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单14(豫玉18号)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玉米品种,于1989年采用“478优”与“郑22”杂交而成。199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并命名,随后在1998年通过了安徽、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和国家审定。自1999年起,郑单14被用作河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的对照种,同时也是国家区试河南点的第二对照。该品种在河南省及其他省份的试验和示范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果。
特征
郑单14具有中等高度的植株,合理的株型结构,竖直叶片和大型果穗。其生长过程中干物质积累速度快,分布均匀,总产量较高。该品种对多种病害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包括大斑病、青枯病、丝黑穗病、弯孢叶斑病、大豆灰斑病、霜霉病和穗粒腐病等。郑单14的果穗长度约为20至25厘米,直径5至5.6厘米,通常有16排籽粒,每排约38至45粒,千粒重介于320至350克之间。籽粒颜色为黄色,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品种,达到4%,赖氨酸含量为0.33%,分别高出14.2%和10%。此外,脂肪含量为4.2%,淀粉含量为70.28%。在郑州地区夏季播种时,生育期大约为97天。郑单14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广泛种植。
推广与影响
在河南省“郑单14号玉米燎原推广计划”的推动下,该品种已在国内外得到大规模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超过5,182.6万亩,新增玉米产量达24.006亿千克,为社会创造了21.165亿元的纯经济效益。在河南省,郑单14曾连续两年成为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占全省玉米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1998年,郑单14被评为全国八大玉米杂交种之一,次年则位列五大玉米杂交种之列。该品种的整体表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品质、适应性和综合农艺性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参考资料
郑单14号.中国数字科技馆.2024-11-07
大连乾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火爆农资招商网.2024-11-07
郑单14号.道客巴巴.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