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源县大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事组织,成立于1945年,最初称为沽源县武装大队。随着形势的变化,队伍经历了多次改编和重组,最终在1948年分为张北县大队和宝源县大队。在这期间,宝源县大队在打击土匪和中国国民党军队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沿革

成立与发展

1945年6月,随着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晋察冀平北地委为了巩固北方坝上草原地区的控制权,建立了中共沽源县委,并随之组建了沽源县武装大队,由郎宝信担任政委。同年8月,随着苏联对日宣战,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全民投入对日最后一战。在此背景下,郎宝信带领沽源县县委及其下属部队,决定依靠自身的力量解放宝昌和沽源地区。这一行动不仅扩展了平北抗日根据地旧址的范围,也标志着中国军队第二次收复这两个地区。在此次行动中,共收降了约1200名日伪军。由于我方兵力有限,为了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这些被俘的日伪军被安排在距离城镇十里的地方,解除武装后再接受投降。此后,宝源县大队暂时设立了九个中队,并更名为宝(昌)(沽)源联合县支队,张堂印担任支队长,郎宝信继续担任政委。

调整与重组

1945年11月,晋察冀第十九军分区调整部署,将联合县支队的部分兵力调配给了察北骑兵师和其他单位,剩余的三个中队则组成了察北地委宝源县大队。这支队伍在张堂印和郎宝信的指挥下,积极参与了剿匪和对抗中国国民党的活动,为建立坝上草原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1947年,面对傅作义对张北县的突袭,宝源县大队再次改编为张(北)宝(源)联合县支队、大队。到了1948年,队伍正式分为张北县大队和宝源县大队。不幸的是,张堂印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后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宝源县被撤销。原宝源县大队的一部分人员后来成为察哈尔省骑兵第三师的一员,参与了开国大典的重要仪式。

参考资料

我的家乡平定堡!.搜狐.2024-11-20

历史文化 · 中华民国时期的太仆寺旗.太仆寺旗人民政府.2024-11-20

太仆寺旗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历史.太仆寺旗旅游网.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