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红,1963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后进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音乐文学教研室任教,并获得中国传统音乐博士学位。现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86-1996在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音乐文学教研室教授文学课程,任讲师。
1996年至今在音乐学系民族音乐教研室工作。
曾任民族音乐教研室主任、系支部书记兼副系主任。曾于2009年上半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音乐学院访学。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主要论文
《“武当民歌村”吕家河民歌考辩》(《中国音乐》2003年4期)《多彩的民歌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载《向坝民歌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等。另有文化部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约稿《坚守与变通——从生存现状论民歌的保护与发展》(载《民歌对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约稿《好一朵茉莉花》(载《民歌版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等。
完成北京市科研课题《汉族民俗歌曲探索》(2006)、参加文化部科研项目“《中国音乐词典》修订”(2006)写作工作。
专著
《汉族民间长篇叙事歌的音乐类型及文化属性》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教学成就
学术成果
担任“汉族民歌”、“中国传统音乐文献导读”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有丰富的田野采风经验,如对莆田市“十音”“八乐”,武当民歌村,陕北民歌、以及北京郊区民俗音乐的考查等,鼓励学生进行采风实践。
开设课程
开设有本科课程“汉族民歌A”、“汉族民歌B”,研究生课程“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与现状”(合作)、“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分析”(合作),“中国传统音乐文献导读”(选修)。
社会任职
2005年成为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2011年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会员。
参考资料
中国音乐学院.www.ccmusic.edu.cn.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