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精舍原名静思,是由释证严在未出家前所取的名字,精舍则代表修行者清修的场所。它是慈济功德会的起源之地,被誉为慈济人的心灵故乡,同时也是慈济世界的重要源泉。静思精舍不仅是常住众修行的道场,更是体现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哲学,强调节约资源、爱护生命以及节俭开支用于慈善事业。

建筑历史

静思精舍始建于1968年,最初由证严法师的母亲购买土地并出资20万元兴建。建筑采用了唐式风格,最初的设施包括大殿及其旁侧的知客室,内部供奉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由于花莲县地区经常遭受台风和地震的影响,原有的日式黑瓦屋顶已经受损,因此在1970年,释印顺出资10万元帮助修复屋顶,释证严决定使用水泥重新铺设,以增强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亲自参与了施工工作。

生活与文化

静思精舍内的常住众遵循「自力更生」的原则,通过耕读苦修的方式践行佛教教义。他们秉承印顺长老的慈悲精神,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和清净人间净土。静思精舍的生活点滴展现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常住众们通过垃圾分类、废物再利用等方式,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循环。

环保实践

静思精舍的环保实践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菜园不使用化学农药,而是依靠天然肥料培育作物。厨余垃圾经过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再次回馈土地。此外,精舍还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分为可堆肥、不可回收、可回收等多种类别,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废弃物。

资源再利用

精舍的资源再利用不仅限于食物,还包括衣物和其他物品。常住众使用的粗布衲衣均由回收布料制作而成,这些布料经过巧妙设计,变成了实用且美观的衣服。为了减少化学品的使用,精舍鼓励使用肥皂清洗衣物,并提倡手洗衣物,以节约能源。

参考资料

静思精舍.静思精舍.2024-11-06

静思精舍是永远的家.静思精舍是永远的家.2024-11-06

台湾净斯有机乌龙茶.知乎专栏.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