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县,是福建省漳州市下辖县,地处福建省沿海东南部,介于东经117° 07′~117° 33′,北纬23°45′~24°14′之间:20;东接漳浦县,西连诏安县,北与平和县接壤,南与东山湾及东山岛毗邻和相望。:20全县土地面积1050.82平方千米(含常山),海域面积106.7平方千米,:20海岸长75.5千米,大小岛屿12个。2021年末,云霄县有常住人口41.19万人,户籍人口467892人。截至2022年10月31日,云霄县下辖6个镇、3个乡、2个开发区。:24县人民政府驻云霄县莆美镇政通路一号。
云霄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闽族先民在境内生活;:126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属南海郡;唐垂拱二年(686年),云霄境域分属漳浦、怀恩,隶漳州;清顺治三年(1646年),设立漳浦县云霄镇;嘉庆三年(1798年),建立云霄抚民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云霄厅为云霄县,隶漳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隶属龙溪区、龙溪专区、龙溪地区,1985年至今,属漳州市。:72~73
云霄县有“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温泉之乡”“ 开漳圣地”“光电之都”“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 和省级“双拥模范县”“ 省级生态县”“福建省文明县城”之称。有枇杷、杨桃、东厦锯缘青蟹、等特产。已形成枇杷等农业支柱产业,工业已初步形成新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和建材的“2+2”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公路、铁路、水路的交通网络。2021年,云霄县地区总产值236.7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652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684元。
名称来历
云霄县因境内高耸霄汉的云霄山而得名。:1072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至民国时期
新石器时代,闽族先民已在云霄境内生活。:126
春秋战国时期,越族南迁,演化为闽越族。:126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属南海国;刘恒年间(前179年至前164年),南海国反,平定后划归南越国揭阳县。:72~73
东晋,属绥安县,隶义安郡。:72~73
刘宋、齐、梁、陈,属绥安县。:72~73
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废绥安入龙溪、万川二县,分别隶泉州市(今福州)、潮州市。:72~73
唐垂拱二年(686年),建立漳州市,并置漳浦、怀恩为属县,分属漳浦、怀恩,隶漳州;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废怀恩入漳浦县,属漳浦县。:72~73
宋至道二年(996年),云霄境域纳入宋朝版图,属漳浦县安仁乡。:72~73
元至治二年(1322年),属南靖县;至正十六年(1356年),分属漳浦、南靖,并建立漳浦县云霄驿。:72~73
明初,为漳浦县六都;正德十四年(1519年),分属平和、漳浦县;嘉靖后,分属漳浦、平和、诏安县。:72~73
清顺治三年(1646年),设立漳浦县云霄镇;爱新觉罗·颙琰三年(1798年),割漳浦、平和、诏安三县地,建立云霄抚民厅,因此也称漳州分府。:72~73
民国二年(1913年),改云霄厅为云霄县,隶漳州府;民国三年至三十三年(1914~1944年),先后隶属漳州府、福建西路道、汀漳道、龙汀省、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后又改隶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72~73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云霄县属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区;:72~73
1950年,属龙溪区;:72~73
1955年,属龙溪专区;:72~73
1978年,属龙溪地区;:72~73
1985年至今,属漳州市。:72~73
行政区划
云霄县下辖6个镇(云陵镇、陈岱镇、列屿镇、莆美镇、东厦镇、火田镇)、3个乡(马铺乡、下河乡、和平乡)、2个开发区(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云陵工业开发区)。:24县人民政府驻云霄县莆美镇政通路一号。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云霄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东接漳浦县,西连诏安县,北与平和县接壤,南与东山湾及东山岛毗邻和相望。介于东经117° 07′~117° 33′,北纬23°45′~24°14′。:20全县土地面积1050.82平方千米(含常山),海域面积106.7平方千米,:20海岸长75.5千米,大小岛屿12个。
地质
地层
云霄县境内有三叠纪至第四纪的各纪地层出露。由于古生代的长期海浸,沉积成巨厚石灰岩地层,为境内铝锌矿、钨矿等有色金属矿床的发育创造了条件。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白垩纪(1.35~0.7亿年前)至第三纪古新世(0.7~0.6亿年前),经夷平时期,形成早期地台,整体微抬升。在早第三纪古新世晚期(0.6亿年前)至晚第三纪上新世(0.03亿年前)的喜马拉雅山脉运动中,地表整体急剧抬升,海水退出,出现了河流与山间盆地相的陆地环境,为境内低山丘陵地貌奠定了地质基础,并开始接受外力的剥蚀、搬运、堆积;这期间伴有强烈的火山喷发活动,而形成大面积分布的侵入岩。第四纪更新世(0.02亿年前)开始,区域构造运动为以继承性上升为主的震荡性运动。由于断层一断块差异运动,侵蚀基准面下降,河谷深陡,冲沟、河流阶地发育,在山间盆地、河谷的堆积物中积成粘土、砂和砾土层。:97
