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山寺,别名灵丘觉山寺、普照寺,占地970平方米,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是位于山西省灵丘县的古建筑。

觉山寺建筑依山就势,坐北朝南,南北长38米,东西宽24.4米。寺院建在三条轴线之上,由三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东轴线为魁星楼、碑亭、梆点楼、金刚殿、弥勒殿;西轴线为文昌阁、砖塔、藏经楼、罗汉殿、贵真殿等建筑。觉山寺在辽大安五年(1089年)重建,明、清时期均有修葺。明天启六年(1626年),全寺庙宇全部倒塌。明崇祯三年(1630年),觉山寺重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觉山寺进行修葺,后又倾颓。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五年(1885—1889),觉山寺重建。2024年8月20日,觉山寺出现在游戏《黑神话:悟空》中。

觉山寺属灵丘县“九景”之一,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觉山寺塔修缮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奖项。

地理位置

觉山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觉山村,寺后有悬钟山屏障,寺前有循河透迤,寺内古柏参天。觉山寺西临唐河,在太行山第七陉上最为崎岖险峻之处。

历史沿革

北魏太和七年(483年),觉山寺是拓跋宏拓跋宏为报母恩而敕建的。该寺历代屡有重修,时至五代十国,觉山寺庙宇毁败,辽朝又重加修葺。明天启六年(1626年),灵丘七级大地震,全寺庙宇全部倒塌,惟有辽代重修的砖塔仍巍然屹立。

明崇祯三年(1630年),觉山寺重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觉山寺进行修葺,后又倾颓。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五年(1885—1889),觉山寺重建,除砖塔为辽大安六年重建外,现存庙宇为清代光绪年间重修建筑。2019年4月,山西省灵丘山觉山寺塔修缮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奖项。

2024年8月7日-8日,觉山寺是上海交通大学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8月20日,觉山寺出现在游戏《黑神话:悟空》中。

建筑风格

特色

觉山寺东傍山谷、西临漳河,坐北向南,占地970平方米,建筑面积90多平方米。院东矗立一唐碑,字迹风化不清。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台基上,广深各3间,面阔7.15米,进深7.12米,屋坡举折平缓,四翼如飞,单檐简板布瓦,琉璃脊兽歇山顶。佛殿檐下四周设台明,正面明间台明下安装踏垛,殿身四周为圆形木柱,柱间施阑额,柱础为常见的覆盆式,柱头形卷舌较缓,柱上安有斗拱,承托屋檐,正侧两面明间较大,次间仅为明间的一半。殿内没有一根柱子,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没有繁杂装饰之感,而且使殿内的空间更显得空阔,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

结构

觉山寺寺院座北向南,依山就势,寺内建筑有一井一塔七殿一堂一厅六楼二阁。布局为三条轴线,五个院落,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房屋共计134间,占地8100平方米。

佛塔八面十三级,砖构密檐式,底层供木雕卧佛一尊。四壁有辽朝和明代璧画,塔座周围砖雕,歌舞伎士,动作优美,栩栩如生;金刚力士威武刚劲,雕刻精致,为辽代砖雕艺术之珍品。此塔自辽代大安六年(公元1090年)重建至今已有九百年之历史,经历过多次地震,仍巍然屹立。

整体布局

觉山寺建在三条轴线之上,由三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东轴线为魁星楼、碑亭、梆点楼、金刚殿、弥勒殿;西轴线为文昌阁、砖塔、藏经楼、罗汉殿、贵真殿等建筑。

主要景点

觉山寺砖塔

觉山寺砖塔建于西轴线前院中部,为觉山寺主体建筑,建于辽大安六年 (1090年),为中国保存较好、时代较早的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平面八角形,塔檐十三层,总高44.23米。塔基底边长6.20米,由须弥座、平座、仰莲三部分组成。须弥座平面呈八边形,总高3.58米,平座位于须弥座之上,平面亦为八边形,高为1.27米,仰莲位于平座之上,总高1.43米。塔基上各种雕刻十分精致,除斗、枋材仿木结构建筑形制外,其余兽面、花卉、菩萨、力士、行龙、人物等,皆采用剔地突起或圆雕手法雕刻而成。

