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烈士祠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城北街,是由辛亥革命后临时革命政府为了纪念辛亥革命烈士刘道一而建立的一座祠堂。刘道一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人物,他的原籍为湖南衡山,后来隶属于湘潭。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参与了多个秘密革命组织,在归国后积极策划并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最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就义。

纪念对象

生平经历

刘道一(公元1884—1907年),字炳生,原籍湖南衡山,后隶籍湘潭。他曾在日本留学,在那里他与秋瑾等人共同组建了十人会秘密团体,并宣扬革命思想。他还加入了由冯自由在横滨组织的洪门天地会,并被授予“草鞋”称号。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刘道一加入了同盟会,并担任书记、干事等职务。第二年,他回到国内,致力于联合会党、新军,发起了萍乡、浏阳、醴陵等地的武装起义。然而,由于情报泄露,他不幸被捕并英勇就义。其遗体安葬于长沙市岳麓山。

荣誉与影响

刘道一的事迹和精神激励了许多后来的革命者。他的牺牲被视为对清王朝统治的巨大打击,也是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大贡献。因此,为了纪念这位英雄,辛亥革命后临时革命政府特地建立了刘烈士祠。

建筑特色

刘烈士祠原本拥有四进共计40余间的建筑群,经过修复后,现仅存后进7间。这些房间已经过翻新,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祠堂内还展示了孙中山、黄兴等人为哀悼刘道一烈士所作的挽联,以及超过100件的相关文物,供人们参观和缅怀。

文物保护

刘烈士祠已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体现了当地政府对其历史价值的认可和重视。

参考资料

寻访红色记忆·刘烈士祠.最爱大雨湖.2024-11-18

刘道一.长沙图书馆.2024-11-18

【湘潭名人世家】同盟会牺牲第一人——湘潭伢子刘道一.搜狐网.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