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明寺,位于新河县城南四公里故现村西,原名慈明庵。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建起了大雄宝殿、天王殿、露天大佛、房、斋堂。并塑请释迦如来佛、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弥勒菩萨等四十尊佛像。

简介

位于县城南四公里故现村西,原名慈明庵。据记载始建于隋朝时期。高僧(智者禅师)启建净宗道场(慈明庵),于隋开皇十四年归天台宗。后由唐朝高僧(慧禅师)启建藏经阁,化银万余两,唐大中八年(854)。唐咸通八年(867)高僧(义玄禅师)建塔。宋代战乱毁藏经阁,后由清光绪十三年重建藏经阁,化银百余万两。元代大书法家赵孟俯游此寺时,曾赋诗一首:“慈明古刹气浩然,古柏丛林遮蔽天,大藏经楼观宇宙,令人一览不愿还”。明万历年间高僧(无边禅师)刺舌血写法华经七卷封石 中藏于藏经阁顶楼之中。至康熙,有高僧(达天禅师)就曾受康熙帝拜访。极盛时期香火旺盛,楼阁殿宇,亭台塔像数十,占地几百余亩。爱新觉罗·弘历御赐《慈明寺》金匾一块。至后数百年亦高僧云集,道场庄严清静。摄化众生无数,响应海内外。

可惜现已被毁,面目全无,在原址又新建寺院一处,规模僧尼都不能与以往相提并论。

住持及活动

古朴的慈明寺内,设有大雄宝殿及禅堂,兼具法会活动、参禅打坐的宽阔场地。现任住持见文法师,于1989年就读大学时,即亲近灵泉寺,听闻导师开示佛法精辟圆融,深受感动,三年后跟随 导师出家修行。历任多所精舍住持,观机逗教,说法生动,令听闻者获益良多。精舍法师群策群力推动禅修课程及法会活动,期使人人修福修慧,中台禅风普薰雨都基隆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