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祥,字掌录,广川人(今河北冀县),原为明朝旧臣,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后入清代为官,官至刑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后被贬官。清顺治十五年(1658),董国祥上司卢慎言贪赃事发,董国祥因曾替卢慎言寄收过金银而受牵累,"俱流尚阳堡"。

董国祥在尚阳堡与郝浴相识,意气相投,"遂为契友,以诗文相唱,以道义相切磋"。后与郝浴同迁铁岭市。他博学多闻,作有《银冈书院记》和诸多诗作。最有价值的作品是由他经手编修的《铁岭县志》。

基本介绍

主要成就

董国祥主持修的康熙本《铁岭县志》,开创了东北编修县志之先河,在铁岭修志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全志共上下两卷,9个分志19个细目。卷首,有两张地图。9个分志是:建置志;疆域志;田赋志;户口志;学校志;官师志;祥异志;人物志;艺文志。全志所录内容非常珍贵。是研究清代铁岭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极为难得的史料。例如对铁岭驻山的注解,他在县志中注说康熙皇帝来此,曾驻跸得名,以他自己当时亲历,既解释了地名,又讲述了历史。为其他史料所不得。为铁岭市留下了宝遗产。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