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寺宋代石塔位于中国浙江省慈溪市掌起镇任佳溪村,是一处具有深厚佛教文化的古代建筑。该石塔建于宋代,现已成为慈溪市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洞山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的赤乌年间,但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记载。《镇海县志》提到,该寺始建于五代十国后梁开平初,而在光绪二十七年的《洞山寺田山碑》中则记载了寺的创建时间是在三国赤乌年间。北宋时期,洞山寺曾更名为“幽栖洞山”。清朝乾隆八年,僧觉性对寺庙进行了重修。此外,《镇海县志》还记录了邑人华颜在此讲学的经历,以及他对这里的描述:“白云封古洞,明月照空山”。

地理位置

洞山寺坐落于灵绪湖南省缘的崇山峻岭之间,周围环境静谧,远离城市喧嚣。

建筑特点

洞山寺石塔原共有七级,现存五级,残高约4米。塔身为六边形仿木结构,由石块雕刻而成,逐级收缩。每一面上都刻有浅龛,内部雕刻着不同形态的菩萨或佛像。塔身上还有压腰檐石,其上的板瓦翼角雕工精细,坡度平缓。整个石塔结构简单,线条流畅,展现了宋代石塔的艺术特色和历史风貌。

附属建筑

洞山寺附近有一座名为白云洞的建筑,它既是山门,也是风水的一部分。白云洞采用券顶石砌结构,洞口宽度约为2.2米,高度约为2.4米,深度约为2.9米。洞口上方刻有“白云洞”三个大字,字体清晰可见。这座建筑的存在证明了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有了白云洞。

文物保护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1986年8月,慈溪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洞山寺的开放面积达到6,400平方米,通往寺院的道路已经建成,方便游客前往参观。

开放情况

洞山寺自1985年起被慈溪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寺院之一。

参考资料

任佳溪村,是一个非常有底蕴的文化名村!.网易.2024-09-03

任佳溪村——美丽乡村有“面”也有“里”.慈溪市人民政府.2024-09-03

高僧的足迹|历代大师与所在寺院的传说.网易.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