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勋(1899---1964)字力员, 江苏铜山区柳泉镇人。幼年人私塾,后就读于铜山县第一高等小学。1916年考入南开大学附中,两年后改考苏州农业学校,毕业后进入中国国民党军队。
人物简介
胡大勋(1899---1964)字力员,江苏铜山县柳泉镇人。
人物生平
幼年入私塾,后就读于铜山县第一高等小学。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1918年秋,入西北军第3旅随营学校,1924年底,在西北军中先后任军械长、军械库主任、财务处庶长、葛县警备营长、征收局郑县分局局长等职。1932年辞职还乡。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州市沦陷,共产党员陈诚一、胡大毅(胡大勋六弟)在贾汪区地区组织起200余人的“苏鲁边区抗日游击队”,韩治隆任司令,胡大勋应邀担任副司令。后来这支部队发展到千余人,被中国国民党收编为江苏省常备4旅第7团,韩治隆、胡大勋分任正、副团长。1938年底,部队分裂,在陈诚一的帮助下,胡大勋率7团大部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游击支队第3团,被任命为参谋长,不久改任八路军陇海游击支队驻铜滕邳办事处主任。1940年1月,八路军11师运河支队建立后,胡大勋先后任支队参谋长、支队长。在此期间, 胡大勋率领军民在贾汪区周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1944年被秘密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5年,日军投降,支队整编为解放军鲁南军区十八团,胡大勋任团长。解放战争开始后,他被调任鲁南军区副司令员。为粉碎中国国民党的进攻,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1948年底徐州解放后,胡大勋被任命为徐州市第一任建设局局长。1953年离休,1964年底,因病 辞世,享年66岁。
参考资料
一张老报纸,讲述徐州“两栖英雄”鲜为人知的故事.搜狐.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