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郎中,古代文华殿大学士。是隋、唐、五代十国、明、清诸朝刑部属司郎中的泛称。
概括介绍
李渊武德三年(620)始置为刑部头司长官,二人,从五品上。掌司法及审覆大理寺与州府刑狱。高宗龙朔二年(6~2)改名司刑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名。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再改秋官郎中,李显神龙元年(705)复旧名。李隆基天宝十一载(752)至肃宗至德二载(757)又改名为司宪郎中,后复旧名。五代沿置。
.赵顼元丰(1078—1085)改制后置为刑部属官,协掌刑部事务。
元丰改制前置为五晶寄禄官,改制后定制二人,从六品,分左、右厅治事。掌详复、平反等事。
辽南面官置,属尚书省,刑部官员,位侍郎下。金朝置一人,从五品,协掌部务。
朱元璋洪武元年(1363)沿置于刑部,位尚书、侍郎下,一人,正五品。六年后改置为刑部属司长官。
清代入关前曾置刑部理事官。入关后于顺治元年(1644)改原理事官而置,品秩依旧。后改置为刑郎属司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