一层塔心室内八面墙壁均有辽代壁画,现残存面积62平方米,内容为菩萨、明王、飞天等像。除少部分经后人重装外,大部分仍为辽朝作品,面型、衣饰、手法尚沿袭唐画风格,辽代壁画见于寺观中极少,觉山寺塔内壁画幸存,为研究辽代壁画提供了极其可贵的资料。

下层束腰每面施壶门三间,内雕人物,门间雕兽面,八角为力士;上层束腰壶门内雕佛、菩萨、歌舞乐伎,门侧立侍女或飞天,门上为二龙戏珠,门间雕力士,转角金刚两侧施龙。砖雕采用剔地突起或圆雕镂刻手法,造型丰满,刀法流畅、洗炼,是砖雕艺术和音乐文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塔身第一层有塔室,南北为板门,东西为格扇假门,其余四面为砖雕假窗。室内八面存辽代壁画62平方米,内容为菩萨、明王、飞天,为壁画中的瑰宝。其上十二层均为实心,木椽砖飞,每层收分7厘米,每层每面悬铜镜,每椽每梁挂风铃。塔刹由镂空天球、相轮、宝盖、仰月、宝珠及刹杆组成。天球可转动,兼起风速风向标的作用。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塔八面十三级,砖构密檐式,底层供木雕卧佛一尊。四壁有辽朝和明代璧画,塔座周围砖雕,歌舞伎士,动作优美,栩栩如生;金刚力士威武刚劲,雕刻精致,为辽代砖雕艺术之珍品。此塔自辽代大安六年(公元1090年)重建至今已有九百年之历史,经历过多次地震,仍巍然屹立。

悬钟岩舍利洞

觉山寺院西北山崖上悬一洞,称为悬钟岩舍利洞,亦称翠云洞。洞深14米,洞口宽19米,建有观音殿,面阔三间,“文革”后期被毁,2000年动工,已修葺一新。

佛殿

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台基上,广深各3间,面阔7.15米,进深7.12米,平面看去,近似一正方形。大殿单檐歇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广,其翼角下四根粗大的擎檐柱均为后世所加。屋顶施灰筒瓦及硕大的琉璃鸱吻。此殿的琉璃脊饰当为金朝所改,但仍保留古风。佛殿檐下四周设台明,正面明间台明下安装踏跺,殿身四周为圆形木柱,柱间施阑额,不用普拍枋。殿身各柱柱头卷杀平缓优美,柱上施斗口跳斗拱,均用足材拱,跳头上施替木承托撩檐槫。壁内施两道单材柱头方,方间用小斗承托。柱头方表面柱头部位刻出泥道重拱,各面柱头铺作之慢拱拱身甚长,形制古朴。正立面明间正中施补间铺作一朵,亦为斗口跳,但用单材。山面及北立面明间无斗口跳,仅于上层柱头方上隐刻一斗三升斗拱。转角铺作45°斜向出跳用足材拱,正方向上的出跳均用单材。殿身结构为典型的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现存的几根直抵于四椽栿下之柱均为后世所补加。

辽代砖塔

觉山寺内外各有一大一小两个辽代砖塔,大塔八角十三级,通高48米,上雕有狮子盘龙,雄壮刚健;小塔在寺西100 米的山岗上,通高5.23米,素平无饰。塔旁有一井,深30米,人们称"塔井三奇” 。

贵佛

“贵佛”,是觉山寺独有的佛, 其形象是一白眉白须、面目清瘦的老翁,是觉山寺的第一代开山大和尚,至于拓跋宏创寺时为何要将此人作为佛供奉起来,因碑、史、志都无此记述,仍是个谜。

