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食虫类:Portulaca oleracea L.),别名有马苋菜、长命菜、五行草等,为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马齿苋属(Portulaca)一年生草本植物。马齿苋主要分布于中国、德国、西班牙、瑞典、荷兰等国家,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马齿苋广泛生于菜园、农田、路旁和住宅附近,为田间常见禾本科杂草。马齿苋性喜高湿,耐旱、耐涝,具向阳性,以中性和弱酸性土壤较好。马齿苋花期为5~8月,果期为6~9月。
马齿苋植株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呈圆柱形,呈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腋具一些不明显的硬刚毛。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呈倒卵形,似马齿状,上面呈现暗绿色,下面呈现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花无梗,常3~5朵簇生枝顶;苞片2~6片,呈叶状;萼片2片,对生,绿色,呈盔形;花瓣5片,稀4片,黄色,呈倒卵形;雄蕊通常为8枚,或更多,花药呈现黄色;子房无毛,柱头4~6枚,裂成线形。蒴果呈卵球形,盖裂。果内有种子,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直径不及1毫米,具小疣状凸起。
马齿苋全草具有较为丰富的营养,其嫩茎叶可用作蔬菜,也是一种优质的畜禽饲料。马齿苋以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除湿通淋、明目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毒泄痢、热淋、痔血、疮疡、湿癣等疾病。
名称由来
马齿苋因其叶与马齿相似,而性滑利与苋相似,故而名“马齿苋”;因其性耐久难燥,故有“长命菜”之名;又因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故又名“五行草”。
记载
马齿苋始载于中国南北朝的《本草经集注》,陶弘景云:“今马苋别一种,布地生,实至微细,俗乎为马齿苋。亦可食,小酸。”说明了马齿苋是铺地而生,种子细小,味酸。中国宋代的《开宝本草》始将马齿苋单独列为一条。中国宋代《本草图经》记载:“马齿苋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虽名苋类而苗叶与人苋翠都不相似。又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中国明代《本草纲目》谓:“马齿苋处处园野生之,柔茎布地,细叶对生······人多采苗煮晒为蔬。”
形态特征
马齿苋植株全株无毛。
茎平卧或斜倚,较少直立,伏地铺散,无节,多分枝,呈圆柱形,呈淡绿色或带暗红色,长10~15厘米,肥厚多汁;叶腋具一些不明显的硬刚毛。
叶
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肉质肥厚,呈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呈现暗绿色,下面呈现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
花
花无梗,直径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顶,被总苞包围;苞片2~6片,呈叶状,膜质,近轮生;萼片2片,对生,绿色,呈盔形,左右压扁,长4毫米左右,顶端急尖,背部凸起,呈彩云阁状,基部合生;花瓣5片,稀4片,黄色,呈倒卵形,长3~5毫米,顶端微凹,基部稍合生;雄蕊通常为8枚,或更多,长12毫米左右,花药呈现黄色;子房无毛,花柱比雄蕊稍长,柱头4~6枚,裂成线形。
果实
蒴果呈卵球形,长5毫米左右,盖裂。
种子
蒴果内有种子,种子细小,多数,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直径不及1毫米,具小疣状凸起。
物种分布
马齿苋主要分布于中国、德国、西班牙、瑞典、荷兰等国家。在中国,马齿苋分布于全国各地。
生长习性
马齿苋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马齿苋具有野生习性,广泛分布于菜园、农田、路旁和住宅附近,为田间常见杂草。马齿苋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以沙河土最为适宜。马齿苋喜高温,最适生长温度25~30℃,喜高湿,耐旱耐盐,不耐涝,有向阳性。马齿苋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对高温、高旱、高盐等环境均能抵抗。马齿苋花期为5~8月,果期为6~9月。
栽培技术
整地
种植前种植地需要深耕,根据种植地土壤类型以及肥力的状况,施入适量腐熟有机肥;耕耙均匀,然后按适宜的宽度做,长度不限,浇足底水。
人工繁殖