构造
云霄县处于晚中生代(1.35亿年前)以来发展形成的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中列隆起带,构造以北东向(华夏系)为主,北西向(西域系)次之,表现形成为褶皱和断裂两种,力学性质以压扭性为主。:98
地形地貌
云霄县地处博平岭山脉和闽粤沿海丘陵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降落,形成东、北、西三面高,中部及南部平坦,向东南开口的马蹄形地形。地貌主要由山地、丘陵、滨海台地和冲积平原组成。主要山峰有梁山、矾山、乌山,境内最高峰乌山位于和平乡与诏安县交界处,海拔1117米,最低点大坑内水库湖底,位于顶城村,海拔-2米。:1072
气候
云霄县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春季冷暖无常,潮湿多阴雨,盛吹东南风;夏季炎热漫长,多台风暴雨;秋季气爽宜人;冬季干燥少雨。多年平均气温21.5℃,1月平均气温13.7℃,极端最低气温0.0℃(1999年12月23日);7月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39.7℃(2002年7月4日);最低月均气温9.8℃(1963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0.1℃(2003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8.5℃,最大日较差19.9℃(1963年3月1日)。年平均日照时数1983.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777.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83.7天,最多达216天(1975年),最少为140天(2003年);最大年降雨量3079.2毫米(2006年),最小年降雨量1228.7毫米(198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9月,6月最多。:1072
水文水利
河流
云霄县境内东、北、西部河流全部汇入漳江注入漳江湾内海;东南部沿海河流分别注入东山湾内海;西南部官洋溪流入诏安县。:108-109全县有大小河流13条,总长225.7千米。
漳江为境内最大河流,自北向东南贯穿全县,呈向心状水系独流入海。主流经平和县泮池入云霄县境内,汇诸水成漳江主流马铺溪。马铺溪依次流经马铺乡峰头、下河、下楼,而后经云陵镇折向东南,至东厦镇汇入港耒水,于湖丘村附近入海,境内长58千米,流域面积862.3平方千米。主要有安厚溪、车圩溪、火田溪(北溪)、西溪、山美溪(南溪)等支流。:1072漳江水系年均输沙量0.0404万吨/平方千米,含沙量0.36公斤/立方米,输沙率5.5175公升/秒,年流沙量最高值85.21万吨,最低值11.27万吨,多年平均41.94万吨。侵蚀模数为250~350吨/平方千米。:108~109
潮汐
云霄县潮汐属规则性半日潮,为外海潮波从东南海面传入引起的感应。由于气候因素的作用,有增、减水现象,一般冬季减水,夏季增水,尤其以台风袭击,潮水顶托,引起江水上涨为甚。潮汐规律为:初一、十五水满正午,初八、四早满、晚满,初十、廿五日暮潮平。高潮水位出现在农历八、九、十月份,低潮水位在五、六月份。常年高潮水位2.1米,最小1.1米。最低退潮位-2.3米,一般-1.3米,最高-0.2米。最大潮差5.45米,一般3.4米。:110
水利
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云霄县常受干旱、洪水、台风、海潮等灾害威胁。至民国期间,境内只有陂、圳、池塘、沟等简单蓄水设施和序斗、绞桶、龙骨车、筒车等简单抗旱工具,江海堤也均用海泥杂土干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水利建设。50年代初期,主要抓整修破圳、江海堤防和建立小型抽水机站。1955年起,转入水库、滚水坝、水闸、引水渠等水利设施建设,同时不断提高江海堤的防潮防洪标准。1963年起,开始建设小型水电站。1981年起,发展电力排灌、管道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江海堤标准化建设。至1996年,全县共建成蓄水工程1537处,总蓄水量2.67亿立方米,建成引水、提水工程2246处,建成达标海堤58.81公里,合计有效灌溉面积14.82万亩;建成投产的小型水电站21座,总装机容量22135千瓦,年发电量6907万千瓦时。:259
截至2020年末,云霄县有大小水库77座,其中大(Ⅱ) 型水库1座(峰头),中型水库1座,小(一) 型水库 10座,小(二) 型水库65座。:21
土壤
云霄县主要有水稻土、砖红壤性红壤、红壤、冲积上、风沙土、盐士六大土类。有淹育型、育型、潜育型、漂洗型、盐渍型、砖红性红壤、黄色赤红壤、粗骨性赤红壤、赤土、红壤、粗骨性红壤、黄红壤、水化红壤、红土、冲积十、灰沙泥土、滨海盐土、滨海风沙土等18个亚类,划分为47个土属,68个土种。六大土类按耕作种植使用条件分为水田、旱耕地、山地及滩地、风沙土土类。:113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云霄县已发现有金、银、铜、铅、锌、锡、钙、、稀土、高岭土、地热等25种矿产,已发现矿种数占福建省全省的19%。查明或预测有资源储量的有16种,其中金属矿产有钨矿、铜矿、银矿、锡矿、铝锌矿等8种;非金属矿产有饰面用花岗石、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凝灰岩、高岭土、脉石英及砖瓦用黏土等6种;水气矿产有矿泉水;能源矿产有地热。:20
云霄县的矿产资源中,非金属矿产多、金属矿产少。金属矿产的勘查程度不高,开发利用率少,非金属矿产及地热矿产的利用率高。优势矿产主要有地热、建筑石料;次优势矿产有饰面石材。矿床规模均为小型或零星分散,矿山开采规模中,地热、建筑石料及高岭土可达到大中型。:20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云霄县(含常山)有耕地4605.74公顷,园地26409.42公顷,林地55761.51公顷,草地525.56公顷,湿地1737.2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950.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005.6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436.81公顷,其他土地1875.8公顷。
