,让贺若谊带人抓获了他。七月,高绍义被押送到长安,北周把他流放到蜀地。高绍义的妻子是渤海封孝琬的女儿,从突厥逃回。高绍义在蜀地写信给她说:“夷狄不讲信义,将我送到这里。”最终,病死于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