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7年8月1日出版的一部学术著作。书中详细分析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近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元典精神、内圣外王的理念、经世致用的思想潮流等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清代理学与汉学的演变、留学生的角色及其与新儒家的关系,以及晚清时期的文化变革和学术体系的变迁。作者特别关注了章太炎的尊荀思想、康有为的新学建构,以及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影响。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一书涵盖了传统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多个方面的转化。它深入探讨了民族主义这一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潮,以及其如何塑造了中国近代历史和思想。民族主义不仅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议题,而且对于理解和评估当代世界的民族主义现象也有重要意义。本书收录了27篇论文,这些文章围绕民族主义的概念、思想内涵、起源与发展轨迹、不同类型的特点,以及民族主义与中国近代历史和思想的联系展开研究。特别是,它们分析了民族主义与其他思潮如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中国近代思想家及其活动的影响。此外,书中还考察了一些重要刊物的民族主义思想立场和主张。这些研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启示。
参考资料
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分析.知乎专栏.2024-11-25
>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豆瓣读书.2024-11-25
张灏 | 关于中国近代史上民族主义的几点省思.搜狐网.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