水资源
云霄县地表水主要来自雨水,水量河流随流程而增大,夏季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河流多年平均径流深925.06毫米,径流总量9.9606亿立方米,汛期(4~9月)占81.6%,非汛期(10~3月)占18.4%,年际变化差最大为2.87倍,径流分布与降雨量相对应,由西北向东南递减。:108~109
境内地下水资源分布随地理位置、地形、地质状况的变化而变化,总面积1029.53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12082.54万立方米/年。可划分为基岩裂隙水、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和松散岩类裂隙水3种类型。
海洋资源
云霄县海域位于东山湾内,最东端与东山湾入海口接壤,最西端与漳江出海口接壤,最南端位于陈岱镇白礁村,最北端位于东厦镇浯田村。八尺门把云霄海域一分为二,海堤北边称东山湾,呈U形,最大处南北长20千米,东西宽15千米,湾口朝南,门口狭窄,宽5千米,海堤南边称诏安湾,呈L形。海域面积106.70平方千米,大小岛屿12个,其中,30米等深线内浅海面积57.22平方千米,有黄鳍棘鲷、日本囊对虾等渔业资源。海岸线长75.5千米,有潮间带滩涂面积30平方千米,其中位于东厦镇的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3.6平方千米。漳江出海口两岸滩涂有漳江淡水注入,是鱼类、贝壳类等水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场所。:20~21、152
动物资源
自然灾害
云霄县主要有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其中洪水灾害比较频繁,:1072~1073此外还有寒潮、地震、冰雹等自然灾害。:116~125据记载,1949年后发生特大的洪水共12次,最严重的一次为2006年5月,受第01号台风“珍珠”的影响,全县普降大暴雨,城区70%被淹,局部地区淹没水深高达2.0米,全县倒塌房屋822间,因灾死亡19人,冲毁路基27处,堤防毁损110处,水利灌溉设施损失140处,经济损失6.5亿元。台风灾害年均发生4次,主要发生在7~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5年8月13日,10号台风,风力10级,受灾人口16.2万人,农作物受灾7398公顷,成灾面积4567公顷,绝收687公顷,房屋损坏940间,倒塌95间,农业经济损失6825万元,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干旱灾害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4年,全县21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干涸,作物受旱面积2月上旬时达12.7千公顷。全年因灾损失粮食600吨,农业经济损失0.8亿元。:1072~1073
人口
新石器时代,闽族先民已在云霄境内生活。至春秋战国后期,由于京族的繁衍南迁,发展成为闽越族或越族。秦、汉发兵平定南方诸越族和东晋“衣冠南渡”,南下的汉人与闽越族居民杂居于云霄。唐初,发生“蛮獠啸乱”,陈政率兵平乱,建漳州市,军校及家属64姓在云霄繁衍。:126-127陈政父子开漳,是云霄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族移民。历代又有各姓汉人迁入,形成云霄主要人口。此后由于战乱频繁,瘟疫经常发生,人口发展缓慢,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初,云霄县人口109659人。:126-1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自然增长率从1954年的13.78%,提高至1968年的39.02%。“文化大革命”发生后,人口生育处于无政府状态。1975年后,逐步落实节育措施。1979年,后步上法制轨道。199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5年的27.05%下降至6.3%,全县人口394519人。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的控制,促进了优生优育和人口素质的提高。:126-127
此外,1953年前后,有从国外回来的归侨和难侨进入云霄,计8000多人。:126-127
2021年末,云霄县有常住人口41.19万人,出生率9.4‰,死亡率7.3‰,自然增长率2.1‰。户籍人口467892人,116348户。户籍人口中,男性247008人,女性220884人,18岁以下99265人,18~35岁106083人,35~60岁180928,60岁以上81616人。
经济
综述
2021年,云霄县地区总产值236.75亿元,增长速度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8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3.7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8.1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652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684元。
第一产业
