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宇,女,1977年3月29日生,汉族辽宁省锦州人,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2006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主要贡献

发表论文

1、《论吴莱的辞赋理论与创作》,《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2、《论元代辞赋“祖骚宗汉”的创作实践》,《济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论祝尧的“情统观”》,《晋阳学刊》2008年第1期。

4、《论元代辞赋创作各个时期的不同情致》,《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5、《元代考赋题目及内涵》,《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6、《元代科考赋集〈青云梯〉及其文化内涵》,《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7、《〈全元文〉“辞赋作品”阙误考述》,《古典文献研究》,2006年第九辑。

8、《论〈古赋辨体〉出现的原因》,《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9、《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以悲情为主调的原因》,《晋阳学刊》2004年第4期。

10、《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与骈赋的发展》,《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3期等。

著作教材

1、专著《元代辞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参编《插图本中国文化史》,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3、参编《大学语文》,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学术文章

主要学术文章

2011

01.作为诗人的袁世凯/《长春》2011年第3期。

02.“落后就要挨打”?/《秋泓》2011年4月号。

03.辛亥革命“失败”辨析/《湘潭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04.是谁领导了辛亥革命/《名作欣赏》2011年第6期。

05.《鲁迅全集》:一条注释的沉重历史/《东岳论丛》2011年11月。

06.《狂人日记》重读札记/《文学与文化》2011年11月。

07.《鲁迅大全集》新在何处/《光明日报》2011年11月15日。

08.序商昌宝《作家的检讨》/新星出版社2011年出版。

09.序赵歌东《革命与启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10.序《木铎心声青年诗丛》/中西书局2011年出版。

2010:

01.严复王恺銮/《湘声报》2010年1月22日。

02.容闳其人其事/《长春》2010年第2期。

03.戊戌惨败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诞生/《当代小说》2010年3月第5期。

04.严复的朋友们(一)郑孝胥/《名作欣赏》2010年7月。

05.严复的朋友们(二)陈宝琛/《名作欣赏》2010年9月。

06.严复和他的朋友(三)林纾/《名作欣赏》2010年12月。

07.1978:拨乱反正中围绕鲁迅的纷争/《东岳论丛》2010年10月。

2009:

01.1955: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中的鲁迅/《文史哲》2009年第1期。

02.1962:周扬与流产的电影《鲁迅传》/《东岳论丛》2009年第3期。

03.五四:现代国家理念的形成/《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4期。

04.五四“反帝反封建”辨析/《齐鲁学刊》2009年第3期。

05.高一涵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国家理念/《湘潭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06.当代文艺顽症:公式化与概念化/《济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07.关于现代性的几点常识/《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3期。

08.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当代小说》2009年第17期。

09.我的梦想与期待/《革命时代的私人记忆》,花城出版社2009。

2008:

01.“特别国情论”小史/《扬子江评论》2008年第2期。

02.鲁迅的遗产与胡风的悲剧/《齐鲁学刊》2008年第3期。

03.在帝国黄昏中醒来/《中国教育报》2008-03-28。

04.转向的原因——叩问陈独秀之六/《大学人文》2008第8辑。

2007:

01.新文化运动为何“覆孔孟”?/《东岳论丛》2007年第1期。

02.草原英雄小姐妹及其背后的故事/《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03.1949:进入新时代的鲁迅/《齐鲁学刊》2007年第3期。

05.反思与守望/《现代语文》2007年第9期。

06.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成年礼/《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5期。

07.激进的逻辑/《大学人文》2007年第7辑。

2006:

01.如何反思80年代/《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02.大学教育:呼唤公民意识的培养/《河南教育》2006年第1期。

03.五四:文化论战,为何而战/《齐鲁学刊》2006年第3期。

04.“覆孔孟”:意欲何为?/《大学人文》2006年第5辑。

05.文化论战,为何而战?/《大学人文》2006年第6辑。

06.序赵思运《边与缘》/《诗歌月刊》2006年第7期。

07.雾海中的灯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08.二十年书斋心事/《粤海风》2006年第5期。

09.20世纪文化论争遗留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10.我的读书生涯/《诗歌现场》2006年秋季号。

