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定夫纪念馆,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地处福建省南平市区近郊,位于南山镇凤池村。游定夫名酢,字定夫,其一生清廉,政绩与理学成就卓著。河洛二程祠配祀游酢,曲阜孔庙大成殿西庑从祀先儒三十七位,游酢排第十四位。全国各地游定夫祠因战乱、文革或残或毁,这里的游定夫祠结构精美,风格独特,保存完好。
历史
元延三年(一三一六),游定夫九世孙游以仁始建游定夫祠,历经明、清及民国各时期重修得以保存。据《大梁墨书》载,现祠为清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所修,坐东北朝西南,北靠狮山,南依凤水,前面一片开阔田园,有联云:“砺狮山而钟秀气,带凤水而焕文光。”春秋致祭,至今不废。
近年来,祠堂经大面积修,一九九二年八月辟为游定夫纪念馆,一九九六年九月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点
纪念馆占地一千零八十五平方米,建筑面积六百四十六平方米,平面成金字型,左右两口荷花池塘就如金字两点。从西南而东北的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庭院、天井、荷池、前堂、大堂。四周围墙,内分东西西庑。祠门楼呈单楼八字墙式,直进二堂,抬梁穿斗五开间。前堂为单檐悬山穿斗式,面阔九间,进深六米,大堂单檐悬山穿斗式,面阔七间,进深十三点五米,屋面坡缓,出檐深长。祠内木雕刻和装饰精美,《中国建筑美术图案》一书收录其部分图案资料。
大堂正中为游定夫塑像,左为游氏凤池之祖游开塑像,右为第十六代世孙、明朝两京刑部右侍郎游居敬塑像。正堂的额枋上悬有宝祐三年(一二五五)赵昀钦赐的金字“御赞匾”,匾曰:“皇天眷命,泰运南旋,祈我邦国,亿万斯年,伟哉圣道,先载南传,允矣君子,德业精专,春光融融,秋月娟娟,泰山之竣,河海之渊,先生风教,丽日中天,四方其训,朕有赖焉。宝祐三年,赠游酢。”正堂、中堂与前堂悬挂“思成堂”、“万年仪式”、“孝思不匮”等牌匾。两边有朱熹所撰楹联:“道南首豸山学共龟峒立雪,理窟从洛水本归濂水引导源。”祠内存有六块元、明、清、民国等年代修建祠堂的石刻碑记。
祠内展品
祠内设三个展室,展品内容丰富,史料翔实,两庑有6幅“程朱理学源流”壁画。
大堂中立游酢塑像,左右配游严(凤池开基始祖)游居敬(游酢16世孙,明两京刑部左右侍郎)塑像;祠内存有元、明、清、民国及现代雕刻六块,尤以元致和元年(1328年)延平路府推官林兴祖所撰《御史定夫游公祠堂记》为珍贵;正堂上方悬有赵昀皇帝“御赞匾”,中堂上挂“万年仪式”、“思成堂”、“报本思源”、“慕德报功”“孝思不匮”及游居敬题“祭祀有感”等八块匾,“和可生瑞气,书可振家声”等五幅楹联及明、清达官显贵人物肖像6幅,共计25件珍品文物。
影响
纪念馆开馆以来,不断有海内外游氏宗亲及学者、宾客参观、瞻仰、考察、祖。有关部门在此地召开三次游酢思想学术研讨会,闽台两岸和其他海外学者互相交流,共同研究,出版研讨文集三辑,重版《宋游酢文集》,发行海内外。
自对外开放后,慕名而来的美、英、日、印度尼西亚、韩国、新、马、泰和港、澳、台的专家及游裔、机关单位、学生前来瞻仰拜谒,参观考察的已达10万余次,其中台湾省游裔4000余人次。游定夫祠、游定夫学校已经成为“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基地”、“中国教育协会尝试教育实验基地”,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等四家选定的游定夫祠、游定夫学校作为“福建省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南平市委、市政府批准游定夫祠为“南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平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游酢理学景区”等八大基地,闻名于世。
人物简介
游定夫,又称豸山先生,建阳长坪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宋元丰五年(一零八二)进士,官历萧山区尉、太学录、太学博士、监察御史、知州、知军等职。曾偕杨时到洛阳市拜程颐为师学习理学,留下“程门立雪”传世佳话。后载道南来,开朱熹理学之先河,赵昀特敕文表彰,并在其故里建阳区敕建豸山书院,为道南学派主要创始人之一,上承程颢、程颐,下启朱熹,对理学起了中继作用。
参考资料
12月10日发团69元/人观游定夫纪念馆、赏后溪银杏 采摘脐橙一日游(每人赠送五斤脐橙).www.sohu.com.201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