云霄县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农、林、渔业历史悠久,历史上盛产粮豆、果蔬、烟蔗、鱼贝,自给有余,远销县外。民国期间,由于战乱以及自然灾害,农、林、渔业生产遭到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农田建设、推广良种、科学种植等,农、林、渔业生产得到了发展。此后经历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农、林、渔业在曲折中发展,其中林业资源因农业体制及生产、生活需求,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科技人员政策,贯彻科技法规,实施科技兴农,促进了农、林、渔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方面:1982~1984年,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和农业区划,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商品性农业和创汇农业。90年代后,传统农业从粗放经营型向高产、优质、高效的集约经营型转变。渔业方面:完善配套设施,兴建良种试验场,建设水产品养殖基地,发展水产品加工业,面向市场发展渔业生产。林业方面:采取绿化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158~159、204、235~236
云霄县粮食作物以水稻、番薯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食为主;渔业以水产养殖、海洋捕捞为主;:1073其中枇杷产业为云霄县农业支柱产业,有完整产业链条,有枇杷鲜果、枇杷花茶、叶茶、枇杷叶、枇杷膏、酒、果汁、蜜饯、花蜜等产品。至2020年末,云霄县建设完了省级特色枇杷农产品优势区、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区。还有云霄枇杷、竹塔泥、东厦锯缘青蟹、列屿巴非蛤、下河杨桃、马铺淮山等地理标志性产品。
2021年,云霄县农林牧渔总产值79.8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6.05亿元,林业产值1.94亿元,牧业产值9.04亿元,渔业产值30.7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7亿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6802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7049亩。猪出栏262028头,期末存栏142638头;牛出栏3657头,期末存栏3363头;山羊出栏2444只,期末存栏2595只;家禽出栏594511只,期末存栏332604只。水产品产量267854吨。
第二产业
汉代,云霄县境内已有造船业。唐朝,中原先进技术传入。宋代,有水头瓷窑、黄墩盐场等。至明、清年间,境内有造船、陶瓷、冶炼、制糖、晒盐、腌制、酿造、染织、榨油、竹木加工等行业,其中红糖、腌制品及竹木制品远销津沪江浙及潮汕地区等。清代厅治期间,城镇手工业生产形成规模,其中打索街、打铁街、筒车街、竹仔街、屐仔街、扁担街、灰窑头,都因其专设匠作门类而得名。民国期间,开始出现印刷、雪茄、碾米等机械生产工业。:287~28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成立第一家国营工业企业云霄印务局。1951~1952年,先后创办公私合营云霄酱汁厂、碾米厂、云霄电厂、公营云霄卷烟厂。1957年4月,云霄糖厂投产。此后经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工业发展较慢。改革开放后,加强电力、交通和工业原料基地建设,逐步扩大工厂企业自主权,发展城乡集体、个体经济,工业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87~288至2020年末,云霄县已初步形成新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和建材的“2+2”产业体系。形成了“一区多园”布局(一区:云霄经济开发区,多园:云霄节能光电产业园区、富佳宝食品科技和建材产业园、翔安云霄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临港工业集中区、列屿核电配套产业园、陈岱工业园),工业主要分布在云陵工业开发区、陈岱工业集中区、列屿临港工业集中区。:115
截至2021年末,云霄县有工业企业153家。建筑企业32家,从业人数7672人,总产值96184万元,房屋施工面积355305平方米,竣工面积136992平方米。
第三产业
唐垂拱年间(685~688年),云霄县建成“通市肆”。宋代,纺绵、陶瓷制造业已相当发达(境内火田镇有宋窑遗址),市场贸易商品种类不断增多。明代,航运业开始发展,商船川走福州市、温州市、宁波市、乍浦镇、上海市、天津市等地,并远航日本、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明代中叶,云霄城区逐步形成较为集中地经营同一行业的街道,如米市街、卖碗街等;农村则有交易农副产品和水产品的圩市,如西林市、下河市、列屿市、陈旗岭市、牛圩等。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云霄厅治所在地形成以商业行业命名的街道20多条;城乡有圩、市场14个。爱新觉罗·旻宁年间(1821~1850年),有米谷、水产品、南北京果、棉布、金银首饰、糕饼、屠宰、医药、蔬菜、茶叶、竹筋、榨木等12个行业。:405~406
民国十五年(1926年),有13个商业行业。由于云霄地处漳浦、平和县、诏安县、东山等县中心点,是商品的集散地。民国三十年(1941年),有17个商业行业,县城登记发证的商店494户,越年补登记52户。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物价飞涨,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城乡物资交易时断时续,商业盛衰无常。:405~4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整顿市场、稳定物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市场逐渐繁荣。此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商业再度萧条。至改革开放之后,集体、个体商业迅速发展,市场再度繁荣。:405~406
至2020年末,云霄县正在构筑“4+4”现代服务业体系,包括生态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四大现代服务业,以及中高端房地产、电商产业、现代商贸服务业和健康养老服务业。
