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朴树(学名:Celtis chekiangensis)是榆科朴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浙江省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至1,500米的地区,多生在林中岩石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天目朴树是一种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白色至灰褐色。当年生小枝密生灰褐色柔毛,毛后渐脱落,生小枝褐色,有皮孔;冬芽小,鳞片无毛或有微毛。

叶卵状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11.5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钝至近圆形,稍偏斜,中部以上具浅齿,叶面无毛,叶背脉上疏生柔毛;叶柄长3-4毫米,密被微毛。

果单生,但在下部叶腋2(3)个,果梗较细长,长10-19毫米,初密被柔毛,后渐脱落。果近球形,成熟时红褐色,直径5-7毫米;果核近球形,长4-5毫米,两侧之肋常较明显,表面微具网孔状凹陷。

花期4月,果期8-9月。

保护现状

天目朴树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