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属的珲春市春化镇上草帽顶子村东北部,沿瑚布图河畔分布。河流对岸是俄罗斯滨海边境区的乌苏里斯克地区。
背景
属清末割让
1991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访问苏联,与苏方签署了《中苏国界东段协定》,确定成立两国联合勘界委员会,进行勘定两国 边界线的工作。次年(1992年),两国联合勘界工作开始,至1997年底,中俄东段勘界工作基本完成。
1993年,中俄两国重新勘定东部边界,在珲春市春化镇东北部瑚布图河畔从俄罗斯划入中国珲春4.7平方千米土地。但当时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将划入领土予以重新命名,在志书中对中俄边界变动情况也没有详尽记载,仍沿用的是107年前清朝划界的叙述。根据民政部相关要求,珲春市民政局在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基础上,要重编《珲春市地名志》一书。为此,民政部门邀请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专家实地踏查,按国家对地名命名的相关规定和申报程序,对5处地理实体予以命名,使之载入新编《珲春市地名志》。
2004年10月,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访华期间,中、俄双方在北京签署了《中俄边界东段补充协定》。2005年5月,在俄罗斯杜马(议会下院)批准《中俄边界东段补充协定》;该协定获得两国立法机构批准,两国东段边界线由此完全确定,这土地正式成为中国领土。
现状
2013年6月,由国务院地名普查办专家组组长、民政部行政区划专家商伟凡领队的国家、省、州民政系统地名区划专家一行13人,来到位于珲春市春化镇上草帽顶子村东北部的中俄边界,对1992年中俄两国勘界时从俄罗斯划入珲春市的地理实体进行了实地普查。最终确定了地理实体的新名字。
2014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在划归的土地上新确定了“界牌岭、托伦岗、吉龙沟、红漆桩、蓝香坪”五处地名。并开始计划对该5处地理实体安装设置地名标志。
中俄边境地名碑树立仪式当日在吉林省珲春市春化镇中俄边境线举行,此次共有5处全新的实体界碑、地名碑正式落成。
今年5月7日,在驻珲春部队协助下,珲春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深入到春化镇上草帽顶子村东北部的中俄边界地区,实地踏查并确定该5处地名标志的埋设点。
在立碑仪式上,珲春市相关人员为新树立的界碑、地名碑揭牌,沿国境线考察了五块全新地名碑和界碑,并就拟开设瑚布河中俄口岸的事项进行了研讨。
参考资料
俄罗斯归还中国4.7平方公里土地 属清末割让.新浪.2015-11-09
媒体解析俄罗斯归还中国4.7平方公里土地.新浪.2015-11-09
俄罗斯归还中国4.7平方千米领土 中俄新界碑落成.中国网.20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