2021年,云霄县有限额以上贸易法人企业128家,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51673.6万元,出口商品总额12931万元,年末存款余额188.52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唐垂拱年间,云霄县已设有松州书院。宋代,有石屏书院、精一堂。至明代,有镇城、紫阳等书院,城乡普遍举办社学、村塾、私塾。清代,云霄县设立义学;清末,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同时开启女子上学的风气。民国期间,发展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简易师范。民国三十七至三十八年(1948~1949年)间,因经济、战乱等原因,云霄县简易师范和部分小学先后停办。:9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至1966年,云霄县有幼儿园71所、小学177所、中学5所。“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遭受严重摧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改革全面展开,教育事业再度发展。:921
截至2021年末,云霄县有小学106所,在校生51931人,专任教师3105人。初级中学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6所,高中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在校生35652人,专任教师3104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4320人,专任教师150人。中学主要包括:云霄第一中学、云霄第二中学、云霄第三中学、云霄第四中学、云霄第五中学、云霄元光中学、云霄第一中学分校、云霄将军山中学、云霄立人学校、云霄云陵工业开发区第一学校等。小学主要包括:云霄县实验小学、云霄县元光小学、云霄县第二实验小学、云霄县云陵下坂小学、云霄县英济学校、云霄县莆美阳下小学等。
文化事业
云霄县人文荟萃,文学艺术创作活跃,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历代留下了不少诗文集,有唐陈元光的《龙湖集》,明林偕春的《云山居士集》,清何休有历代留下的诗文集,有唐朝陈元光的《龙湖集》,明代林偕春的《云山居士集》,清代何子祥的《蓉林笔抄》、张继勋的《甲子纪事诗》、方士正的《霞屿生诗文集》等。民间戏曲演出历史悠久,剧种多样。民国期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县创办报纸刊物,演出文明戏,增加图书阅览、展览等活动内容,期间电影开始传入。然而,自清末至民国期间,由于政治、战乱、经济等因素,文化事业发展缓慢。: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霄县先后建立文化馆、文化站、专业剧团、广播站和电影队,设立新华书店总店,并相继建成电影院和剧场,农村普遍组织业余剧团。同时,还创办报纸、文艺刊物,设立无线广播电台,成立档案馆和出版《云霄文史资料》。80年代,发展电视转播和录像、投影放映,并成立各种文化艺术社团和开展修志工作;90年代,建立县有线电视台,发展调频广播。:991
至2019年末,云霄县有专业潮剧团1个,民间职业潮剧团21个,木偶剧团2个,芗剧团2个,专业文艺协会13个以及漳江画院、元光书画院、云山书画院、红树林书社、星期三4个合唱团。:159
截至2022年末,云霄县已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等文体场馆,还有9个文化站,其中云霄县图书馆连续多年被评为三级图书馆,云霄县文化馆被授予一级文化馆。云霄潮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卫生事业
唐朝,云霄县已设有医学博士职官。明代,设有医学训科,后设阴阳医学僧道,民间已能利用中草药医治伤病。明、清少林拳医术传入云霄地,民间已普遍懂得药物、医理常识,还有龙坑等“医药村”,传统中医分布城乡各地。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开始有私人西医馆。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云霄县在原戒烟所的基础上,设立县卫生院,院长兼医师,共有人员7人;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全县有中、西医疗单位56家。:1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霄县设立医疗卫生单位、培训医疗人员,通过一系列卫生运动,逐步控制根除了各种传染病。至1990年,全县已拥有县级综合医院2家、卫生防疫站1家,农村中心医院2家,乡镇场卫生院7家,215个行政村均有卫生所、保健站,还有私人诊所90家。:1021
截至2021年9月,云霄县有医院3所,卫生院9所,其中公立医院有云霄县医院、云霄县中医院、云霄县妇幼保健院。
社会保障
民国时期,云霄县未有劳动人事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设立组织、民政、人事、劳动管理机构,对工人、干部实行统一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工资、劳保福利、调配任免、招收录用、考核奖惩和退休制度。“文化大革命”初期,劳动人事机构受到冲击,管理制度遭到破坏。1985年起,实行劳动人事、工资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劳动人事部门实现职能转变。1992年后,劳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逐步实行劳动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人事管理体制。:834~835
2021年末,云霄县期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55742人,期末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22588人,期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1142人,期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0527人。有养老院5家,社会福利中心2家。
