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文摘或全文: 本书对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的某些可疑及难解的字句作了考证和校。吴金华 - 1943~,江苏省南京市人,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著有《三国志丛考》南京师范大学任教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信息
正题名: 三国志校诂
副题名及其它说明题名信息的汉语拼音: SAN GUO ZHI JIAO GU
丛编题名: 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专刊
分册分辑名汉语拼音: WU JIN HUA ZHU
责任者
第一责任说明: 吴金华著
个人名称: 吴金华
责任方式: 著
出版发行
出版地: 南京
出版者名称: 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0.10
分类号: K236.07
ISBN: 7-80519-197-2
定价: $7.50
载体形态
数量及单位: 362页
尺寸或开本: 20厘米
主题
题名主题: 三国志 注释
学科名称主题: 历史 中国 三国时代 纪传体 三国时代 历史 中国 纪传体
地名主题: 中国-历史-三国时代 纪传体
述评收藏本文
分享被评为1994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吴金华教授,是当今潜心研究文献语言、整理古典文献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中年学者之一,他研读(三国志)多年,解决了大量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撰成(三国志校话)一书,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校释力作,它对历史研究、辞书编、古籍整理,特别是文献语言的研究等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学术研究上重视发明、讲求实用 是《校沽》的主要特色 研究(三国志)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当推卢弼(三国志集解)和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前者是集旧注旧说大成之巨著,后者为最为通行之新校本,但二者均仍存在不少缺失。昊金华先生颇感“前贤之为(三国志)考论者,于训话、校勘二事,犹多违失”,故“稽之群书以求其善话,核之众本而订其讹误”(见徐复先生(序)),在前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发现的材料,探讨了700多个疑难问题,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120(一)新校新释。传讹至今,尚无人校理者,为之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