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年蒿,属于菊科绢蒿属的一种植物,其花蕾常用于中药材。

形态特征

山道年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细或略粗,木质,垂直;根状茎短,具多年生木质营养枝,营养枝灰褐色,初时被灰白色蛛丝状柔毛,后脱落无毛。茎数枚或多枚,细、直立或下部稍弯曲,高20-40(-70)厘米,具纵棱,下半部褐色,有光泽,上半部灰绿色;中部或下部开始分枝,枝细,斜向上;茎、枝初时被灰白色蛛丝状柔毛,后光滑。叶互生,小形,羽状深裂;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叶柄长2-4厘米,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3-6厘米,宽1.5-4.5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分裂,每侧有裂片3-4枚,小裂片狭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具短尖头,有时基部小裂片再分裂出1-2枚小裂片;中部叶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有羽状全裂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分裂或不分裂,狭线形。头状花序椭圆状卵形或长卵形,无梗,直径2毫米,在小枝上排列成密集的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狭窄而紧密的圆锥花序;总苞片4-5层,外层总苞片小,卵形,背面绿色,近无毛,边膜质,中、内层总苞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无毛,边宽膜质或近半膜质;两性花3-5朵,花冠管状,黄色,檐部红色,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线状披针形,基部具短尖头,花柱近与花冠等长,先端稍叉开,具疣点及睫毛。瘦果,小,卵形,稍扁,无冠毛。花果期8-10月。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部分地区以及新疆地区。

栖息环境

生长于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透水良好的砂质土或砂质灰壤土环境中。

主要价值

驱虫作用

山道年蒿具有驱虫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蛔虫病和蛲虫病。

采集加工

通常在8月至9月期间,当花蕾颜色由绿转黄绿,顶端形状发生变化且不易黏连时进行采摘。若花蕾成熟时间不同,则需分批采收。采收后,应尽快使用火炕、烤烟房、干燥室等方式烘干,或者放置于通风处快速晾干,切勿暴露在阳光下或堆积存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建议剂量为6-9克;也可制成片剂或果露形式服用。

贮存方法

干燥后的花蕾应妥善保存,以保持其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参考资料

每日学一药——山道年蒿.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2

山道年蒿.山道年蒿.2024-11-02

山道年蒿.39健康.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