交通运输
综述
云霄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交通可分为陆路、水路,其中水路是云霄对外交通的主要方式。汉代,云霄县境内已有闽粤驿道。明代,水路已通航天津市、宁波市、台湾、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地区。民国期间,开始建设公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现代化交通设施建设,开通了国道G324线等交通干道;水路则因多重因素影响,逐渐为陆路取代。:337
至2020年末,云霄县有厦深铁路、沈阳—海口高速公路、云平高速以及国道G324、G357、G228、沿海大通道贯穿境内。内河通航里程32.5千米,可直达厦门市、汕头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形成公路、铁路、水路的交通网络。
铁路
云霄县有厦深铁路过境,境内设有云霄站,为三等站。:137厦深铁路的通车,结束了云霄县不通铁路的历史,迎来动车时代。2020年,云霄站停靠旅客列车64车次,发送旅客1025054人次,日均发送2808人次。:137
公路
汉代,云霄县境内已有闽粤驿道。明代,开辟铜山驿道。清代,辟有莆美大道。此外,还有通往诏安县、平和、东山县、漳浦等地的古道。民国期间,开始公路建设,但因战乱等因素时断时续。民国七年(1918年),龙汕公路开建。民国十八年(1929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开通龙诏公路的云浦、云诏两段简易公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防日军入侵,公路遭到彻底毁坏。:337~3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开通龙汾干线公路(国道G324)。此后,陆续建成省道漳云线、双码线,县道云平线,以及百多条乡村公路。至1996年,有公路594.99千米。国道G324的开通,使云霄县成为沿海城市沟通香港特别行政区、深圳市、广州市、昆明市等地的必经之地。:337~338
至2020年末,云霄县已有沈阳—海口高速公路、云平高速以及国道G324、G357、G228、沿海大通道贯穿境内。并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航运
云霄县历史上对外交通主要依靠航运。明嘉靖间(1522~1566年),已通航天津市、宁波市、台湾、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清末至民国期间,小货轮、机帆船通航香港、广州等地。漳江内河运输,是水陆联运、货物进出的重要转运通道。抗日战争期间,港口封锁,漳江成为湖南省、江西省、粤东、龙岩市等地的重要转运线。:337~3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代后,由于漳江水利设施建设,船只不能通行,至70年代逐渐为陆路运输所取代。1949~1979年,海运仅限于厦门市、汕头市之间。1980年后,航运恢复通至上海市、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337~338
至2019年末,云霄县有渡口6道,航线5条,渡船7艘,渡工16人。渡口分别为:坑口、青美、龙镜、衫脚、峰头、马铺。全年水上交通客运量2.1万人、旅客周转量102.004万人千米。:127
公共交通
2020年,云霄县有客运企业6家,车辆110部(客运班车66部、旅游包车44部),核定座位数3662个;客运班线25条(省际3条、县际11条、县内11条),其中农客班线17条。:131
全县公交车运营企业1家,车辆数25辆,有13条线路;出租车运营企业2家,车辆总数41辆;有网约车公司4家,车辆总数52辆;全县辖区都可以采用网约车方式出行,实现158个建制村村村通客车。有普通货运企业数27家,车辆数741辆;危险品货运企业3家,车辆数17辆。:131
人文
方言
云霄县属闽南语系地区,90%以上人口讲闽南话,也存在部分客家话区。声调分阴平、阴上、阴去、阴入和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其中阴上、阳上已同调,实存7声。与其他地方相比,语音、调值略有差异。境内平原、沿海、山区之间,也稍有差别。沿海的陈岱、列屿兼杂诏安县、东山县语音,山区的马铺兼杂平和语音。大体可划分为城区、陈岱、列屿、东厦、马铺5个片区。:1200~1202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迹
云霄县有云霄威惠庙、燕翼宫、陈政墓园等“开漳史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陈政墓和陈元光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产美食
云霄县有云霄枇杷、下河杨桃、下河金枣、马铺淮山、东厦锯缘青蟹、东厦缢蛏、漳江口大蚝等特产,还有粽子、水面、烧窑鸡、糟肉饭、粿(年糕)、水晶饺(米梭)、南瓜花生酥糖、煎饺、蚝仔煎、牛肉丸、糯米糍、腊肠等特色美食。
风景名胜
综述
云霄县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包括将军山公园、南湖生态园、和平乡乌山风景区、陈岱镇金汤湾旅游区、马铺乡百草园、下河乡杨桃生态园、七星山风景区等。:167正在形成以乌山红色景区为目的地、连接和平乡采摘园区、休闲农业景区、贯通将军山景区构建云霄“后花园”旅游带;围绕“能源新城”战略目标,以列屿“核电产业文化观光园”和陈岱温泉旅游为重点,构建工业文化及温泉休闲旅游观光带;以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和佳洲岛农业创业园为支点构建休闲旅游、美食观光的云霄“起居室”旅游带;以下河、马铺、火田镇三个乡镇“农业大观园”为支点,构建以农业文明为主题的美丽乡村旅游,创新“乡村旅游+休闲康养”旅游产业新模式。
主要景点
将军山公园
将军山公园位于云霄县城西侧,距县城2.5千米,总控制面积3.19平方千米,公园内有大观楼、大龙湖、茗香、碑楼碑亭、陈政墓等景点,其中陈政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
