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里的绅士》是由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创作的旅行文学作品,由译林出版社于2010年01月出版发行。这本书记录了毛姆在东南亚地区的旅行经历,包括缅甸、掸邦、暹罗和印度支那等地。不同于传统的游记,本书着重描绘了作者的个人见闻和感受,而非风景描写。

内容简介

《客厅里的绅士》是一部跨越缅甸、掸邦、暹罗和印度支那的旅行笔记。虽然这部作品最初是为了个人消遣而写的,但对于写作爱好者来说,它仍然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书中并没有过多的景观描写,而是更多地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个人体验和感悟。1922年,毛姆在戏剧、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他选择放弃这一切,前往东南亚进行了一次漫长且艰辛的旅程。他的行程始于英国,经过锡兰,听闻了缅甸东北部掸邦景栋的种种趣事后,便通过仰光到达曼德勒,随后骑骡子行进了26天才抵达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接着,他又穿过泰国边境,到达曼谷,继续乘船前往柬埔寨,步行至吴哥,最终乘坐河船抵达西贡,并沿岸经过顺化到达河内。在伊洛瓦底江上游向蒲甘的途中,毛姆偶然阅读了赫兹里特《论旅行》中的一段话,这段话让他深受启发,从而决定写下这本游记,并将其命名为《客厅里的绅士》。然而,直到7年后,他才开始着手撰写这本书,并在序言中坦言:“这本书不像《在中国屏风上》那样是意外所得。书中记载的旅行是我自愿的;但我一开始就有意将之付诸文字。《在中国屏风上》让我感到愉快。对于同一主题,我想再次尝试我的技艺,但规模更为精致,并采用一种我可以赋予明确形式的方式。这是一种风格的练习。”

作者简介

毛姆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英国小说家,以其机智幽默的文风著称,同时也常在作品中隐含对社会现象的讽刺。

媒体评价

- “当你想到散布在丛林中的那些废弃寺庙和散落在博物馆里的那些残破雕像,它们是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和动荡不安的民族遗留下来的所有东西,这些伟大的高棉雕塑让人感到无比的心痛。他们已经失去了力量,分散成了挑水砍柴的人群,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他们剩下的后代已经被征服者同化,他们的名字只能存在于他们如此奢侈地创造的艺术中。”——摘自《客厅里的绅士》

- “毛姆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马尔克斯

- “毛姆叔叔把心放在了远东。我们为什么不把欧洲客厅看作远东卧室的一面镜子呢?就像《客厅里的绅士》中所述,欧洲代表着观念,远东则是日常生活,欧洲是传说,远东则是一些随意的文章。”——毛尖

-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就沉迷于当时的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他是20世纪上半叶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董鼎山

- “我当时读了很多浪漫主义的作品,有时候文字也会带上一些感伤色彩,夏济安先生特别提到了两位作家(毛姆和莫泊桑),可能是因为他想让我学习他们那种冷静分析的风格。”——白先勇

参考资料

客厅里的绅士.豆瓣读书.2024-08-30

客厅里的绅士.缺书网.2024-08-30

译林出版社.今日优读.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