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出生于福建省漳浦县。1980年起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大学学习。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管理哲学和文化产业,近年来着重研究社会正义与政府管理、企业家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等专题。文化部-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浙江工商大学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风投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91至1993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1993年起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
2000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多次参与国家部委和省市有关文化产业政策、体育产业、动漫、电影、文化出口、青少年文化建设等领域的课题研究或者发展规划的制定,为许多城市主持文化产业集聚园策划和大型文化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并且主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论坛研讨和高级文化经营人才项目。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管理哲学和文化产业,近年来着重研究社会正义与政府管理、企业家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等专题。已出版《中国伦理学史》《中国伦理学史新编》《伦理学的意蕴》《德育志》《正义的公平》《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企业家的管理哲学》《学而优则商》《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文化产业读本》《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正义的公平》《企业兵法》等多部专著。
专著
《中国伦理学史新编》
《正义的公平》
《企业兵法》
《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
《企业家的管理哲学》
《学而优则商》
《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
《文化产业读本》
《文化的力量》
主编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
《北大文化产业》
《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
《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
《学而优则商》
2015年主编系列文化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5》
《中国文化企业品牌案例》
《中国电影产业报告2015》
《中国互联网文化企业报告2015》
《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报告2015》
《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报告2015》
《中国书画产业报告2015》
2016年主编系列文化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6》
学术论文
《文化与经济融合驱动经济发展》
《文化企业亟需培育核心竞争力》
《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经营伦理》
《商业伦理学:基本问题及其分析方法》
《企业文化的核心问题》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趋势与商机分析》
《企业文化的哲学思考》
《关于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几个问题》
《王弼的本体论及其对于〈庄子〉义的发挥》(原学,1995,第三辑)
社会活动
文化部-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浙江工商大学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风投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
2009年7月,应邀参加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并与台湾艺术大学校长共同主持了文化产业专题论坛。还先后应邀给各级政府官员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化界解读文化产业政策与趋势100多场次。
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2022-07-29
北京大学陈少峰.人民网.2013-01-11
中国伦理学史.豆瓣读书.2017-09-22
企业家兵法.企业兵法.2017-09-13
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5.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09-19
中国文化企业品牌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09-19
中国电影产业报告2015.豆瓣读书.2017-09-13
中国互联网文化企业报告2015.豆瓣读书.2017-09-13
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报告2015.豆瓣读书.2017-09-13
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6.清华大学出版.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