种子的播种可在春季或者秋季,春播在4月中下旬,秋播在10月中下旬。播种时,采用条播或者撒播进行播种,而后覆盖一层细土并立即浇水。种子繁殖所用种子都是头年从野外采集或栽培时留的种,其种子籽粒极小,整地一定要精细,播后保持土壤湿润,7-10天即可出苗。规模种植推荐使用电动多行小粒播种机,种子用量可降低至750 g·hm-2。。扦[qiān]插繁殖则用马齿苋植株地上部分作为扦插材料,选择无病、茎粗、长势强的侧枝做插条,选择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沙壤土进行扦插。
田间养护
播种后温度较低时可覆盖地膜,闭棚保温,若棚内气温过高时应适当通风降温;若在夏季扦插,大棚要覆盖遮阳网遮荫;马齿苋苗期生长较为缓慢,要注意清除杂草;当苗高一定长度时,要进行间苗;间苗后追1次肥,使用硝酸铵随浇水施入;每次采收后再各追肥1次,使用尿素水随水施入田块中,浇水2~3次,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受渍;成株后少浇水,遇雨季要注意排除积水,以免引起病害;在马齿苋开始现蕾开花时,应及时摘除顶端现蕾部分,以促进新枝的抽生。
病虫害防治
马齿苋抗性强,病害较少,在生长发育期间较为常见的病虫害有蜗牛、甜菜夜蛾、白粉病、白锈病等。对于蜗牛可用生石灰或氨水防治;对于甜菜夜蛾可以使用杀灭菊酯进行喷洒。在白粉病发病期间,可以使用甲基硫菌灵、粉锈宁、多菌灵等进行喷洒防治。可在白锈病发病初期使用甲霜灵、杀毒矾、瑞毒霉锰锌等进行喷洒。
采收
马齿苋可一次性采收,也可分批采收。采收前不施用药,早春现蕾前可采收全部茎叶,现蕾后应及时不断地摘除顶端,促进其营养生长,可连续采收新长出的嫩茎叶。马齿苋开花后酸味加重,通常不再采收,但可做饲料。应在开花后10天左右即蒴果呈黄色时采种;采收时将马齿苋整株割下,装在密封塑料袋内,采回的植株及时摊晒5~7天,将种子分次抖落,然后扬净,干后贮藏备用。
功用价值
食用价值
马齿苋嫩茎叶可用作蔬菜,可煮汤、炒食或凉拌,可腌制为调味品,与白菜、萝卜或肉等原料一起作馅,还可制成罐头保存。此外,马齿苋全草具有较为丰富的营养,茎叶中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糖类、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
药用价值
马齿苋以全草入药,其味酸,性寒,归大肠、肝经。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除湿通淋、明目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毒泄痢、热淋、痔血、疮疡痈疖、湿疹等疾病。马齿苋的种子马齿苋子亦可入药,其味甘,性寒。马齿苋子具有清肝、化湿、明目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青盲白翳、泪囊炎等疾病。
经济价值
马齿苋会被深加工,保存出售,种植和采摘马齿苋的农民能获得经济收入。马齿苋茎叶肥厚多汁,粗纤维含量少,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是一种优质的畜禽饲料。
相关研究
通过研究知道马齿苋具有较强的抗盐性、抗旱性等。而且,马齿苋对重金属镉、铬等有很高的吸收能力,研究得出其对于净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有较好的效果。此外,有学者研究筛选具有可遗传的马齿苋优良性状品种。马齿苋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遗传起源,研究马齿苋的遗传多样性,为马齿苋品种及全球食物安全提供了资料。
植物文化
考古植物学家发现马齿苋在许多地中海史前遗址中很常见。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植物学家Theophrastus(提奥夫拉斯图斯)将马齿苋命名为andrákhne(ἀνδραχνη)(古希腊语),是四月播种的几种夏季盆栽草本植物之一。在罗马古代,它的治疗特性被认为是非常可靠的,以至于被建议佩戴这种植物作为护身符来驱逐所有邪恶。
在西班牙语中,马齿苋名为Verdolaga,是南美足球俱乐部的昵称,这些足球俱乐部的制服上有绿白色图案,包括哥伦比亚的Atletico Nacional和阿根廷的Ferrocarril Oeste。
参考资料
马齿苋 (mǎ chǐ xiàn).植物智.2023-06-08
Portulaca oleracea L.gbif.2023-06-08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6-08
马齿苋的产地生境、生长习性、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于都县人民政府.2025-05-02
14. Wild and Cultivated Vegetables, Herbs and Spices in Greek Antiquity (900 B.C. to 400 B.C.).tandfonline.2023-06-08
Portulaca oleracea.chaoxing.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