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天人之际·古今之变·中西之会——施特劳斯西来意(2009)附录施志高通识教育——通俗化还是教化(2009)徐斯言之玷——审视一个中国的施特劳斯门人(2008)

内容介绍

施特劳斯的学问方向给中国学人的启发首先在于:自由主义也好,保守主义、新左派主义或后现代主义也好,是否真的能让我们应对中国文明所面临的深刻历史危机。我们相信,按施特劳斯的学问方向培育自己,我们肯定不会轻易成为任何“主义”的教诲师,倒是难免走上艰难地思考中国文明传统的思想历程。

作品目录

徐戬

编者说明

徐戬

高贵的竞赛(代序)

刘小枫

刺猬的温顺(2001)

甘  阳

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后记(2003)

张旭

施特劳斯在中国——施特劳斯研究和论争综述(2003)

曼斯菲尔德

与施特劳斯学派相关的若干问题——与哈维·曼斯菲尔德教授的对话(2008)

马恺之

哲人的自由,哲人的沉默——施特劳斯与中国哲学(2008)

刘小枫

施特劳斯与中国——古典心性的相逢(2009)

张志扬

启蒙:落日前的凭吊——为“五四”九十周年而作(2009)

包利民

“《罗尔斯篇》”与古今之争的得失(2009)

陈建洪

张皇失措的哲学(2009)

张文涛

施特劳斯、西洋古典学与中国问题(2009)

韩  潮

天人之际·古今之变·中西之会——施特劳斯西来意(2009)

附录

施志高

通识教育——通俗化还是教化(2009)

徐戬

斯言之玷——审视一个中国的施特劳斯门人(2008)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