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解决的是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是什么”的问题,决定着基地的性质和未来的建设方向。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平台属性,使其与园区或集聚区相区别。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作为服务平台,不仅仅服务于文化出口,也服务于文化进口,服务于旅游贸易,特别是入境旅游。其提供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综合性配套服务,应该聚焦在文化和旅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以及高品质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引进来”的需求。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要聚焦文化和旅游企业的贸易需求,做深做实各项配套服务,实现“一站式”“保姆式”服务,降低贸易成本和风险,为文化和旅游贸易企业保驾护航。其特色化服务平台的定位,表明了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差异化特征,使每一家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都与其他家相区别,防止和避免同质化发展。特色化服务平台的定位,要求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服务对象上,不是只服务基地内的企业,也要服务于基地外的企业,包括基地所在城市和省、周边省,甚至海外的企业;不是只服务文化出口企业,也服务于文化进口企业和旅游企业。在全国布局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是培育文化贸易新优势、提升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2011年起,原文化部先后批准命名了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3家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2023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公布了新一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共12家,含复核通过2家)。

基本简介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今天下午在上海揭牌。建在浦东外高桥保税区的该基地,有望成为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集散中心,推动更多中华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表示,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是文化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这一对外文化贸易平台具有“服务企业、降低成本、吸引人才、促进合作、推动发展”等功能,将在部市合作框架下,探索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更好发挥国内文化企业优势。在上海先行先试的基础上,今后将逐步在全国建立一批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基地内设有全国首家文化产权交易所,3000平方米的“境内关外”保税展览场所,以及近80家文化企业和机构,注册资本近9亿元人民币。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有三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

上海基地由上海东方汇文国际文化服务贸易有限公司运营多年。

北京基地由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投资建设,还在建中。

深圳基地由深圳报业集团建设和运营。   2018年11月,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音乐及音乐剧产业中心挂牌成立,打造以音乐及音乐剧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

参考资料

如何建好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中国旅游报.2024-03-18

助推对外文化贸易!12家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名单公布!.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2024-03-18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音乐及音乐剧产业中心挂牌成立.光明日报客户端.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