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云霄县漳江入海口,距云霄县城区10千米,属海岸湿地类型自然风景区。漳江口红树林生长于漳江出海口两岸潮间带浅海滩涂中,保护区面积2360公顷。区内拥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物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蟒蛇、中华白海豚),极危物种1种(玳瑁),濒危物种6种[江豚、小杓鹬、水栖龟、(绿)海龟、太平洋丽龟和棱皮龟],易危物种2种(黄嘴白鹭、黑嘴鸥),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9种,有中日协定保护候鸟77种,中澳协定保护候鸟41种;林下还滋生着多种藻类。有“海底森林”、云霄塔、“十月怀胎”、群鸥起舞、鱼虾嬉戏等景观。
乌山风景区
乌山风景区位于诏安、云霄、平和三县的交界处,海拔1117米,自北而南,绵延百里,是闽粤边区重要的山脉,距云霄城区约30千米。而且是原闽南地委机关所在地,被誉为“闽南的井冈山”。有乌山老游击队员之家纪念馆,有“地委机关秘密通道”“看守所”“印刷厂”等革命遗址和文物,有当年红军游击队的电台室,有原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卢叨同志墓地等十多处革命胜迹。
著名人物
城市荣誉
参考资料
漳州统计年鉴-2022.漳州市统计局.2022-12-06
云霄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2-12-06
云霄县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1-15
县政府办公室.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18
云霄概况.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18
地理环境.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18
建制沿革.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06
云霄枇杷.云霄新闻网.2023-01-14
云霄特产——枇杷.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云霄特产——杨桃.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下河杨桃.云霄新闻网.2023-01-14
东厦锯缘青蟹.云霄新闻网.2023-01-14
云霄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25
云霄县委常委会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座谈会召开.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25
云霄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云霄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27
云霄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12-06
自然资源.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18
云霄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发布云霄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的批复.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18
云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霄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26
陈政陵园.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18
云霄:陈政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揭牌.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18
常山概况.常山华侨经开区管委会.2022-12-18
漳州统计年鉴-2018.漳州市统计局.2022-12-18
漳州统计年鉴-2019.漳州市统计局.2022-12-18
漳州统计年鉴-2020.漳州市统计局.2022-12-18
云霄枇杷获福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27
云霄县8所学校入选福建省2018年“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04
2021年度云霄县绿色学校命名名单.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04
云霄年鉴2020.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3
云霄县图书馆.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3
云霄县博物馆.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2023-01-13
福建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名录.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1-13
云霄新体育场竣工投用.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3
文化 广电 体育 史志.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3
云霄年鉴2017.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3