11.鲁迅在世纪末中国的另一境遇/ [俄]圣彼得堡国际会议论文集。

12.鲁迅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文学与文化》2006第7辑。

2005:

01.艰难的主体重建—80年代中国文学的知识分子话语之一/《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02.沉重的回归之旅—80年代中国文学的知识分子话语之二/《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

03.崎岖的启蒙之路—80年代中国文学的知识分子话语之三/《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

04.重返人的文学—80年代中国文学的知识分子话语之四/《吉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05.新青年:新的起点—叩问陈独秀之一/《大学人文》2005年第3辑。

06.最后的觉悟—叩问陈独秀之二/《大学人文》2005年第4辑。

07.“文化侵略”漫议/《随笔》2005年第3期。

08.寻找刘明/《随笔》2005年第6期。

09.一场令人遗憾的笔墨官司/《文学与文化》2005年。

10.当代文学史研究的价值立场/《中华读书报》2005-12-13。

11.鲁迅:经久不衰的话题/《文汇读书周报》2005-12-23。

2004:

01.多视角的青春书写/《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

02.大学教育的三大缺失/《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2期。

03.什么是“新文化运动”?/《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4年11月摘要。

04.五四:世界化的理由/《齐鲁学刊》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7期转载。

05.五四启蒙运动三题/《文史哲》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9期转载。

06.五四:“借思想文化解决问题”的是与非/《南开学报》2004年第5期。

07.警惕这样的“英雄”/《青年思想家》2004年第5期。

08.公民意识的培养二题/《粤海风》2004年第6期。

09.鲁迅启蒙之路再思考(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9期。

10.鲁迅启蒙之路再思考(中)/《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10期。

11.鲁迅启蒙之路再思考(下)/《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11期。

12.1929:新文化危机中的胡适/《文学与文化》第5辑2004年11月出版。

13.启蒙的困境与鲁迅的选择/《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4.大学教育的三大缺失/《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2期。

15.为文学经典解毒——答初志英/《南方周末》2004-05-13。

16.给你一个完整的金庸/《东方早报》2004-01。

17.我们如何面对鲁迅/《北京日报》2004-12-05。

2003:

01.国民革命与新文学生存环境的恶化/《文艺争鸣》2003年第1期。

02.胡适:新文化园地里的孤独守望/《南方文坛》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2003.5转载。

03.启蒙五题/《齐鲁学刊》2003年第3期。

04.秦晖:问题与主义的庄严求索/《文艺争鸣》2003年第3期。

05.徐友渔:乱云中的抵抗与坚守/《文艺争鸣》2003年第4期。

06.市场:公民意识的训练场/《东方》2003年第9期/《书摘》2004年第1期转载。

07.1928-1929: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两场保卫战/《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0期。

08.“知识分子”二题/《评论》2003年上卷。

09.沉重的回归/《今日文坛》2003年第1期。

10.关于当下文学的随想/《大众日报》2003-12-5。

2002:

01.反传统的理由/《东方文化》2002年第3期。

02.价值重估的尺度/《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2年第9期转载。

03.大学的官场化及其后果/《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4期。

04.大学教育缺少什么?/《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5期。

05.精神坚守者的姿态/《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

06.执著地守护历史现场/《枣庄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07.文艺大众化运动反思札记/《烟台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08.《呐喊》导读/《现代语文》2002年第11期。

2001:

01.面对世纪末文化思潮对鲁迅的挑战(三)/《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01期。

02.世纪中国文学问题反思:公式化与概念化/《当代艺术》2001年第1期。

03.现代文化基地的守护与重建/《粤海风》2001年第1期。

04.迷失的代价(上)/《文艺争鸣》2001年第1期。

05.迷失的代价(下)/《文艺争鸣》2001年第2期。

06.1928:新文化危机中的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07.鲁迅:启蒙路上的艰难持守/齐鲁学刊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0期。

08.陈独秀:魂归五四新文化/《东方》2001年第4-5期。

09.拒绝遗忘与直面疫情/《南方周末》2001-9-27。

10.精神康复之路的探寻/《文艺争鸣》2001年第6期。

11.穿越栅栏的言说/《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12期。

2000:

01.戏剧的困境与“精品工程”的难题/《当代艺术》2000年第1期。

02.五四启蒙思潮的形成/《齐鲁学刊》2000年第3期。

03.走近陈平原/《文艺争鸣》2000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2000.10转载。

04.百年中国的文学遗憾/《作家》2000年第4期。

05.直面真正的挑战者/《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7期/ 人大复印资料2000.8转载。

06.1958:文艺大跃进的战略/《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

07.招魂的尴尬/《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1.1转载。

08.面对世纪末文化思潮对鲁迅的挑战(一)/《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1期。

09.面对世界末文化思潮对鲁迅的挑战(二)/《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2期。

1999:

01.警惕“自我批判”的陷阱/《粤海风》1999.1。

02.文化冲突与人格冲突/《广东鲁迅研究》1999.1。

03.硝烟中的迷失——抗战时期中国文学的知识分子话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2。

04.倾听先驱者的声音/《齐鲁学刊》1999.2。

05.鲁迅人学思想论纲(一)/《鲁迅研究月刊》1999.3/《1999中国文学研究年鉴》收入。

06.鲁迅人学思想论纲(二)/《鲁迅研究月刊》1999.4/《1999中国文学研究年鉴》收入。

07.鲁迅人学思想论纲(三)/《鲁迅研究月刊》1999.5/《1999中国文学研究年鉴》收入。

08.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学术月刊》1999.10/人大复印资料2000.1转载/《新华文摘》2000.3摘要

09.民间沼泽面前的误导/《文艺争鸣》1999.3。

10.历史的拂尘与学术的承担/《中华读书报》1999.8.25。

11.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读书》1999.11。

1998:

01.鲁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基石(一)/《鲁迅研究月刊》1998.5/人大复印资料1998.11转载。

02.鲁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基石(二)/《鲁迅研究月刊》1998.6/人大复印资料1998.11转载。

03.鲁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基石(三)/《鲁迅研究月刊》1998.7/人大复印资料1998.11转载。

04.鲁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基石(四)/《鲁迅研究月刊》1998.8/人大复印资料1998.11转载。

05.战火中的迷失--抗战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话语/《青年思想家》1998.1。

06.双重挤压中的艰难发展——五四过后中国文学的知识分子话语/《东方论坛》1998.2。

07.“早春天气”里的突围之梦——50年代中国文学的知识分子话语/《黄河》1998.5。

08.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文艺理论研究》1998.3/人大复印资料1999.1 转载。

09.走出民间的沼泽/《粤海风》1998.9-10/《新华文摘》1999.3摘要。

10.文坛忧思录/《文学世界》1998.6。

11.直面后现代/《中华读书报》1998.3.4。

16.知识分子话语建设备忘录(4篇)/《作家报》1998.4.2。

1997:

01.时代裂变中的辉煌崛起/《齐鲁学刊》1997.6/人大复印资料1998.1 转载。

1996:

01.传统家庭秩序的崩溃与重构/《齐鲁学刊》1996.5/《新华文摘》1997.1摘要。

1993:

01.保卫孤独/《文学世界》1993.1。

02.拒绝归宿/《文学世界》1993.4。

03.大跃进民歌新论/《黄河学刊》1993.2。

04.文革诗歌略论/《齐鲁学刊》1993.3/人大复印资料1993.8转载。

05.尤凤伟小说近作略论/《小说评论》1993.3。

1992:

激情的丧失与心态的老化/《文学评论家》1992.1/《新华文摘》1992.3摘要。

1991:

01.从天国到人间的回归与迷失/《文艺争鸣》1991.1/人大复印资料1991.3转载。

02.一个古老梦想的动摇/《青岛大学学报》1991.3。

03.在理想女性形象的背后/《文学评论家》1991.4。

04.一个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中国青年报》1991.5.11。

05.苟活者及其人生哲学/《河北文学》1991.9/人大复印资料1991.12转载。

06.新写实的迷失与文学的精神萎缩/《作家报》1991.10.7。

1990:

