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间为了感谢神的保佑,经常通过歌舞、杂剧、鼓乐等方式举行娱乐神灵的活动,这种活动被称为酬神、赛神、报赛。这一习俗自古就有,从原始社会到历史时期的早期,“鼓乐歌舞”一直被视为连接人间和神界的桥梁。随着民间崇拜神灵、祭祀神灵的内容不断扩大,以及民间崇拜神灵的地域特色日益突出,宋代之后,酬神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娱乐项目。
历史与发展
演戏酬神是村庙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传统的村庙信仰中,为了感谢神灵的恩惠,祈求神灵的喜悦和保护,除了向神灵提供丰富的祭品之外,“演戏酬神”、“演戏娱神”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戏剧的起源与古代社会的祭祀密切相关,无论是在欧洲的戏剧还是东方一些国家的民族戏剧,其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福建省的戏剧文化自诞生以来就与民间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福建省民间信仰演戏酬神始于唐朝,宋朝时出现了本土生长的地方戏,到了清朝时期,地方酬神演戏达到了顶峰。复兴后的福建省村庙文化活动仍然保持着演戏酬神的传统,成为了乡村社区集体娱乐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活动时间
村庙酬神演戏的时间大多集中在农历正月和村庙主神的诞辰期间。有趣的是,福建省许多村庙主神的诞辰日期大多集中在农历六月下旬之后,那时夏收已经基本结束,天气也开始变凉,这是一个适合演戏和看戏的时间。村庙主神的神诞日集中在夏收之后,这是村民们的选择,而不是所有神明的生日都在这个时候。这一点反映了“神是由人创造出来的”这一信仰的真实情况。村庙神诞演戏是一种传统,通常不止一场,而是三场或多至十二场,每天演出两场的话需要六天才能全部演完。社区村庙都有自己的戏台,戏台位于神殿前面的大堂内。如果没有戏台,则会在村庙前的广场上搭建临时戏台。娱神戏的场景布置较为特别,在戏台的正前方设置案几,摆放鲜花、烛台和香炉,案后的一排座椅上铺设大红色的毛毯或绸缎,这是神明的座位,村民们只能坐在第二排起。这样的布局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村庙的娱神戏。
活动程序
开戏之前,点燃红烛,炉香袅绕,村庙总理等人代表全体村民向村庙主神及其侍神敬香,这个简单的仪式是为了邀请神明来到戏台前观赏表演。正式演出之前,必须先上演“八仙祝寿”、“跳加冠”和“打财神”这三个短剧,寓意祝福全村男女老少健康长寿、升官发财。“八仙祝寿”是八个演员装扮成神话中的八仙,依次登上舞台向四方行礼,以此向村庙众神明及观看的村民致敬。随后,三位演员分别扮演王母娘娘、金童和玉女登场,八仙向王母娘娘祝寿,金童玉女则向八仙送上美酒作为谢意。众仙在酒足饭饱后离场。“跳加冠”是一位演员戴着面具,扮演禄星的形象,一边行走一边摇摆,呈现出滑稽的角色形象,时不时引发现场观众的笑声。他在舞台上舞蹈两三分钟后,会突然从衣袖中抖出绣有“加官进爵”四个字的横幅,祝愿村庙信徒官运亨通。“打财神”则是扮演财神的演员将金元宝抛给台下的某个村民,接到金元宝的村民会给演员红包,随手扔到台上即可。短剧结束后,正剧才会开始。村庙酬神演戏的剧目大多是传统的古装戏,内容主要包括宣扬忠孝节义的伦理戏、讲述精忠报国的忠良戏、叙述解救人民苦难的清官戏、阐述因果报应的宗教戏以及歌唱男女爱情的爱情戏。村庙酬神演戏强调对神明的尊重,因此主要以上述四种类型的戏为主,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教育意义。古典戏曲通常以喜剧结尾,传达邪不压正、好人终将平安的理念;同时,它也将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融入其中,寓教于乐,一举多得。由于方言差异,不同地区的当地戏并不完全相同。福州市和宁德市居民喜欢观看闽剧,莆田市一带流行莆仙戏,闽南地区则是梨园戏、高甲戏、芗剧、潮剧,龙岩市地区包括汉剧、四平戏、梅林戏和采茶戏等。在福建省享有五大地方剧种称号的是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这些剧种在民间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体。村庙在演戏之前也会张贴海报,欢迎父老乡亲前来观看。村民们观看戏剧都是免费入场,不需要购买门票,而且庙里还会提供免费茶水。作为村庙的管理者,他们总是希望观众越多越好,这意味着他们的社交圈子广泛,村庙活动吸引力强。从社会公共生活的角度来看,村庙内的戏剧演出是一项群众集资举办的公益性社会活动。进入剧场观看的观众以老年人为主,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大致相等,老年人是地方戏的忠实粉丝,这是因为老年人更具怀旧情结,同时也更加悠闲;其次是一些中年妇女;还有一些看热闹的孩子,他们通常是被母亲带到场地的。来看戏的中青年男子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唱戏的时候在外工作,没有时间回来观看。村庙酬神演戏的内容大多是宣传因果报应、弘扬善良去除邪恶的宗教戏,才子佳人的爱情戏以及解救人民于危难之中的清官戏等。虽然戏剧内容多是旧题材,但村民们总是很喜欢观看。现代福建省农村基本上普及了电视,沿海地区甚至普遍安装了有线电视,通过电视观看戏剧非常方便,但老戏迷们认为这种方式不够过瘾,非常喜欢亲自到场观看。为什么即使电视普及的乡村依然对民间戏剧演出如此痴迷,这其中的原因可能与城市人花费数百元钱购买一张门票去看一位当红歌手的演唱会是一样的,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自然不同于看电视上的表演。
参考资料
清代酬神戏剧演出形式 - 百度文库.百度文库.2024-10-31
迎神赛会酬神娱人(下).搜狐网.2024-10-31
【doc】清代民间的酬神演戏和迎神赛会.豆丁网.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