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雍(1905年8月~1928年2月6日),男,中国广东开平人,1905年8月出生,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工委委员、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兼市委工委书记等职。他曾领导省港大罢工、 广州起义等,是大革命时期广州地区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之一。

周文雍,出生于一个私塾老师家庭,高小毕业后跟随父亲到宝兴村当了“小先生”。1922年,他到广州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1923年,周文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周文雍担任中共广东区委青年运动委员会委员,被派到顺德区指导成立团组织。1927年4月17日,周文雍参加了中共广东区委紧急会议,被任命为新成立的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长。1927年10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周文雍投入广州起义准备工作,同时和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陈铁军在广州建立党的秘密联络机关,二人对外假称夫妻。1928年1月,周文雍参加了省委扩大会议,重新担任中共广州市委委员。因叛徒告密,2月2日下午4时,广州卫戍司令部谍捕队包围了周文雍的住处,逮捕了他和陈铁军。1928年2月6日,周文雍陈铁军被押往广州东郊红花岗区枪决。在赴刑途中,高呼“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皇帝”等口号,从容赴死。临刑前,陈铁军呼喊道:“同志们,我们要结婚了。就让中国国民党刽子手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牺牲时,周文雍年仅23岁,陈铁军年仅24岁。

2009年,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生平

早期生活

周文雍,乳名光宏,1905年8月出生于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委会凤凰里(又名宝顶村)的一个私塾老师家庭里。

周文雍自小勤奋好学,进取心强,7岁时就跟着父亲到私塾去识字、读书。后来,父亲让他进了横石乡小学读书。他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名列第一。两年时间,就读完了初小四年的课程,升入高小。高小毕业考试获全校第一名。高小毕业后跟随父亲到宝兴村当了“小先生”。

投身革命

1922年秋,他到广州市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在该校学生共产党阮啸仙、刘尔崧的影响下,于1923年5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该校团支部书记。1923年执行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以个人身分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同年12月,他担任国民党广州市第三区区分部执行委员。

1924年3月,广州学生联合会改组,他被推选为学联会执行委员兼文书部副主任,还被选举为青年团广州地方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同年7月,沙面岛英、法租界当局公布了侮辱中国人民的《新警律》,中共广东区委派刘尔崧、周文雍等领导沙面洋务工人举行罢工,迫使租界当局取消《新警律》。同年暑假期间,学校以“参加社会活动过多,旷课严重”为由开除周文雍学籍。从此,他离开了学校,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1924年11月,周文雍被选为团广东区委委员兼广州地委委员。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他接替沈厚堃担任团广州地委工农部主任,协助广州工人代表会主席刘尔崧开展青工工作。5月30日,上海市发生“五卅惨案”,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发动省港大罢工。6月初,周文雍和邓中夏等奉命到香港发动工人罢工。他们召集海员、电车、印刷、洋务等各工会负责人开会,通过了罢工的决议。周文雍还到育才、华仁等学校呼吁香港特别行政区学生支持罢工。随后,他又回穗领导沙面岛洋务工人响应罢工的斗争。1925年11月,周文雍继续被选为团广州地委工农部长,并担任团广东区委经济斗争委员会书记、中共广东区委工委委员。

1926年初,周文雍担任中共广东区委青年运动委员会委员,被派到顺德区指导成立团组织,还在团区委举办的第二期团干训练班上讲授“青工运动之经过与现在”一课。同年3月,领导成立省港青工代表大会。4月,在广州市工人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7月,组织青年工人参加北伐运输队。9月,代表团广东区委组织国际青年纪念日庆祝大会,有朝鲜苏联越南等国青年参加。同年10月,团广东区委与广州地委分开,选出周文雍等5人为团广东区委执行委员。

被出卖遭逮捕

1927年,广东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广州笼罩在白色恐怖中,时任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兼工委书记的周文雍也被列入通缉名单。

1927年4月17日,周文雍参加了中共广东区委紧急会议,被任命为新成立的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长,接替牺牲了的刘尔崧,担任广州工人代表大会主席。他将原各工会的工人纠察队组织起来,建立起“工人自救队”、“剑仔队”、“义勇团”、“工人利益维持队”等地下武装,领导工人骨干与中国国民党派来的改组委员作斗争。6月19日和23日,周文雍两次召开有二三万工人参加的集会,纪念省港大罢工和沙基惨案两周年。他带人袭击国民党广州市党部和工贼曾西盛的住宅,处决了几个“改组委员”。同年8月,周文雍和陈铁军假扮成夫妻,设立秘密机关,进行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他指挥工人从兵工厂偷运出废弹壳,从香港特别行政区买来炸药,制造土炸弹。他将地下工人武装改编为广州工人赤卫队。11月1日,周文雍带领被开除的工人到汪精卫住宅葵园请愿,并举行示威游行,结果被捕入狱。后由党组织及时营救脱险。11月26日,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广州起义,周文雍被任命为起义军事委员会的领导成员,并担任广州工人赤卫队总指挥。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周文雍指挥教导团一个连和工人赤卫队一部进攻市公安局。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市公安局被起义队伍攻占。11日上午6时,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周文雍担任人民劳动委员。

