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拉丁学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又名土杉、罗汉杉等,是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的常绿乔木,广泛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以及南温带地区。自然生长的罗汉松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省、福建省、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等省区,在日本也有少量分布。在2013年,罗汉松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当中,其保护级别为易危(UV)。同时,罗汉松已于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罗汉松植株高达20米,树皮为灰色,较松,细碎屑堆积,树枝发达茂密,叶片呈螺旋状,细长弯曲,长7~12厘米,宽7~10毫米,顶部为绿色,有光泽。雄花呈球状,常2~5朵簇生,而雌花为穗状单生,有梗,花期4~5月。种子呈圆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后皮呈紫黑色,有白粉覆盖,一般成熟于8~9月。
罗汉松味微甘、性微温,其根皮及果实具有益气补中、活血止痛等功效。罗汉松端庄挺拔,具有“长寿”、“常青吉祥”等寓意,中国人一般将其作为高档住宅的景观,是一种良好的经济观赏树种,其木质细腻,易加工,因此一般用于制作家具、器具以及文具等产品。
名称来源
种子上部的侧胚珠光滑如“光头”,下部种托像罗汉的身体,稍凸起的部分像罗汉折起来的手。当种子成熟后变成紫色和黑色,它看起来像一个“罗汉”穿着一件紫色的袈裟,所以它被命名为罗汉松。
罗汉松是一种常绿乔木,植株高可达20米,胸径可达60米,树皮呈灰色,较松,浅裂,细碎屑堆积,呈薄鳞片状脱落。其树冠为宽卵形,树枝短、斜、发达茂密。
叶片螺旋式生长,细长弯曲,呈长条状披针形,长7~12厘米,宽7~10毫米,顶部呈绿色,有光泽,叶背面浅绿,叶片两面中脉明显隆起。
雄花呈球状,常2~5朵簇生,而雌花为穗状单生,有梗。种子为圆球形,直径约1厘米,未成熟时是绿色,成熟后为紫黑色,覆盖白色粉末,放在膨胀的种托上。种托肉质,先是深红色,然后是紫色,叶柄长在种托上,有1~1.5厘米。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自然生长的罗汉松主要分布于中国,在日本也有少量分布。
中国分布
罗汉松广泛种植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区。
生长习性
罗汉松广泛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以及南温带地区,多分布于海拔500~1200米的地带。罗汉松为中性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喜较弱的照明环境,稍耐荫,不能暴晒,可承受一定程度的低温环境。喜欢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砂质土壤,对土壤适应性强,在碱性土壤中也能生存,但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不良,且在碱性土壤中生长叶片易黄化、严重时导致烧根。罗汉松适宜在15~28摄氏度范围内生长,吸附烟尘的能力强。罗汉松的抗风能力很强,抗病虫害能力也很强,受病虫害侵扰较少。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罗汉松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每年4~5月份开花,8~9月份形成种子。罗汉松可通过异花传粉、受精卵产生种子的方式进行繁衍。而罗汉松雌雄植株间存在显著的生态适应性差异,雌株会积累更多营养物质以供繁殖,且有研究指出增强光合作用是雌株高生殖投资的一种补偿机制。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罗汉松的播种一般分为春秋两季,秋季播种需要在8~9月时期采集成熟的罗汉松种子。首先需要将采集到的种子进行浸种,使其充分吸收膨胀后以备播种,或将种子直接播种在苗床或盆土上。罗汉松种子不宜长期保存,采后需要立即播种或沙藏在阴凉处。到了春季3~4月时开始播种。当播种量过多时采用撒播的方法,而当播种量过少时采用点播的方式,用2粒种子进行点播即可。需要时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当种子开始萌发就要逐渐除草。
插繁殖
在春季一般选择硬枝扦插,在3~4月由一年生植株上剪下粗壮而无病虫害的枝条插穗,一般需要90天才能出芽。而秋季一般选择嫩枝进行扦插。选用当年春扦插的当年生植株上半木质化的健壮枝条作为插穗。在温度适宜、控制精细的条件下,一般秋季扦插60天即可出芽,在下一个春季进行移栽,成活率很高。
栽培技术
养护管理
罗汉松插条后到插穗生根之前的这段时间内,需要将阳光阻断50%~80%。罗汉松在20~25摄氏度范围内生长最好,当温度低于20摄氏度时,会出现生根缓慢甚至困难的现象,温度越高,插穗腐烂的概率越大。落地栽种的罗汉松叶子较多、呼吸蒸腾旺盛,因此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而不同区域的罗汉松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每3~4个月需要放一次肥,但需要控制用量。
病虫防治
病害
罗汉松可能会发生叶斑病、叶枯病、白粉病等。罗汉松感染叶枯病,叶子会变红,且病斑非常不规则。另外,当白粉病病害严重时,可直接导致罗汉松死亡。
虫害
