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耐力(tolerance to high temperature)是指人体对环境高温的耐受能力。通常可分为皮肤高温耐力和全身性高温耐力。当受到热辐射或热传导的影响,皮肤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时,会产生疼痛感。随着温度持续上升,疼痛加剧,直到无法承受,甚至可能导致皮肤烧伤。
影响因素
高温耐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穿着情况、劳动强度、风速以及空气湿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对高温环境的感受和适应能力。
测量方法
全身性高温耐力可以通过个体主观评估其难以忍受的环境高温程度来进行测量,这一过程被称为高温主诉可耐限。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体热储存量和深层体温等生理指标来评估全身性高温耐力。对于普通体型的男性来说,大约80千卡的体热储存量是他们能够自愿耐受的极限值。当深层体温超过41℃时,会出现不适当的血管收缩,出汗停止,并且存在生命危险。在高温环境下,由于过度的汗液蒸发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当失水量达到体重的10%-15%时,会影响工作能力;而当失水量达到20%时,则可能危及生命。
参考资料
人对高温的耐力有多大.中国气象局.2024-11-20
体力负荷对高温耐力的影响.百度学术搜索.2024-11-20
体力负荷对高温耐力的影响.百度学术搜索.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