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博森(1969年1月生于天津市),又名柴渤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并曾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柴博森的作品多次入选重要展览,包括2005年的《溪林过桥》(首届写意中国画大展)、2007年的《铁骨脊梁》(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八十周年书画大展)和《赵家沟印象系列》(2007年中国画大展)以及2008年的《美丽的西部家园》(首届中国画双年展)。
个人荣誉
国画作品《溪林过桥》入选首届中国写意画展、《水乡秋韵》获华北五省市美展三等奖、《偷得浮生半日闲》获第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二等奖、《巫山巫峡气萧森》获首届海峡两岸书画大赛二等奖等。
人物经历
柴博森,又名柴渤珅,1969年1月出生于天津市,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自幼秉承家学研习书画,书法主攻《九成宫醴泉铭》《张猛龙碑》《张黑女碑》《等慈寺》《嵩高灵庙》等碑帖,逐渐形成自己风格。国画主攻山水,人物。作品注重将书法线条融入国画中,并努力将中国水墨的线与西方色彩的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品题材广泛,追求以奇异的构思、旖旎的时态、弥漫的悟性、笔墨的新韵,焕发浓重的画派新风。书画作品曾在中国首届中国艺术节、世界和平年书画大赛、全国正书、全国临书、全国楹联书法大赛等近几十次获国际、国内、地方比赛奖项。现为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联合会、当代书画院院士、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环球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内蒙古自治区青年书画院院士等。
获奖年表
2005年,《溪林过桥》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写意中国画大展。
2007年,《铁骨脊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八十周年书画大展。
2007年,《赵家沟印象系列》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7年中国画大展。
2008年,《美丽的西部家园》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中国画双年展。
2009年,《龙胜梯田》入选宁夏美协主办的上海美术馆成立五周年书画邀请展。
2009年,作品《守望家园》入选天津市第十一届美展。
2009年,作品《巡》《出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建军82周年书画展。
2009年,作品《落雪无声》获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2周年书画展优秀奖。
2009年,作品《落雪无声》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9年,作品《落雪无声》入选天津市第七届青年美展。
书画艺术
柴博森先生在做客天津美术网时指出,天津是培养书画家沃土的一方宝地。他说,天津的海河水养育了很多歌坛上、戏曲上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家,实际天津也是一个培养书画家的一方沃土,从六百年前建城一直到民国、当代,涌现出很多的能够走出天津,走向全国,很有实力和影响力的画家,它从方方面面哺育和滋润了众多艺术家。柴博森还指出,学习中国画观念要新、技法要强。他说,我一直有一种意识在支撑着,观念要新,技法要不断的加强,这二者是贯穿一幅好的作品和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柴博森有一颗博大的心,立志要画出体现水平、反映时代的抗鼎之作。投入很多激情在画画上,我们常年就在荒郊山村里头,认为那个景象那个题材才能够带来我们无限的创作源泉,反而现在画一些楼堂庙宇,高楼林立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人还是以农村题材为主要创作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