云霄年鉴2019.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3
国家文化部授予云霄文化馆为一级文化馆 云霄潮剧列入国家级非遗.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非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13
医院信息表.福建省公共数据资源统一开放平台.2022-12-27
漳州市公立医院2022年第三季度质量信息公开指标表(云霄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26
云霄县医院简介.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27
云霄县中医院简介.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2-12-27
云霄县举行县妇幼保健院大楼落成揭牌仪式 .漳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7
养老机构名录.福建省公共数据资源统一开放平台.2023-01-13
厦深铁路全线正式开通运营.中国政府网.2023-01-14
南昌铁路局:厦深铁路12月1日起全线试运行.中国政府网.2023-01-14
厦深铁路动车正式运营 我县迎来动车时代.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漳州云平高速建成通车.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云霄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漳州概况.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1-14
福建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单.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3-07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含国家级).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3-07
我县陈政墓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陈政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牌.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福建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至2022年5月31日).福建省文物局.2023-01-14
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截止2022年5月31日).福建省文物局.2023-01-14
下河金枣.云霄新闻网.2023-01-14
马铺淮山.云霄新闻网.2023-01-14
东厦缢蛏.云霄新闻网.2023-01-14
漳江口大蚝.云霄新闻网.2023-01-14
云霄美食——粽子.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春节特辑——云霄美食“呷透透”】云霄水面.云霄新闻网.2023-01-14
云霄美食——水面.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春节特辑——云霄美食“呷透透”】将军山烧窑鸡.云霄新闻网.2023-01-14
云霄美食——将军山烧窑鸡.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云霄美食——糟肉饭.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云霄美食——粿(年糕).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云霄美食——水晶饺(米梭).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云霄美食——酥糖.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云霄美食——煎饺.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云霄美食——蚝仔煎.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云霄美食——牛肉丸.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云霄美食——糯米糍.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云霄美食——香肠.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4
将军山景点概况.清新福建.2023-03-07
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5
乌山红色旅游风景区介绍材料.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1-15
云霄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云霄枇杷”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2023-03-07
乡村振兴|土枇杷成了“金果果”——福建云霄棪树村的乡村振兴路.中国乡村振兴在线.2023-03-07
土枇杷成了“金果果”——福建云霄棪树村的乡村振兴路.中国质量新闻网.2023-03-07
云霄县被授予“中国温泉之乡”.清新福建.2023-03-07
云霄县被授予“中国温泉之乡”.搜狐.2023-03-07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的公告.中国政府网.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