01.生命的彻悟与困惑/《河北文学》1990.3/人大复印资料1990.5转载。

02.远去的红帆与爱神的陷落/《文学评论家》1990.4/人大复印资料1990.9转载。

03.文明与自然之间的探索与困惑/《齐鲁学刊》1990.4。

1989:

01.大众化与化大众的冲突/《文学评论》1989.2/《新华文摘》1989.6转载。

02.伟大的觉悟与艰难的自省/《文学评论家》1989.2/人大复印资料1989.4转载。

03.从现代派的命运说到走向世界的呼声/《文学评论家》1989.2/人大复印资料1989.5转载。

04.论新时期文学中的人类危机感和自审意识/《当代文坛》1989.1。

05.再论新时期文学中的民族意识/《理论与创作》1989.1。

06.小路岐岖与历史的沉重/《作家报》1989.2。

07.关于当代文学“文化热”现象的反思/《青年思想家》1989.1。

08.爱,伴随着他的探索与选择/《文论报》1989.4.25。

09.对农村文化蜕变的深情呼唤/《小说评论》1989.6。

10.评论家张韧印象/《当代文学研究》1989.4。

1988:

01.对近几年文学中改革意识存在形态的几点思考/《文学评论家》1988.1。

02.论新时期文学对官僚主义的批判/《文史哲》1988.3。

03.论新时期文学对知识与人才的艺术思考/《文学评论家》1988.3。

04.对反思文学的反思/《齐鲁学刊》1988.3。

05.在冲突和互补中发展深化/《山东社会科学》1988.3。

06.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民族意识/《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4。

07.选择的时代与时代的选择/《中国文化报》1988.6.29。

08.论新时期小说中的经济意识/《齐鲁学刊》1988.4。

09.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文化回归意识/《东岳论丛》1988.5。

10.贫血与缺钙/《河北文学》1988.11。

11.论新时期文学的历史观念/《文学评论家》1988.6。

1987:

01.孔孚山水诗的艺术贡献/《聊城师院学报》1987.2。

02.悲剧的英雄与英雄的悲剧/《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3。

03.改革冲击下的文化思考/《中国文化报》1987.8.16。

04.论新时期文学中的个性意识/《小说评论》1987.5/ 人大复印资料1987.12转载。

05.当代知识青年形象的一个重要缺憾/《河北文学》1987.7。

06.论新时期小说对极端左翼路线的批判/《齐鲁学刊》1987.4。

07.文学批评寻找自身位置的途径/《文论报》1987.10.1。

08.近几年小说创作中的原始崇慕情绪/《批评家》1987.6。

12.在鲁迅的道路上艰难迈进/《当代文艺思潮》1987.6 /《评论选刊》1988.3转载/《新华文摘》1988.3转载。

1986:

01.光未然抗战时期的文艺活动/《抗战文艺研究》1986.1。

02.从《花环》到《坟》的发展轨迹/《山东文学》1986.2。

03.评阿城创作的文化倾向/《文学评论家》1986.4。

04.关于寻根文学/《语文函授》1986.5。

05.歌唱吧,我们会唱歌的鸢尾花/《文朋诗友》1986.9。

06.改革者形象塑造的危机/《当代文艺思潮》1986.6/人大复印资料1987.1转载/《评论选刊》1987.2转载。

1985:

01.论李国文的小说创作/《齐鲁学刊》1985.6。

02.批评,要有自己的独立与尊严/《作家信息报》1985.10.15。

1984:

01.立足于现实的苦吟诗人/《中国现代文学评论》1984.4。

02.关于五四新诗运动的几个问题/《文艺评论通讯》1984.4。

1983:

01.新诗艺术发展史上的郭沫若/《郭沫若研究》1983.2。

02.刘半农对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语文函授》1983.4。

1982:

01.五四新诗运动初期形式主义改良辨/《齐鲁学刊》1982.3 02.《阿Q正传》备课札记二则/《语文函授》1982.4。

科研项目

1、“元赋研究”,山西省教育厅山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主持,2007.08——2009.08,编号:2007214。

2、“元赋理论与创作”,2007年山西师范大学哲学社科重点课题,主持,2007.11——2009.11编号:ZS07004。

获奖记录

2003——2004获得南京大学“国家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2004——2005获得南京大学“国家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