12日中午,他主持了在西瓜园举行的广州人民拥护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正当大会进行的时候,敌人已从四面八方向广州市反扑。周文雍奉叶挺命令,调动赤卫队和农军到观音山、大北门投入战斗。13日,周文雍在长堤继续指挥战斗,直到弹尽援绝,才伺机转移到香港。

1928年1月,周文雍参加了省委扩大会议,不久,省委决定派他到广州恢复党组织,重新担任中共广州市委委员。他与陈铁军仍假扮夫妻,住在荣华西街17号2楼,联络失去关系的党员,重新建立联络网,发动工人举行“春节骚动”。因叛徒告密,2月2日下午4时,广州卫戍司令部谍捕队包围了周文雍的住处,逮捕了他和陈铁军。

刑场上的婚礼

在狱中,敌人对周文雍和陈铁军进行严刑审讯,并对他们施以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竹签钉指心等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然而,面对种种折磨,两人始终坚贞不屈。周文雍在牢房的墙上写了一首诗:“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最后,无计可施、恼羞成怒的敌人,决定判处两人死刑。

1928年2月6日,即旧历元宵佳节,周文雍陈铁军被押往广州东郊红花岗枪决。在赴刑途中,两人神态自若,高呼“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皇帝”等口号,从容赴死。临刑前,陈铁军呼喊道:“同志们,我们要结婚了。就让中国国民党刽子手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随着枪声起落,周文雍和陈铁军烈士在红花岗区英勇就义。牺牲时,周文雍年仅23岁,陈铁军年仅24岁。

人物关系

主要成就

周文雍、陈铁军夫妇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后世纪念

纪念碑

为缅怀周文雍、陈铁军,1958年,开平县人民政府在百合镇建造了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196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拨款扩建。1998年,百合镇政府在纪念碑周围兴建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总占地面积7254平方米。

2006年,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被江门市委公布为江门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3年,被江门市委组织部公布为江门市党员教育基地;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六批新增96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瞻仰。烈士纪念碑碑座刻着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的一首不朽诗篇:“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纪念馆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位于百合镇茅冈村委会,坐南向北,北靠325国道,建有牌坊、纪念碑、纪念馆、悼念广场以及开平市英烈园(即零散烈士墓集中保护区)等纪念设施。纪念馆的总占地面积为17526.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悼念广场3708平方米,绿化面积7828平方米,展馆面积1600平方米,英烈园面积1000平方米。

纪念馆的前身为“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57年在周文雍故乡——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委会扬桃山兴建,于1983年重修,1999年,市政府投入300多万元(其中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社会热心人士捐款140多万元),高标准扩建为烈士陵园。2012年起投资2800多万元建设纪念馆第二期工程,面积由原来2000平方米扩至20000平方米,完成了原牌坊、纪念碑、石级平台等的升级改造和维修保护,建成了我市开平市英烈园、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以及园林绿化等配套工程。2017年-2020年四年间,两周王陵先后修建了烈士铜像,游客凉亭,烈士浮雕和英雄长廊,并升级陵园绿化,对纪念馆多个展区进行多媒体升级改造,共投资992万元。

故居

周文雍故居位于百合镇茅冈村委会宝顶村。建成于清代,坐北向南,原是二房二廊一厅的青砖墙、瓦顶建筑,现仅剩一房一廊一厅。1981年,政府拨款维修故居,将故居大厅靠南边的一半屋顶拆除,改为水泥平顶晒台,因而改变了故居原貌。故居占地面积73.15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102平方米。故居内现保留有壁柜、方桌、木箱等周文雍使用过的物品。

周文雍故居于1983年3月被开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开平县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艺影视

2022年4月6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绝笔-第二季》《红色恋人》节目讲述周文雍、陈铁军的故事。

2023年2月16日,原创歌剧刑场上的婚礼》在广州市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剧以广州起义95周年为契机启动创作,致敬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周文雍、陈铁军。该剧于2月28日晚在广州大剧院首演。

参考资料

追寻红色足迹 | 周文雍 陈铁军:用生命诠释信仰和爱情.澎湃新闻.2025-02-07

周文雍、陈铁军夫妇:革命精神不可灭(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人民网.2025-02-07

周文雍陈铁军.周文雍陈铁军.2025-02-07

周文雍、陈铁军夫妇:革命精神不可灭(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上观新闻.2024-03-04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2025-02-07

学党史 守初心——中共党史简史.芜湖法院网.2024-03-0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政府网.2024-03-03

周文雍和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 .广州市教育局.2024-03-03

刑场上的婚礼——周文雍和陈铁军.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2024-03-03

周文雍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人民网.2025-02-07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纪念“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江门市人民政府.2025-02-07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江门市人民政府.2025-02-07

周文雍故居.江门开平市人民政府.2025-02-07

牺牲前才说起爱!狱中,他给爱人留下深情告白.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2024-07-13

原创歌剧《刑场上的婚礼》为红色经典注入新活力.今日头条.2025-02-07

刑场上的婚礼.豆瓣电影.2025-02-07

刑场上的婚礼.豆瓣电影.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