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树(学名:檫木属 albidum),又称北美檫树、美洲檫木、白檫、红檫、黄樟等,属于樟科檫树属的一种植物。原产于北美洲东部,常见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落叶林中,北美檫树原本曾是威斯康星州的原生植物,但现今此树种已于该地区消失。

形态特征

乔木,高至35米。树皮具沟纹。小枝浅绿色,具深橄榄色斑纹,圆柱状。叶片卵形到椭圆形,互生,不裂或2-3浅裂(很少更多),长10-16厘米,宽5-10厘米,先端钝到锐尖。花序5厘米,丝状短柔毛;花苞片1厘米。花芳香,无毛;花被黄绿色。雄花雄蕊3,靠近花丝基部有2个明显的茎腺,花丝纤细;雌蕊通常无(有时存在于花序的顶花中)。雌花:退化雄蕊6;花柱纤细,2-3毫米;柱头头状。核果约1厘米;花梗带红色,棒状,肉质。果卵球形,亮黄色。

生长环境

气候

亚热带气候植物。 在白檫木的湿度范围内,年平均降雨量从760毫米到1400毫米不等。其中,640至760毫米发生在有效生长季节的4月至8月。在该范围的北部,年平均降雪量在76至102厘米之间;而在南部,可能只有2.5厘米或更少。平均无霜期为160至300天。1月的北方平均气温为-7℃,南方平均气温为13℃;7月的平均温度在21-27℃之间变化。

土壤和地形

在其范围内,几乎所有土壤类型上都可以找到白檫木。它在潮湿、排水良好、沙壤土上的开阔树林中生长较好,是废弃田地、栅栏沿线、干燥的山脊和山坡上的先锋物种,尤其是在火灾后。也生于贫瘠的砾石土壤和粘壤土上。最适土壤pH值为6.0-7.0。

分布范围

分布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美国伊利诺伊州佐治亚州佛罗里达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特拉华州康涅狄格州阿肯色州亚拉巴马州西弗吉尼亚州新泽西州纽约州堪萨斯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缅因州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密歇根州密西西比州密苏里州新罕布什尔州艾奥瓦州印第安纳州、弗吉尼亚州、佛蒙特州得克萨斯州、田纳西州、南卡罗来纳州罗得岛州宾夕法尼亚州俄克拉何马州俄亥俄州北卡罗来纳州)。美国(威斯康星州)已经灭绝。

繁殖方法

种子生产和传播

当树木接近10年时开始生产种子,当树木达到25至50年时产量最大。良好的种子作物每1年或2年生产一次。每千克有8800到13200粒种子,结实率为35%。鸟类是种子传播的主要媒介,水是次要媒介。有些种子可能是由小型哺乳纲传播的。

幼苗发育

白檫木种子通常休眠到春季,尽管一些早熟种子可能在秋季发芽。白檫木在森林地面的储存期限约为6年。在5℃的湿沙中分层120天可打破自然休眠。较好的苗床是潮湿、肥沃的土壤,上面覆盖着树叶和枯枝落叶。白檫木不耐荫蔽,林区繁殖稀少且不稳定。

无性繁殖

茂密的灌木丛通常出现在树木开口处或老田中,是由根芽而不是种子形成的。在竞争不激烈的好地方,根芽有时很丰富;其他地方增长缓慢。

白檫木很容易通过根芽繁殖。在部分地区,芽苗蔬菜迅速补充了废弃的农田。幼树的树桩上发芽很快。白檫木可以从根插繁殖,但不能从茎扦插繁殖。

主要价值

白檫木的树皮、树枝和叶子是某些地区野生动物的重要食物。鹿在冬季觅食树枝,在春季和夏季觅食叶子和肉质植物。适口性虽然变化很大,但在整个范围内都被认为是良好的。除了对野生动物的价值外,白檫木还为各种商业和家庭用途提供木材和树皮。叶子可用于做浓汤。木材用于制桶、水桶、柱子和家具。白檫木油用来给一些肥皂加香。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截至2018年,种群数量稳定,分布范围广,无重大威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