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巷迷谷,位于凤阳县城南安徽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距离县城35千米,总面积约9平方千米,因旧时有野狼出没而得名。风景区包括禅窟寺、禅窟洞和狼巷迷谷三大景区,迷谷内地形奇特、沟壑纵横、明谷暗涧、沟沟相连、谷谷相通,主要有苗寨、塔林、禅窟寺、玉蟹泉、梵文摩崖石刻、贮岚亭、禅窟洞、蟠桃园、天石、瘦人谷、晕头转巷等景点。2007年,狼巷迷谷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旅游信息
门票信息
1、取票地点:景区售票处。
2、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1.2米-1.5米半票。
3、老年70岁以上免票。
4、老年、军官、学生凭证购票。
景区周边
南部自然景区:凤阳山风景区位于凤阳县城南30公里处,包括狼巷迷谷景区、韭山洞景区和卧牛湖景区。
周边景观:明皇陵、韭山洞、明中都鼓楼、小岗村、卧牛湖、禅窟寺。
主要景观
摩崖石刻
在这一块最令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的还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的游踪——梵文摩崖石刻。据初步考证,现存石刻十七处,其中唐刻四处,宋刻七处,清刻四处,未署时代的一处,字迹剥蚀的一处。这些石刻多为纪游纪事之作。其书法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真、草、隶、篆、魏碑等体应有尽有。石刻中最早的一处为唐元和三年的纪游题名。禅窟寺摩崖石刻于1998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禅窟洞
禅窟洞是一个天然溶洞,因古代禅窟寺里的和尚经常在此坐禅诵经而得名。洞内气温常年保持在17度左右。夏季洞内潮湿,秋、冬、春三季比较干爽。禅窟洞总长3000多米。
建设背景
狼巷迷谷因旧时常有野狼出没而得名。距离凤阳县县城35公里,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风景区包括禅窟寺、禅窟洞和狼巷迷谷三大景区,内有苗寨、塔林、禅窟寺、玉蟹泉、梵文摩崖石刻、贮岚亭、禅窟洞、蟠桃园、天石、瘦人谷、晕头转巷等大小景点40余处。
这里既有黄山的清秀,又有华山的险峻,更有张家界市的神奇。迷谷内地形奇特、沟壑纵横、明谷暗涧、沟沟相连、谷谷相通,谷深处抬头望天如一线,谷浅处举目观山如层峦。其岩石千姿百态、形神兼备,有的似鳄鱼探路、有的如野狼挡道、有的层层叠叠如天书万页。灰褐色的岩石千疮百孔,苍劲朴野,凝聚着远古的风韵。生长在岩石上的树木更具有特色,他们虽历经沧桑,不那么挺拔高大,歪曲的身材即能经得风霜雪雨,不屈不挠,倔强地生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狼巷迷谷始建于刘彻年间的千年石寺,天然溶洞“禅窟”洞内景观千姿百态。自唐以来的梵文摩崖石刻不仅书法各异,还真实记载了历代文人墨客对禅窟寺的钟爱。
狼巷迷谷发现于2001年11月,开发于2002年3月,2003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过去此处是野狼出没的地方,当地山民称此处为狼巷。开发勘测时见里面沟壑纵横、错综复杂,是一个
天然的迷宫。后经专家确定,正式取名狼巷迷谷。景区可开发面积4000多亩。
2007年8月20日,狼巷迷谷风景区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狼巷迷谷风景区成立于1993年,它是由禅窟寺景区逐步发展扩大并随着狼巷迷谷景区的开发而形成的。禅窟寺是一座佛家寺庙,传说建成于刘彻年间,原名桃花寺,后名虎窟寺,至北宋时期,“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苏轼来此游玩,取“参禅旁窟居”之意,正名禅窟寺,并挥毫题写了寺名,延用至今。其佛教文化史渊源流长,一度香火旺盛,为国内名刹之一,后寺庙毁于抗日战争战火中。
1993年,凤阳县大银山林场积极适应旅游业发展形势,投资恢复了禅窟寺,清理开发了禅窟洞,并在此保护植被,使景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8%。
狼巷迷谷风景区于2000年5月被中国文物保护宣传委员会授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称号;
2003年,开发、开放了狼巷迷谷新景区。狼巷迷谷因旧时是野狼经常出没的地方,当地山民称此处为狼巷。其间地形独特、明谷暗涧、沟壑纵横、谷谷相通。许多人到这里都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出口,是天然的迷宫。狼巷迷谷新景区的开发,使整个风景区的发展产生了质的跨越。
2002年至2006年分别被滁州市旅游局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9月被安徽省消费者协会授予“旅游消费放心承诺单位”称号;2005年4月被滁州市总工会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9月被中国质量万里行安徽调查中心授予“中国质量万里行示范单位”称号;
2007年被中国县域经济旅游网等单位评定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称号。
狼巷迷谷风景区于2000年5月被中国文物保护宣传委员会授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称号;2002年至2006年分别被滁州市旅游局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9月被安徽省消费者协会授予“旅游消费放心承诺单位”称号;2005年4月被滁州市总工会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9月被中国质量万里行安徽调查中心授予“中国质量万里行示范单位”称号;2007年被中国县域经济旅游网等单位评定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称号;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被南京市民评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狼巷迷谷内石灰岩形成于5.4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此处地貌为典型的石灰岩溶地貌。这片碳酸钙经专家研究,其石质极易被水溶蚀。整个景区大多是水蚀作用形成的,另外树根和土壤对迷谷的作用也比较明显。迷谷里可以看见许多锯齿状或漩涡状岩石,也可以看见许多植物就扎根生长在岩石中。
参考资料
相约安徽·向春而行 | 探狼巷迷谷 游凤阳小岗.中安在线.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