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台风研究中心(英文名:Asia-Pacific Typhoo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Center)是由联合国亚太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提案,在上海市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共同支持下,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举办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是全球唯一的国际性台风联合科研专业机构,成立于2021年12月1日,位于中国上海临港新片区的国际创新协同区。
2019年7月,亚太台风研究中心被列入中国气象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七次部市合作项目。2021年10月25日,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与市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书后,亚太台风研究中心注册落户临港新片区。2022年9月4日,亚太台风研究中心派出“追风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在瑞安市、金山区、临港新城和洋山深水港等地部署激光测风雷达、风廓线雷达等设备,以台风“轩岚诺”为案例,持续开展高精度台风风场测量,筑牢安全屏障。2023年起,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受台风委员会委托,主办全球唯一台风专业学术期刊《热带气旋研究与评论》,承担第十届WMO热带气旋国际研讨会(IWTC-10)综述专刊发表任务。2024年2月23日,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在浙江省台州市为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大陈)外场科学试验基地揭牌。
亚太台风研究中心设置亚太区域台风试验中心、台风数值模式研发中心、全球热带气旋研究中心、多学科交叉中心和孵化基地等部门。其主要聚焦台风数值预报及相关领域关键技术、台风科学观测试验及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多尺度台风机理等方面开展研究。
历史沿革
2019年7月,亚太台风研究中心被列入中国气象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七次部市合作项目。2021年2月,亚太台风研究中心正式获亚太台风委员会第53次会议同意;10月25日,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与市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书后,亚太台风研究中心注册落户临港新片区;12月1日,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
2022年9月4日,亚太台风研究中心派出“追风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在瑞安市、金山区、临港新城和洋山深水港等地部署激光测风雷达、风廓线雷达等设备,以台风“轩岚诺”为案例,持续开展高精度台风风场测量,筑牢安全屏障。2023年起,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受台风委员会委托,主办全球唯一台风专业学术期刊《热带气旋研究与评论》,承担第十届WMO热带气旋国际研讨会(IWTC-10)综述专刊发表任务;截至2024年12月,已组织全球100多位科学家发表21篇综述文章(回顾全球热带气旋领域科研业务进展),期刊全文收录于多个国际知名数据库,2024年影响因子2.4、引用分4.6分。2024年2月23日,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在浙江省台州市为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大陈)外场科学试验基地揭牌。2025年9月29日,由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协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联通共同打造的台风专业知识智能体——“智台智能体”正式开启对外测试服务。
地理位置
亚太台风研究中心位于中国上海临港新片区的国际创新协同区。
相关机构
亚太台风研究中心是由联合国亚太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提案,在上海市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共同支持下,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举办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是全球唯一的国际性台风联合科研专业机构。
组织架构
亚太台风研究中心设置亚太区域台风试验中心、台风数值模式研发中心、全球热带气旋研究中心、多学科交叉中心和孵化基地等部门。
研究方向
亚太台风研究中心主要聚焦台风数值预报及相关领域关键技术、台风科学观测试验及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多尺度台风机理等方面开展研究。
科研成果
亚太台风研究中心的部分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等国际高影响刊物,承担了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派代表参加美国气象学会第36届飓风和热带气象年会、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第21届年会(AOGS 2024)等重要国际会议并展示中国在台风探测技术、台风检验技术、台风数值模拟等方面的最新应用成果;2023年起受台风委员会委托主办全球唯一台风专业学术期刊《热带气旋研究与评论》,该期刊承担第十届WMO热带气旋国际研讨会(IWTC-10)综述专刊发表任务,组织全球100多位科学家发表21篇综述文章回顾全球热带气旋领域科研业务进展,2024年期刊影响因子达2.4、引用分4.6分且全文收录于多个国际知名数据库;2024年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牵头开展台风观测预报一体化业务科学试验,组织对台风“格美”“热带风暴贝碧嘉”“康妮”等个例的观测试验,建立完整的台风观测预报一体化业务流程,证实不同类型观测试验对提升台风强度路径预报水平的作用,还支持上海台风所与香港天文台利用有人飞机对台风“潭美”开展双机协同观测试验,为台风监测预报服务提供科技支撑,同时推动风云四号气象卫星B星快扫等国产气象科技产品在全球热带气旋领域深度应用,相关工作获WMO、台风委员会及国际专家高度认可。
“智台智能体”是由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协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联通共同打造的台风专业知识智能体。智能体整合《热带气旋研究与评论》《台风年鉴》《台风公报》以及气象部门编制的飓风报告等科技成果,融合国家级科研产出,从台风生成机理到路径预测再到专业解读,都可以一键完成。智能体可以实现实时追台风,直连权威监测数据,分钟级更新台风路径、强度、风雨影响范围,还能生成可视化图文报告,台风动态一目了然。
参考资料
Asia-Pacific Typhoo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Center.官网.2025-09-30
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在上海正式揭牌.央视新闻.2025-09-30
亚太台风研究中心落户上海.东方财富网.2025-09-30
亚太台风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三周年—— 务实打造全球台风科研合作典范.中国气象局.2025-09-30
亚太台风研究中心落户上海.今日头条.2021-12-01
全球唯一!国际性台风专业研究机构“亚太台风研究中心”落临港新区.新闻晨报.2025-09-30
“追风”!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开展成立以来首次科研行动.澎湃新闻.2022-09-04
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大陈)外场科学试验基地在台州揭牌.中国气象局.2025-09-30
动态一目了然 全球首个台风专业AI智能体上线.今日头条.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