保护与开发

山西省古建集团对觉山寺塔的修缮,主要解决了塔刹原貌、塔檐木构件残缺与糟朽,瓦面松散、瓦件残缺,砖砌体裂缝、局部残缺,基座须弥座残毁严重,塔台残缺,风铎、铜镜残缺较多等问题。觉山寺塔的上部和下部为残损最严重的部分,主要包括最上部塔刹、塔顶、密檐塔檐,最下部基座须弥座及以下部位。工程实施前,工作人员搭设好八边形脚手架,随后进行二次勘查,制订修缮方案,建立完善的构件编号系统和科学的资料档案体系。为防止附属文物在工程中丢失或损坏,包括题记砖、风铎、塔顶清理出的铜镜和铁件等,都进行清点编号、包装入库。施工中,对塔刹部分进行重点修复,攻克了塔檐残短木构件椽飞、角梁接补等技术难题。

所获荣誉

2019年4月,“山西省灵丘山觉山寺塔修缮项目”曾荣获文物古建修复的“奥斯卡”——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颁发的“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奖项。灵丘觉山寺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化

佛教意义

觉山寺在创建之时,佛教昌盛,该寺又为皇家寺院,建筑规模与形制不同凡响,觉山寺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

觉山寺是中国佛教创立的宗派“觉山”的庵院。隋唐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这时期出现的佛教诸宗派,大多另辟蹊径,以自家的理解对印度佛教进行重新编排,“说己心中所行之法门”,当时,传人中国的佛教在修行方法上曾出现南义北禅的局面,即南方重义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禅定。政治上的统一为结束佛教南义北禅的分裂局面创造了条件,智颛顺应潮流,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止观”学说,认为“止”、“观”二法是转迷开悟,成菩萨作佛的两种最基本的修行方法,这两种方法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

以往的佛教学说,在谈及佛性时,都认为佛性是至纯至净,尽善尽美的,觉山寺则一反佛教的传统说法,主张佛性不但本具善,而且本具恶,它把一切众生包括诸佛菩萨分成十界,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修罗、鬼、畜生、地狱。前四界称“四圣”,后六界称“六凡”,而每一界又都具有其它界的特性。觉山寺这种不依经教的精神,使得有人责备它改变了印度佛教的本来面目。其实,这也可以说是觉山寺学说富有创造性,富有中国特色的一个重要表现。

故事传说

载于清康熙年《灵丘县志•艺文志》的《重修觉山寺碑记》中说,北魏太和7年(公元483年),拓跋宏巡行至此,“值太后升遐日,哭于山陵,绝膳三日不辍声,思答母恩。乃于灵丘邑之东南,溪行逶迤二十里,有山曰觉山,岩壑幽胜,辟寺一区,赐额曰觉山寺。”也就是说,孝文帝巡行到灵丘,太后亡故,听到消息的孝文帝悲恸万分绝食三天,为了报答母恩,就在附近建起一座寺庙,赐名为觉山寺。

相关事件

2024年8月7日-8日,上海交通大学实践团一行7人在灵丘县开展社会实践,对灵丘县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和文化旅游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调研。觉山寺是此次调研活动的第一站。

2024年8月20日,《黑神话:悟空》游戏向玩家开放,具东方美学的古建取景地也登上热搜。36个取景地大同市有6处,“跟着悟空游大同”的话题迅速上升,吸引玩家线下打卡。在《黑神话:悟空》36个取景地里,山西省占27个,其中大同6个,分别是悬空寺云冈石窟、永安寺、觉山寺、善化寺华严寺

参考资料

觉山寺.灵丘县人民政府.2024-03-28

《灵丘觉山寺塔修缮工程报告》正式亮相.今日头条.2024-03-28

觉山寺砖塔(第五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4-03-28

【灵丘九景十八坳】——塔井山齐觉山寺.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3

跟着“悟空”游山西 文旅“明星”频出圈.山西新闻网.2024-08-23

大美太行在山西|太行陉上的觉山寺.澎湃新闻.2024-08-23

上海交通大学实践团在灵丘开展社会实践.百家号.2024-08-23

觉山寺的美!风雨千年留下了大同这座建筑瑰宝.澎湃新闻.2024-08-23

揭秘孝文帝修建觉山寺之谜.凤凰网佛教.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