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同济大学知识经济圈,又称“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主要发展领域涵盖创意和设计产业、国际工程咨询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科技产业。该基地的核心圈围绕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扩展区覆盖约10平方公里的土地。此外,还有四个辐射点分布于周围地区。
发展历史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从“现代设计一条街”到“沿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产业带”,最终演变为“环同济大学设计产业圈”的发展历程。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该区域已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基地,产值达到百亿级别。在政府的支持下,同济大学的知识和技术得以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体现了创新发展的新模式。2009年4月18日,该基地被命名为“国家火炬计划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
规模与发展目标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规划和发展分为核心圈、扩展区和辐射点三个层次。其中,核心圈预计到2010年的总产值将达到128亿元,而整个经济圈的目标是在2015年前实现总产值300亿元。随着产业升级,该基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如中建设计研究院集团等。
产业结构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包括创意与设计产业、国际工程咨询产业、环保与新能源技术产业、高端管理培训产业等。该区域内的企业数量超过1200家,从业人员接近3万人,总产值达102亿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该区域仍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
支持与合作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区、校三方签订了合作协议,旨在加速人才培养、公共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推进。同时,该区域还致力于吸引国际知名的创意设计企业和大师,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参考资料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2024-08-20
火炬计划"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揭牌.中国政府网.2024-08-20
三方共建未来产业科技园!推动千亿级“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形成.上观新闻.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