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余年,四川遂宁人,2009年在乐山念大学,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骑行川藏线,一个人野外露营,做深夜食堂,创办电影工作室,做本土独立电影,老房子改造,水杯论坛等等。从大学开始在经济非常窘迫的情况下,通过义工和徒步旅行的方式,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也去了东亚的很多国家。毕业后在一家国际公益机构全职工作了接近4年,2016年10月离职公益机构,用一年的时间做了一部本土公益电影,1年自由职业和创业,2018年从四川省搬到上海市,加入好望角集团负责整个线上生态的战略设计和搭建。

人物经历

2009年-2013年,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学院,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获得管理学学士。大学期间先后担任管理系宣传部部长,校宣传中心部长,中国大学生公益联盟官网网站站长。

2010年12月,加拿大生命协会国际大学生志愿者领袖营。

2011年,加入四川大学励志社,并创立向日葵青年志愿者团队,是为大学生搭建的一个公益交流平台,主要在中国西南地区组织青少年和青年公益夏令营活动。

2011年7月,OBCHINA慈福行动西昌市夏令营。

2011年7月,成都耀天文化大学生国际双语领袖营。

2012年,代表管理系参与中国大学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大赛和大学生应用技术大赛。

2012年,大生命协会“如鹰展翅”大学生生命教育特训营。

2012年4月,香港当地文化中心MAD创不同第四届青年学院。

2012年5月,代表中国大学生公益联盟受邀前往北京参与中国第六届互联网站长年会。

2012年12月,创办向日葵志愿者之家1.0。

2013年,前往韩国仁川国际体育事工教练学院(ISTS)进行一个月的训练和学习。

2013年3月,创办青年分享会—水杯论坛。

2013年11月,组织和带队代表中国大学生巧固球运动队,前往济州岛参与亚洲第四届大学生巧固球运动大赛。

2014年,参与菲律宾YOUNGLIFE亚太地区青年品格训练,同年4月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MAD青年年会。

2014年6月,作为嘉宾受邀乐山师范学院做千人励志演讲《年轻就要去经历》。

2015年5月,国家体验式培训师认证培训。

2015年夏,乐山电视台发布苏余年个人主题电视节目《一个人的支教》《青年分享会-水杯论坛》《义工旅行》。

2015年7月,拍摄贵州省支教纪录片《延续的梦》。

2015年9月,作为制片人之一,发起制作原乡生活公益纪录片《回到乐山》。

2016年4月,担任制片人,发起和制作一部城市生活纪录片《回到乐山》。

2016年7月,发起和拍摄了一部环保公益片《流浪的口袋》,并共同发起“一千个环保约定”的公益活动。

2016年9月,创办向日葵之家2.0青年空间

2016年11月,导演公益片微电影冰裂的微光》,并在四川省第二届残疾人文化中国艺术节《冰裂的微光》获得二等奖

2017年5月,拍摄沐川古镇护专题片《箭板古镇》。

2017年12月,当选爱思青年城市合伙人,主导向日葵青年公益机构转型,创办乐山爱思青年。

2018年1月,加入好望角集团,先后担任好望角集团2017年度庆典暨联欢晚会总导演,好望角传媒事业部总经理。

2018年5月,调派至好望角集团上海市总部,担任好望角集团CIO,好望角互联网事业部CEO。

2018年11月,组建好望角首支技术开发部,进行用户端和内部端的开发。

2018年12月,正式成为爱思青年乐山市城市合伙人,作为乐山爱思青年发起人,推动爱思青年在乐山落地。

2019年2月,行动商学院第一期在线EMBA商学院。

2019年3月,带领技术部,完成好望角定制系统开发,发布好望角云学院在线系统。受邀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管理系作为演讲嘉宾,开展苏余年校友个人分享会《燃烧的十年》。

2019年3月25日受邀乐山师范学院作为演讲嘉宾,参与由乐山爱思青年,乐山师范学院,共青团乐山市市区委联合主办的“创与立”青年分享会。

2019年4月,北京黑马教育产业教育大课闭门班。

2019年5月,好望角教育科技英国游学。

获奖经历

苏余年在多个领域获得了认可,包括《他和她的环游故事|那些镜头记录的720天美好》获得陈坤“行走的力量原创大赛”TOP10作者,公益片微电影冰裂的微光》获得四川省第二届残疾人文化中国艺术节二等奖乐山市“优秀”公益创业个人,第十一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11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中国体验式培训师(中级)认证,INTERNATIONALSPORTSLEADSHIPTRAINING(Level2),加拿大生命协会“如鹰展翅”大学生生命教育特训营,成理理工管理系校园风光摄影\u0026DV展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公益联盟西部支教优秀志愿者,西南民族大学心理协会\u0026加拿大生命协会志愿者领袖营,2019混沌大学创新商学院优秀答辩毕业生,2019全国创新思维模型大赛30强。

社会职务

主要作品

新闻报道

制作作品

导演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