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年(1932年2月13日- ),浙江省宁波市人,信息处理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3年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196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国立大学。同年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科研单位工作,长期从事国防科研工作。1992年被授予国防科技工作模范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永年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51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表彰。

人物经历

1932年02月13日,林永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46年冬,林永年的父亲把林永年带到上海市,他先后在纸行和南货店当学徒。上海解放后,林永年在政府开办的夜中学里,他用四年时间念完了初中、高中的数、理、化、生、政全部课程。

1953年,以同等学历考上了复旦大学数学系。

1955年09月至1960年07月,就读于苏联国立莫斯科国立大学计算机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60年09月至1960年12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工作。

1960年12月,进入国防科委某研究所工作。

1972年04月至1981年07月,担任国防科委某研究所副主任。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履历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51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主要成果

科学研究

林永年创立了中国解放军信息安全领域新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思想,培养帮带出一批该领域拔尖人才和专家骨干,对保障军队作战指挥顺畅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他牵头完成国家和军队某重大专项工程总体设计和系统开发研制,为军队信息化保密保障开辟了一条新路。

学术专著

截至2017年6月,林永年先后编写专著5部。

科研课题

截至2017年6月,林永年先后主持完成30多个研究课题。

成果奖励

林永年长期从事国防科研工作,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根据2019年6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次;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

注:表格资料来源

人物荣誉

长期从事国防科研工作,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次,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6月,林永年被提名“八一勋章”候选人。

个人生活

为了养家糊口,林永年的父亲长年在上海做工,交通中断,难得回家一聚。家里生活艰辛,林永年的母亲拼命地劳作以弥补家用,却从不“越轨”。上学的时候,正值抗日烽火四起,村里的小学校几次停办,念书也只能时断时续。到了1943年才正式进贵驷小学,念四年级。三年正规的小学生活算得上是绚丽多彩的了。清早,沿着那条石板小路到学校去吸取营养。放学回家,坐在小饭桌前引梭织网,帮助父、母亲挣钱糊口。

人物评价

林永年在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在发展国防科技事业中的卓著贡献。

林永年是解放军信息安全领域著名专家,甘于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的国防科技模范。他抱着“把一切献给党”的真挚情感和强军兴军的坚定信念,把全部精力用在科研攻关上,培养帮带出一批该领域拔尖人才和专家骨干,对保障军队作战指挥顺畅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军网评)

参考资料

院士馆-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林永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1-12-09

“八一勋章”颁授对象初步候选人简要事迹(组图).搜狐网.2024-08-17

习近平批准设立“八一勋章” 候选人公示|名单.凤凰网资讯.2017-06-12

中国军方新设“八一勋章” 首批候选人名单公示_新闻频道_中华网.中华网.2021-09-16