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认识论史略》是由潘富恩、施昌东共同编写的哲学类书籍,于1985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发行,共6.5万字。
历史背景
作者将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的认识论论争、两汉至隋唐时期的神学与反神学斗争以及两宋至明清时期的唯心主义理学与反理学之间的争论。书中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这两种对立的思想体系。其中,唯物主义认识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逐渐形成和发展,是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一种反抗。然而,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也受到了历史条件的限制,对于实践的理解较为朴素且不够深入,未能将其标准系统性地应用于认识论之中。相比之下,唯心主义认识论主张知识源自上天,这一观念在孔子、老子、董仲舒等人的话语中有所体现。此外,作者还分析了中国古代认识论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认识论史略》对古代中国的认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旨在探索其发展历程并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同时,作者也在书中总结了理论思维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认识论史略.豆瓣读书.2024-09-07
施昌东.豆瓣.2024-09-07
出版社介绍.复旦大学出版社.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