罗汉松有时会遭受蚜虫(Aphidoidea)、介壳虫(Coccoidea)、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barinus)、罗汉松蛀皮天牛(Hirticlytus comosus)、橙带蓝尺蛾(Milionia basalis)等害虫侵扰。蚜虫和介壳虫的侵扰会直接导致叶片数量锐减,危害罗汉松的正常生长,可以人工清除或刮除介壳虫卵,消除其对罗汉松生长的威胁。罗汉松蛀皮天牛主美国白灯蛾会在树木内部蛀虫,钻孔,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发育,当幼虫对树木破坏严重时,受侵扰的树木迅速枯萎死亡。橙带兰尺蛾的幼虫常啃食罗汉松树叶,严重影响了罗汉松的光合作用面积以及正常生长发育。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罗汉松生长缓慢,不太可能大量生产加速栽培,虽然有些苗圃有专门栽培罗汉松,但与其他传统植物相比,仍供不应求,尤其是大规格的罗汉松苗木。此外,大量苗木集中于少数苗圃中,导致其价格容易被炒作,大大偏离原价,造成价格虚高,资源人为的短缺。罗汉松现有的资源无法满足日常园林绿化的需求。
致危因素
野生罗汉松古树价值颇高,导致许多不法分子进行偷伐倒卖,使罗汉松古树资源越来越稀缺。其次,罗汉松生活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土壤营养缺乏、光照不足、夏季长时间的高温状态或冬季的积雪多日不化等问题造成罗汉松快速衰老或死亡。另外,罗汉松蛀皮天牛和橙带蓝尺蛾的美国白灯蛾不断侵蚀罗汉松树皮和树皮下的木质部表面会缩短罗汉松的寿命,对树木破坏严重时,受侵扰的树木迅速枯萎死亡。
保护等级
在2013年,罗汉松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当中,其保护级别为易危(UV),且罗汉松已于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保护措施
当罗汉松千年古树遭受病虫害侵扰时,林业局立即派专业技术人员对罗汉松进行医治,并切实加强对罗汉松树木资源的管理,进行罗汉松古树普查工作,建立档案采取数据化管理措施。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罗汉松的果实及其根部都具有药用价值。内服罗汉松果实可用于治疗心胃气痛、面色枯黄、气血虚等病症,罗汉松根皮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能治跌打损伤等。近年来,随着植物药用成分分离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学者发现罗汉松植物中的双黄成分对肿瘤、病毒、氧化、炎症都有抵抗力,在血液和神经系统中都有良好的活性。
经济价值
作为一种木材,罗汉松结构紧凑、油脂丰富,具有防潮、防锈,受害虫较少的功能,是建筑设备的好木材。一般用于制作家具、器具以及文具等产品。与其他绿植相比,罗汉松的生长速度缓慢,生长期较长,因此产品成本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提高,罗汉松的价值也越来越高。此外,罗汉松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种植、物流运输、电子商务销售、观光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观赏价值
罗汉松本身树形优美,枝叶苍翠,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一直以来都是做盆景的良好材料。造型树一般是罗汉松作为绿地盆景按照各种艺术方式进行处理的成品。罗汉松在别墅、庭院、寺庙等地方仅供少数人欣赏,但在许多城市道路以及公园中却时常可见。罗汉松常常也能用作篱,嫩绿的新叶和深绿色的老叶交替排列,也有不同的观赏价值。
主要变种
柱冠罗汉松
柱冠罗汉松(拉丁学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Sweet var. chingii N. E. Gray)产于浙江省,树冠呈圆柱状,叶片较小,呈倒披针形,长1.3~3.5厘米,宽1~4毫米,叶片顶部较圆,叶基部为楔形。
狭叶罗汉松
狭叶罗汉松(拉丁学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Sweet var. angustifolius Blume)原产于中国四川、贵州、江西、广东以及江苏省,日本也有少量栽种。其与罗汉松的差异为叶片形态,狭叶罗汉松的叶片相较狭窄,长5~9厘米,宽3~6毫米,叶片顶端渐窄至渐尖,叶基部楔形。
参考资料
罗汉松.植物智.www.plantplus.cn.2022-11-10
罗汉松.植物科学数据中心.www.plantplus.cn.2022-11-10
罗汉松.www.iplant.cn.2022-09-2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15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www.forestry.gov.cn.2022-09-21
罗汉松.www.dayi.org.cn.2022-09-21
【检验检疫局】宁波梅山口岸成为全国第二家进口罗汉松特定口岸.dialog.cnnb.com.cn.2022-09-21
风雨沧桑罗汉松.culture.66wz.com.2022-09-21
千年不老松得到医治.www.susong.gov.cn.2022-09-21
宿松县完成古树名木普查鉴定工作.www.susong.gov.cn.2022-09-21
柱冠罗汉松.www.plantplus.cn.2022-09-21
狭叶罗汉松.db.kib.ac.cn.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